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余数的除法课后反思(孙静)(2011-04-27 15:02:07)转载标签:杂谈先学后教带来的一个效益就是可以“以学定教”。“教”不仅是有知识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由学生的学习决定的。在学生先学的同时,教师可以清楚地、冷静地看到学生学习地情况,并作出教地内容方法的选择。这同时也就教得更精粹,更切中学生的需要了。前不久我进行了一次这样的教学尝试,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布置了前置性小研究,内容如下:1、小朋友,对8 4=(),你有几种算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如果用了竖式计算的方法,你觉得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2、上面的题目很容易吧,那下面的题目呢?请你试试看!请你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朋友
2、。分给几个小朋友会刚好分完? 你有几个算式?_ _分给几个小朋友会还有剩余?我的算式是:_ _对于上面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呢?3、我会用竖式计算:155= 235= 上课伊始,我让下组交流汇报,教学程序如下;一、前置性小研究。(课前完成)二、小组交流小研究。1、各个小组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并选出最佳方法。2、教师巡视,看各小组的计算方法是否相同。三、班内汇报。1、汇报2、小结。四、教师帮助。五、练习。1、基础练习。2、变式练习。六、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七、布置下节课前置性小研究:自学课本52页例3,完成“做一做”。上课结束,我感觉这节课被我上成了“前生后师”课,“师
3、本”意识过强,果不其然,当天晚上我们三年级备课组组织了评课。教师甲:1、有生本,有生成。2、抓细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3、通过对比教学,突出了有余数的除法。4、“小研究”针对性不强,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教师乙:1、小组交流,班级汇报体现了生本理念。2、班级汇报时,学生能大声汇报、很有礼貌,表达完整,下面同学听得很认真!3、师本环节明显,教学很细致,对除法各部分名称认识到位。4、小组交流有序,小组长很强势,组员汇报一个结果,没有提出意见,没有思维碰撞,没有意见分歧。小研究内容多,没有重点,问题多了,有点散,前边(生本)与后边(师本)明显脱节。教师丙:1、关注细节。2、练习设计新颖3、小组合作训练有序,指导到位及时。4、建议:前置性小研究问题可以少一点。教师丁:我同意以上各位老师的意见,那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前置性小研究”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反思:以学定教同样可以保持学习的系统性,原因是,以学定教是在确保第一层次的知识必备的基本规范和工具的掌握的原则下进行的,这并没有违背以学定教,这是因为保持第一层次知识的学习质量,才能全面学好,是学生学习的规律。这节课,我没有执行教案,而是根据学生汇报及时调整,为学生学好第一层次的知识必备的基本规范花费了很多时间。看来由“师本”课堂走向“生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会放手更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