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理与复习四”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第P115“整理与练习”第2425题。共几课时5课型练习第几课时4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特点的了解,知道复式统计图在生活中的运用和作用。2、 进一步学会在统计活动中正确地收集、整理数据,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和数据增减情况进行简单分析。3、 使学生积极参与统计活动,了解统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折线在图中表示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难点:比较准确地进行数据的简单分析。教学资源在“统计”单元学生已
2、经认识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数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预习设计回忆以前学习过什么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是什么?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反思一、揭示课题,回顾整理。 1根据导学单进行自主整理复习。导学单(时间:5分钟)(1)回忆一下本学期,在统计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说说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统计图?用这些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2小组交流。交流内容(1)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统计图?用这些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2)在画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全班交流二、基本练习。1、整理与复习第24题。(1)
3、学生读题观察统计图。同桌交流。分组收集数据,完成统计表。(2)同桌讨论总体变化趋势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制作折线统计图。出示数据(PPT)某地去年每月降水量。利用书本第120方格纸制作折线统计图。交流内容: 该地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用计算器计算平均降水量大约多少毫升? 用计算器计算平均降水量,和估计的比一比。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三、实践操作。1、做整理与复习第25题。测算心率。7、通过复试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楚地知道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知道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方法步骤(略)分组收集数据时分男女两组测量。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三、 当堂练习,评价反思。
4、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入统计天地,整理与复习关于统计图的知识和方法。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折线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据的?我们学习过哪些折线统计图?用这些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适时板书:直观反映数据多少 形象表示数据增减 直接表示增减速度 复式图便于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体会。提问:统计图里表示的什么数据?引导:从图上看,你看出了什么?图中表示了哪些年份自然保护区的个数,各是多少个?说明:从折线统计图上,大家不仅明白了各个年份自然保护区的个数,还看到了保护区数量的变化趋势,并且知道了哪些年增长快一些或者稍微慢一些,看出数据变化速度由快逐步变慢的过程。要求:先确定折线统计图长、宽各用几格;再确定每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mm;然后根据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说明:一个人1分钟心跳的次数,是他的心率。现在大家一起测算一下自己的心率,我们测10秒钟,大家数出脉搏的次数,再乘6得出1分钟心跳次数,这就是你的心率。教师计时10秒。1、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作业设计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88、89页。家庭作业:课课练107页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