资源描述
工作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
作者姓名:彭慧兰
联系方式:13971136218
学在杭州 教育从“浙”里启“杭”
玉兰初绽的阳春三月,我们在浙江大学参加了“千课万人”活动。在整四天的学习中,使我对“学本课堂”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以生为本,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
一节节别出心裁的语文课,一场场见解独特的报告,如饕餮盛宴,我变成了一个饥饿的孩子,尽情地享受着美餐!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名师开阔的视野,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人格魅力。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构建“学本课堂”是我们研究的课题,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从大师们的精彩课堂中,我找到了感觉,提高“学本课堂”效率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把握:
一、尊重学生个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兴趣是探求知识的动力,只有喜欢、爱好,学生才会自觉投身于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潜在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因此,课堂教学可以尝试让学生提问题,编习题,悟疑难,寻方法,辨错误,得结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提问精当。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课堂上,我们不是倍受关注的亮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这一最终目标。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三、课堂练习设计合理。向学生提供的练习,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练习要多样化,提高学生练习的成功率,使学生在“精练”中提升学习效果。王峰老师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课堂注重引导学生自由读与默读,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会,从而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品质。王玲湘执教的《琥珀》一课,导学案的使用贯穿整个授课流程。“大语文”观念的阐释让我打开了眼界,教师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大胆质疑,建设了开放的课堂。这位王老师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课文,以读解疑,孩子们交流充分,大胆发表看法。该教师身上体现的气质类似窦桂梅老师之风格。
在这紧张的学习中,我梳理自己的点滴收获,幸福地收获着。在会场上,有这样一位老者忙碌着,精彩评价着每节课。我感动着。也想赋诗一首:“赞周老(周一贯)周老飞龙腾四海,慈容英眉赤情怀。明理尚徳在语界,赞君高义满是爱。”“建立‘大语文’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打造 ‘生本课堂’,给孩子们一个魅力的语文课堂。”让我的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素养得到切实的提高,我在思考着如何去实现。让孩子们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快乐着,收获着,幸福成长! 学在杭州,教育从“浙”里启“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