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知识归纳.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5858259 上传时间:2024-1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知识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知识归纳1单选题1、罗威廉的史学著作红雨采用了“长时段和小地域结合的研究方式,“在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以及太平军和捻军叛乱期间,麻城都惨遭屠戮,可麻城的共和革命却是罗曼蒂克、甚至温文尔雅的,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被推翻了。”材料中的“共和革命”应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答案:B解析:由材料“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被推翻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共和革命”应是辛亥革命,B项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并没有推翻帝制,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解放运动,没有推翻帝制,与题意不符,排除

2、C项;国民革命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此时帝制已经被推翻,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社会结构得到完全意义上的重建,各种旧势力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平民阶层没有参加革命,平民的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据此可推知A广大人民的政治悟性还没有觉醒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改变C辛亥革命隐藏着巨大的失败危机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缓慢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各种旧势力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且没有群众基础,这说明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不是广大人民的政治悟性还没有觉醒,排除A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改变,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

3、;材料体现的是辛亥革命隐藏着巨大的失败危机,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缓慢,排除D项。故选C项。3、有学者研究指出,袁世凯当政期间,中央政府对南方各省缺乏实际支配力。当时的政治格局,是一个日益倾向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构的总统,主持着一个事实上的联邦政府。为重新塑造中央权威(亦有个人野心的因素),袁世凯决定回归帝制。据此可知A民主共和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恢复帝制基于当时的现实需求C南方各省普遍缺乏国家统一意识D近代中国国家政治转型的艰难答案:D解析:当时的背景之下确实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但是由于受到个人的视野、思想观念与野心等影响,袁世凯把加强中央集权和恢复帝制两件事划上了等号,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

4、从侧面体现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艰难,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民主共和是当时的发展潮流,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袁世凯时期中央集权式微,其恢复帝制,有强化中央权威的目的。但恢复帝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中反映中央政府缺乏对南方各省的实际支配力,不能体现南方各省普遍缺乏国家统一意识,排除C项。故选D项。4、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在对教育改革实施规划和监督时,时刻不忘贯彻“中体西用”思想,并将其具体细化为“忠君”“尊孔”“尚公”等教育宗旨。清政府的这些做法A意在恢复传统的纲常伦理B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C注重控制民众的精神意志D违背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潮流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时刻

5、不忘贯彻中体西用思想”“忠君”“尊孔”等信息可知,清政府特别重视在新学教育中对传统纲常伦理,即所谓“中体”的强调,这说明清政府注重控制民众的精神意志,从而维护自身统治,C项正确;A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中体西用”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近代化,排除D项。故选C项。5、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300多个政党、社团,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下列对其评述正确的是君主专制的土崩瓦解为政党政治提供了条件各政党为谋求议会席位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袁世凯解散国会标志政党政治名存实亡两党制形成,定期选举,轮流执政ABCD答案:A解析:根据“中国出现了300多个政党、社团,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

6、”可得出,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为政党政治提供了条件;正确;而各政党为谋求议会席位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袁世凯解散国会标志政党政治名存实亡,正确,A项正确;民国并没有实行两党制,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小提示:6、下表是1903年袁世凯创办的直隶工艺总局部分部门的设置情况。据表可知,该局的设立旨在部门概况高等工业学堂设化学、机器、绘图等科,外员讲授劝工陈列所陈列中外工业产品,研究工艺、包装、成本、销售等各环节问题教育品制造所陈列中外各种教育书籍、仪器、标本、模型等,以供咨询应用A完善近代教育体系B振兴民族工商实业C学习西方自然科学D重塑北洋政府形象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袁世凯创办工

7、艺总局部门有高等工业学堂、劝工陈列所和教育品制造所,学习西方机械制造、化学、工艺等内容,是为了振兴民族工商业,故选B项;袁世凯的做法有利于近代教育发展,但不是他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内容涉及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部分,但不是目的,排除C项;材料与塑造北洋政府形象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7、1911年春,留学日本的中国革命党林觉民回国,于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随后毅然投入广州的黄花岗起义。这说明当时知识分子A照搬日本经验救亡图存B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C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D是辛亥革命成功的保障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留学日本的学生归国后参加起义,体现了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故选B项;

8、“照搬”表述错误,排除A项;“开始”时间不准确,排除C项;黄花岗起义时武昌起义尚未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8、日俄战争结束后,立宪纪闻撰文称“及甲辰日俄战起,识者咸为之说曰,此非日俄之战,而立宪、专制二政体之战也”。就连驻法公使孙宝琦、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等官僚也纷纷上书朝廷,奏请立宪,清政府最终决定变法。这表明,晚清政府A意图变革封建专制统治B决定变革政体深受形势影响C适应民主共和历史潮流D利用帝国主义矛盾开展变法答案:B解析:日俄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包括驻外公使、地方督抚在内的知识分子,强烈呼吁变革政体、实行立宪,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

9、宪”,表明晚清政府决定变革政体深受国内外形势影响,B项正确;晚清预备立宪意在维护而非变革封建专制统治,排除A项;晚清政府并未因为日俄战争和官民请愿立宪而实行民主共和,排除C项;日俄战争爆发时,清政府已经沦为了列强以华治华的工具,其改革是为了讨好列强,并非利用帝国主义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9、一位用英文署名的女青年致信新青年的诸位编者说:“我想做一新女子!并使他人也做新女子!我的新女子,乃要合着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趋势,享国家平等的幸福。”这表明当时A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B批判礼教成为社会共识C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D新潮女性反抗传统习俗答案:A解析:根据“我想做一新女子!并使他人也做新女子!

10、我的新女子,乃要合着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趋势,享国家平等的幸福。”可得出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宣扬女权主义,推动女性的解放,A项正确;“共识”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男女平等,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并不是新潮女性,排除D项。故选A项。小提示:10、“晚清怪杰”辜鸿铭在春秋大义中把中国人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人同时具备深刻、博大、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并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此书一出,轰动西方,后被译为多种文字。这表明A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二战严重冲击了西方文明C西方工业文明已经彻底破产D种族之间存在着优劣之分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

11、知,辜鸿铭认为中国人具备深刻、博大、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并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种族之间不存在着优劣之分,排除D项。故选A项。11、陈独秀1916年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为此,他主张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B发动工农群众运动C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D提高国民思想觉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

12、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可知,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后,虽然名义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但是共和、立宪均未能得到较好贯彻,最根本的解决途径乃是促使民众觉悟,进行思想文化上的革新,D项正确;根据材料时间“1916年”可知,此时清朝已被推翻,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工农群众运动,排除B项;“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属于文学革命,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2、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割裂旧文化。但有学者指出,仅凭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的批判就断言割裂,实在是低估了旧文化的生命力。这一学者的观点A过于强调了新旧文化的对立关系B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竭力推崇C深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D对新文

13、化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答案:D解析:材料“仅凭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的批判就断言割裂,实在是低估了旧文化的生命力”体现的是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并未完全割裂新旧文化之间的联系,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旧文化之间的联系,非对立,排除A项;材料与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推崇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深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小提示:13、如图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属于日本和英国的分别是A和B和C和D和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19061921年,国在华商号数量最多,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西

14、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扩大在华扩张,因此是日本;国在华商号数量增长缓慢,1916年后在华商号数量迅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俄国,原因是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继续扩大对华输出;国在华商号数量未增长,但其在华商号数量在四国中大体居第二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英国,由于之前其实力强大,侵华较早,其在华势力大,此时为一战期间,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在华投资下降;国在华商号数量未增长,但其在华商号数量在四国中大体居第三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德国,由于之前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华势力较强大,此时为一战期间,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在华投资下降。因此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5、14、1918年3月,新青年刊出了一唱一和的“双簧信”。一封是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用文言文历数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罪状;另一封是刘半农用白话文写的对“王敬轩”反对文学革命、为旧文学辩护的驳斥文,引起广泛社会关注。该举意在A提倡科学与民主B全面否定传统文化C宣传马克思主义D推动思想文化革新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青年通过新旧文学的争论,引起广泛社会关注,以此推动思想文化革新,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没有体现科学与民主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争论,没有体现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5、1907年,中国留学

16、生在日本东京创办河南月刊,发表了大量涉及中外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文章,如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青年肖像华盛顿指挥军士肖像易水送别樊于(於)期以首付荆卿田光自刎以报太子丹等,产生了很大影响。据此可知,当时的留日学生A复古与媚外观念并存B主要追求民主与科学C试图借助列强来排满D存在暴力革命的倾向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07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青年肖像华盛顿指挥军士肖像”“樊于(於)期以首付荆卿田光自刎以报太子丹”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留学生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主张用暴力方式推翻清王朝统治,D项正确;材料不是复古与媚外观念并存,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追求民主与科学,排除B

17、项;材料不是借助列强来排满,排除C项。故选D项。填空题16、_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答案:袁世凯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随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政府和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方清政府势力,在上海举行和谈,史称南北议和。17、兴起(1)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2)主要阵地:_和新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_、鲁迅、钱玄同。答案:青年杂志北

18、京大学胡适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1)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18、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拥护“_”和“_”;反对国粹和旧文学,用_代替文言文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高举_答案:“德先生”“赛先生”白话文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反对国粹和旧文学,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19、19、组织基础革命团体的建立(1)兴中会成立:1894年11月在_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2)成立同盟会。时间1905年8月20日领导人孙中山与黄兴等地点_性质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用_答案:檀香山日本东京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20、军阀割据混战(1)军阀割据派系首领支持者控制地区直系_英美支持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皖

20、系段祺瑞日本支持皖、浙、闽、鲁、陕等省奉系张作霖_的靠山东北三省(2)军阀混战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军阀混战,导致_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答案:冯国璋日本北京政权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称帝失败,不久死去,北洋军阀中再也找不出一个能统驭整个北洋派的人。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主要包括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在英美支持下,控制了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据有皖、浙、闽、鲁、陕各省;奉系的张作霖,同样以日本为靠山,占据东北三省。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

21、,先后爆发直皖、直奉军阀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冯国璋;日本;北京政权。21、1917年初,_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随即聘请_为文科学长,并延揽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答案:蔡元培陈独秀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随即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延揽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22、袁世凯夺取胜利果实(1)原因袁世凯的威胁利诱:攻陷汉口、汉阳,武力威胁革命势力;诱使革命党人和议;对清政府施压_国等列强的支持孙中山妥协退让:只要_,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袁做大总统。(2)结果1912年2月_,清帝下诏退位。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_为

22、临时大总统。答案:英清帝退位12日袁世凯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主要是袁世凯的威胁利诱、英国等列强的支持及孙中山的妥协退让: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袁做大总统。(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23、积极方面(1)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_的_革命。(2)这次革命推翻了_,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_政体,传播了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_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_思想的藩篱,打击了_,为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3、答案: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清王朝统治君主专制制度共和民主共和思想封建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民族资本主义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思想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4、表现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_,走上革命道路同盟会:_年8月孙中山黄兴在日本东京创建_提出_成为同盟

24、会的纲领,后在_发刊词中发展成“_”起义:1911年的_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轰动较大的答案:兴中会1905年中国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三民主义黄花岗起义解析:孙中山首先举起了反清革命的旗帜。孙中山是广东省香山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式的近代教育。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国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

25、中国同盟会纲领。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从此,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开始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除继续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外,孙中山还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25、预备立宪(1)背景:革命运动高涨。(2)历程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_。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_,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_”。(3)结果: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资产

26、阶级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答案: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新青年宣传的对象是男女青年。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刊文劝勉女子不要以被征服者自居,应各自奋斗,脱离附属品的地位,恢复自主的人格,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他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1917年新青年特辟

27、女子专栏,刊登女子教育、婚姻、职业、权利的文字,希望顺应世界潮流。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结合所学,从“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的角度,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答案:意义:对封建思想发起进攻,推动女性解放(思想解放);唤起女性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促进民众觉醒;深刻影响中国的思想、伦理、观念,推进文化转型。解析:由材料“他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可知,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思想发起进攻,推动女性解放;由材料“1917年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刊登女子教育、婚姻、职业、权利的文字,希望顺应世界潮流”及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唤起女性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促

28、进民众觉醒;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伦理、观念,推进文化转型。27、“西洋文明”与“吾国伦理”针对民国初年乱局,陈独秀认为其根源都在于大多数国民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无法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材料二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

29、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陈独秀研究室与监狱1919年6月8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在陈独秀眼中,“吾人之觉悟”已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产生了什么影响?(2)陈独秀为什么要将“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3)材料二中,“研究室”和“监狱”中“发生的文明”分别喻指什么?(4)依据材料和所学,你怎样看待陈独秀对中国伦理和世界文明的认识?答案:(1)学术觉悟,政治觉悟;前者使国人认识到中西差距;后者推动国人放弃抱残守缺而变革。(2)陈独秀反思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未能真正实现,发生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复辟帝制的时局,发

30、现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旧伦理,阻碍国民思想解放;认为只有革除旧伦理,才能战胜守旧势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真正的共和。(3)科学、民主。(4)观点与论证: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一致、合理。陈独秀认为跟上世界文明的社会革新是整体行为,社会变革必定带来思想伦理革新;思想的革新具有决定意义;中国乱局根源在于缺少文化革新。他对两者间关系的认识是发展的、进步的。陈独秀在民国初年特定时代背景下,高举(西洋的世界文明)科学与民主大旗,猛烈地冲击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旧伦理,推动了思想文化的革新。他的认识是为挽救民族危亡,且顺应了中国时代发展的潮流。从历史长时段看,陈独秀对中西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化倾向。对传统伦理的

31、一概否定,以西洋文明(科学、民主)的全盘接纳,正是为挽救中华民族命运而急于求成的反映。材料与史实:能在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间建立联系,史实充分。叙事与逻辑:叙事结构文字通顺、逻辑完整。解析:(1)阶段:根据材料“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可知学术觉悟,政治觉悟。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前者使国人认识到中西差距;后者推动国人放弃抱残守缺而变革。(2)原因:根据材料“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和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反思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未能真正实现,发生北洋军阀专制统治、

32、复辟帝制的时局,发现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旧伦理,阻碍国民思想解放;认为只有革除旧伦理,才能战胜守旧势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真正的共和。(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研究室”和“监狱”中“发生的文明”分别喻指科学、民主。(4)观点与论证: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一致、合理。陈独秀认为跟上世界文明的社会革新是整体行为,社会变革必定带来思想伦理革新;思想的革新具有决定意义;中国乱局根源在于缺少文化革新。他对两者间关系的认识是发展的、进步的。陈独秀在民国初年特定时代背景下,高举(西洋的世界文明)科学与民主大旗,猛烈地冲击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旧伦理,推动了思想文化的革新。他的认识是为挽救民族危亡,且顺应了中国时代

33、发展的潮流。从历史长时段看,陈独秀对中西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化倾向。对传统伦理的一概否定,以西洋文明(科学、民主)的全盘接纳,正是为挽救中华民族命运而急于求成的反映。材料与史实:能在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间建立联系,史实充分。叙事与逻辑:叙事结构文字通顺、逻辑完整。28、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各阶级为了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

34、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材料三“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人物在探索国家出路上进行了哪些实践?他们的实践有何共同局限性?(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是如何思考国家出路的?综合以上

35、三则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人民学习西方、探索国家出路历程的趋势。)答案:(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或反帝反封建)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专制的统治)(2)实践: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局限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未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3)出路:主张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的革新。趋势:从学习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趋势。解析:(1)主题根据“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

36、应该是外争独立,内争民主。依据、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实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是洋务派代表之一,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康有为是维新派代表,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这些实践的共同局限性在于它们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未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3)出路根据“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可知是主张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的革新。综合所学内容可知,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的趋势主要是从学习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趋势。29、西学东

37、渐材料一明末清初发生的、伴随着耶稣会士来华传教而展开的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的历史事件,可以称为西学东渐第一波。它给17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却因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交互作用,在18世纪逐渐走向终结。刘大椿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与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材料二近代以来,不同时期先进中国知识分子的言论简表人物生活年代言论魏源17941857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1842年海国图志序康有为18581927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38、。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1898年请定立宪开国会折陈独秀18791942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915年青年杂志1卷1号敬告青年(1)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请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分析原因。(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个人物的言论,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其思想主张是如何与时俱进的。答案:(1)经济:明清政府固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治: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排斥科学技术等知识,且八股取士,束缚思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思想:占据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忽视自然科技;

39、对外关系:坚持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2)参考答案示例康有为和陈独秀的思想主张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主张从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反对封建专制,提倡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1915年,陈独秀主张从思想文化的层面上向西方学习,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开展了新文化运动。康有为的思想于19世纪90年代提出,随着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以及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的思想汇聚成一股思潮,反映了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潮流。陈独秀的思想于20世纪初提出,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

40、流。资产阶级激进派强烈要求破除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礼教的束缚。新文化运动符合了这一时代要求。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和西学的传播,从康有为到陈独秀思想主张的变迁,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从仿行制度到提倡民主科学的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推动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近代化。解析:(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对外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具体而言,经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政府固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排斥科学技术等知识,且八股取士,束缚思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占据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忽

41、视自然科技;对外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坚持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2)参考答案示例以选择康有为和陈独秀的思想主张为例根据材料“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主张从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反对封建专制,提倡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根据材料“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可知,1915年,陈独秀主张从思想文化的层面上向西方学习,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开展了新文化运动。从两人思想出现的原因角度

42、分析,康有为的思想于19世纪90年代提出,随着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以及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的思想汇聚成一股思潮,反映了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潮流。陈独秀的思想于20世纪初提出,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激进派强烈要求破除旧思想、旧文化和旧礼教的束缚。新文化运动符合了这一时代要求。从两人思想的影响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和西学的传播,从康有为到陈独秀思想主张的变迁,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从仿行制度到提倡民主科学的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推动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近代化。30、阅读材料

43、,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们源于同一单词modemization,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婴标志。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材料二民族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堪称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种政治和经济背景下,海外华侨抓住这个时机,踊跃向国内投资。仅在1912一1919年间,华侨投资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房地产业多达1042家,投资金额达7100万元。摘编自苏文菁主编商发展史总论卷(近代部分)材料三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则尚未全达,是

44、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政治之建设则未尝有也。故民国成立,己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无一定策划如故也,政治之污秽,无扫荡方法如故也。以若斯之政府,而欲求得良善之政治,既不可能,亦不可望矣。宋教仁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近代化所起到的作用。(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到来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答案:(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经济上:

45、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思想上: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促使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2)民国的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海外华侨回国投资实业。(3)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侵略:封建势力的压迫等。解析:(1)政治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经济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思想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