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急先锋与坚守者:20世纪《春秋》学转型的特征.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3695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先锋与坚守者:20世纪《春秋》学转型的特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急先锋与坚守者:20世纪《春秋》学转型的特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急先锋与坚守者:20世纪《春秋》学转型的特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世纪前期,春秋 学的转型在颠覆性的经学转型中独具特色,具有二律背反性。一方面,无论是古史辨派的批判,还是古文经学者的改造,春秋 学都是经学转型中的急先锋。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在学术上对传统 春秋 学内容与方法的坚持,社会各界因抗日战争之需对 春秋 大义的发挥,又让 春秋 学成为经学转型中的坚守者。春秋 学自身的特点(争议性、史学性、政治性、独特大义)与2 0世纪时局的特殊性(变化具有颠覆性且过程复杂、民族危机空前)是造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揭示这点能深化对2 0世纪 春秋 学与经学的研究,对当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春秋 学与经学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关键词:2 0世纪经学;春秋 学;转型

2、特征;二律背反作者简介:张尚英(1 9 7 6-),女,四川荣县人,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儒学史、儒学文献与巴蜀文献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 3 C Z X 0 3 9);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 C 2 1 B 0 6 3);四川省社会科学其他项目(B S Q S 2 0 1 9 Z 0 3);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 7 Z D A 0 1 0)中图分类号:K 2 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0-2 3 5 9(2 0 2 3)0 4-0 1 0 0-0 7 收稿日期:2 0 2 2-0 3-2 0在政治与学术的合力下,

3、传统经学在2 0世纪前期完成了现代转型并逐渐边缘化。春秋 学作为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随之完成转型。但 春秋 学强烈的政治性、史学性、争议性,具有的王道、大一统、三世变革、攘夷、复仇等大义,以及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时局,使转型中的 春秋 学又有独特之处:既是经学转型过程中的急先锋,又是坚守者,具有很强的二律背反性。一、转型之急先锋2 0世纪 春秋 学的转型,在整个经学的转型中起到了引领作用,是为急先锋。无论是深受今文经学影响的疑古学者对传统 春秋 学的质疑、批判,还是古文经学者的回应、反驳,在2 0世纪经学转型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引领作用。一方面,在疑古学者那里,春秋 经与三传都被当

4、成了儒家经典不可信的典型代表。就 春秋 经而言,从孟子明确说孔子作 春秋 以后,在经学占据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古代,这是近乎不争的事实。但因为 左传 公羊 穀梁 三传都没有“孔子作 春秋”的明确字眼,所以唐代的刘知几,宋代的叶适、陈亮,清代的张001经学在2 0世纪前期完成转型后,受中国仍在剧烈变化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影响,仍处于不断地调整变化中。进入2 1世纪,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经学越来越为学界重视,其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一些学者誉之为“经学复兴”“新经学”。但这种“复兴”与“新”主要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因为从价值层面来讲,经学在目前制度建构、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还

5、十分有限;从学术层面来讲,在体制与实际研究中经学依然没有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仍分置于文、史、哲下。由此,目前的经学在范式上与2 0世纪前期刚转型后的经学没有本质的差别,其变化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冲击力与影响力远不能与2 0世纪前期的经学转型相比,其是否为新一轮转型的开始尚有待时间的验证,更不用说2 0世纪后期的经学变化了。故本文所论2 0世纪经学、春秋 学转型即是发生于2 0世纪前期的转型。沐、袁枚、袁榖芳等都对“孔子作 春秋”说提出了异议,这些异议为2 0世纪以顾颉刚、钱玄同为代表的古史辨派提出“孔子不作 春秋”说提供了思想来源,顾氏还直接吸取袁枚之说列举了“孔子不作 春秋”的六条证据。按照古史

6、辨派的逻辑,孔子不是 春秋 的作者,因孔子圣人身份赋予 春秋 的神圣地位也就不复存在,春秋 不再是经典。没有了微言大义的 春秋,以1 6 0 0 0余字记述2 4 2年历史,太过简略,从记事的角度而言,价值非常有限,因此钱玄同认为“六经之中最不成东西的是 春秋”。春秋 学以 春秋 为本,春秋 都“不成东西”了,依附于它的三传,以及历来的注疏自然都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传统 春秋 学自然也没有了意义和价值,其各类著作从过去的经典沦为一般的史料。对三传,疑古学者们也不遗余力地抹除其神秘色彩。因 春秋 太过简略,后世要了解其事与义,必须借助三传,所以在儒家经典的演变与扩充中,三传逐渐上升为经典,共

7、同代表着 春秋 学。要解构传统 春秋学,必须将三传也拉下神坛。对 左传,历代都有人质疑,到晚清刘逢禄、康有为等人进一步发难,指陈 左传 为刘歆割裂 国语 而成,顾颉刚、钱玄同等古史辨派毫不犹豫地直接采用了他们的证据和结论,论证 左传 为伪,不是 春秋 之传。对 穀梁,顾颉刚、钱玄同、张西堂等人也在前人怀疑的基础上,论证 穀梁 不传 春秋,晚出西汉末。公羊 是晚清今文经学家最为重视的经典,深受今文经学影响的古史辨派,虽承认 公羊 为 春秋 之传,但对其解经全然不信,认为其同 穀梁 一样,是逞私臆妄之说。按疑古派的说法,三传之中有两传都是伪造的,唯一非伪之传解说的大义又是荒诞不可信的,三传自然没有

8、了作为经典的资格。疑古学者的质疑与论证并不严谨,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但在当时急需摆脱传统束缚的中国却为很多人所接受。这对传统 春秋 学可谓釜底抽薪,轻松就将 春秋 及其三传从经学的队列中剔除出去。再加上 春秋 与 左传 本身具有的“史”的形式与特性,春秋 学自然而然被纳入史学,转型为史学的一部分。将 春秋 学拉下神坛,对摧毁整个传统经学的神圣性意义重大。从六经来讲,在一些学者心目中,六经中唯有 春秋 是孔子所作,其余都是“述而不作”。欧阳修便说:“此一句,在孔子六经惟 春秋 可当之,其他经非孔子自作文章,故虽有法而不简也。”杨时亦言:“六经惟此书(笔者按:春秋)出于圣人之笔,余皆述之而已。”

9、虽然并不是所有古代学者都持此说,但其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反对疑古派学说的钱穆便认为:“而 春秋 则是孔子自己的著作,又是他唯一的著作。”孔子唯一自著的 春秋 都被论证跟孔子没有关系,没有经典性,那些“述而不作”的经典就更不用说了。从十三经来看,左传 公羊 穀梁 三传转变成普通史料,意味着近四分之一的经典成为普通的学术研究对象。可以说,在古史辨派对经学的学理批判中,以 春秋 学最具代表性。另一方面,面对今文经学与古史辨派对经典的各种质疑,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古文经学者亦以 春秋 学为基础进行了回应,而这种回应在将 春秋 与 左传 变为史书的同时,亦将整个经学纳入了史学的轨道。比如,为了应对“刘歆伪造

10、左传”之说,章太炎说:春秋 终是史书究其实,孔子亦是整齐世传而已。鲁春秋 旧文删改者不过数事,而所取 周室史记,则以为考征事实之用,即今 左传 所著者也。观 十二诸侯年表序,则知孔子观周,本以事实辅翼鲁史,而非以剟定鲁史之书。又知 左氏春秋,本即孔子 史记,虽谓经出鲁史,传出孔子,可也。左传 出于孔子之说,成功驳斥了 左传 不是 春秋 之传、左传 为刘歆伪造的各种说法,但言“孔子亦101顾颉刚:答书,古史辨,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2年,第2 7 6-2 7 7页。钱玄同:答顾颉刚先生书,顾颉刚:古史辨,第1册,第7 8页。顾颉刚讲授,刘起釪笔记: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巴蜀书社

11、,1 9 8 8年,第2 9页。关于古史辨派对传统 春秋 学批判的详细情况可参拙文 疑古思潮与2 0世纪 学研究,求索,2 0 1 4年第1期。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 卷7 2 论尹师鲁墓志,中华书局,2 0 0 1年,第1 0 4 5页。杨时:龟山集 卷2 2 与秦丞相,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 1 2 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 9 8 6年,第3 2 0页。钱穆:孔子与春秋,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 0 0 1年,第2 6 3页。关于章太炎促成经学向史学转变的情况,详参陈壁生:经学的瓦解 第一章“章太炎的 新经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4年,第1 0-5 1页。

12、马勇:章太炎书信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 0 0 3年,第3 6 0页。马勇:章太炎书信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 0 0 3年,第3 6 1页。是整齐世传而已”“本以事实辅翼鲁史,而非以剟定鲁史之书”,使孔子修 春秋 完全成了一个鲁史修订过程,失去了神圣性。为进一步证明孔子修 春秋 只是整理春秋时代旧史,没有特别之处,章太炎对“孔子素王”说进行了批驳。他举出古代有三种素王,即“伊尹陈九主素王之法,守府者为素王;庄子道玄圣素王,无其位而德可比于王者;太史公为素王眇论,多道货殖”,而“仲尼称素王者,自后生号之”。按章氏此说,守府者可为素王、货殖者亦可为素王,孔子因素王身份具有的光环也就湮灭了。其实,汉

13、人孔子素王之说,当取诸 庄子“玄圣素王”之义,但章氏对此视而不见,且进一步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事,不足尽人事蕃变,典章亦非具举之今以不尽之事,寄不明之典,言事则害典,言典则害事,令人若射覆探钩,卒不得其翔实。”明言孔子所作 春秋 并非制法之书。经过这样一番演绎,孔子身上不再具有神圣光环,因孔子身份而具有特殊地位与价值的经典亦随之跌落神坛。章太炎的经学以 春秋 学为根本,他从 春秋 学出发对儒家经典作用以及孔子身份的再认识,无疑是促成整个经学在学术上转型的基础之一。二、转型之坚守者 春秋 学在2 0世纪经学转型中虽然大多时候扮演着先锋的角色,但又迟迟没有完全退出价值信仰的领域,成为完全的客观

14、研究对象,坚守到抗日战争结束。最早指出 春秋 学在经学转型大潮中与众不同的是著名经学史研究专家周予同,他在1 9 3 7年发表的 与 学 一文中认为 春秋 与 周易 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两部怪书,“但是到了现在,周易 已却降到 史料 的地位”,但 春秋 却截然不同:不仅政治理论家们还在利用它,汉奸们也在利用它;不仅中国人还在利用它,日本一部分人也在利用它。这二千四百年前的断烂不全的经典居然在现在人们的心里或手里活跃着周氏主张不徇情地消灭经学,赞成古史辨派对 春秋 经传的各种质疑,所以他的这段话带有很强的情绪性,但也反映了一个客观现实:在经学整体基本完成转型,其他经典成为一般“史料”、客观研究对象的

15、情况下,春秋 学还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价值信仰的作用,还在坚守传统。这种坚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学术坚守社会的巨大变革,尤其是辛亥鼎革,让中国实行了两千余年的皇权政治破产,儒家伦理纲常受到巨大冲击。许多传统儒家学者对此感伤之余心有不甘,仍希望以传统经学重建人伦,重塑人心。在他们看来,造成这样巨大变革的原因是学术乱了,而学术乱是因经义乱了。而且,一些学者以为学术乱是从 公羊 学开始的,故其沿着传统经学的路数,从批驳康有为 公羊 学入手,希冀以之扭转学术,重建人伦。曹元弼就是其中重要代表。曹元弼非常明确地说:“天下乱由人心乱,人心乱由学术乱学术乱由经义乱,则正学术以正人心,亦在乎正经而已矣。”而六

16、经治万世天下又以 春秋 为根本,即“孔子修定前圣典文,本之作 春秋 以治万世之天下”“六经之道备在 春秋”。以此为出发点,其批驳康有为以孔子为“新王”,认为孔子只为“素王”,“制作 春秋,用前圣之道以治万世也”,是守制而不是改制;春秋“辩当时之乱贼以杜万世乱贼之渐,辩已乱已贼之为乱为贼以推所由乱所由贼之渐,所以保全万世之君臣父子也”,具有拨乱反正、保证君臣父子伦理之功。曹氏为清朝遗老,遍治群经,其 春秋 学观点贯穿于整个经学体系中。与曹元弼力图重建伦理不同,陈柱 公羊家哲学 则结合时代需要,对 公羊 学中蕴含的 春秋 大义重新进行了阐释。其书虽借用“哲学”之名,并非以西方哲学理论绳之 公羊 学

17、说,其初名为“公羊微言大义”就是201章太炎撰,庞俊、郭诚永疏证:国故论衡疏证,中华书局,2 0 0 8年,第2 9 6页。章太炎撰,庞俊、郭诚永疏证:国故论衡疏证,中华书局,2 0 0 8年,第2 9 7页。曾亦:“素王”考论,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9年第8期。章太炎撰,庞俊、郭诚永疏证:国故论衡疏证,第2 9 8页。周予同:与 学,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3年,第4 9 2页。曹元弼:复礼堂述学诗 卷首 复礼堂述学诗序,复礼堂遗书,第3 7册,中华书局,2 0 1 9年,第1 9 9-2 0 0页。曹元弼:复礼堂述学诗 卷首 复

18、礼堂述学诗序,复礼堂遗书,第3 7册,第1 7 4页。曹元弼:复礼堂述学诗 卷1 2 述公羊传 第三首注文,复礼堂遗书,第3 9册,第4 3 1页。曹元弼:复礼堂文二集 卷4 素王说,复礼堂遗书,第3 5册,第3-7页。曹元弼:复礼堂述学诗 卷1 2 述公羊传 第三首注文,复礼堂遗书,第3 9册,第4 3 1页。曹元弼:周易学会通春秋,复礼堂遗书,第2册,第2 6 7页。关于曹元弼的 春秋 学可参许超杰:再造人伦:曹元弼 学中的守制与建构,哲学与文化,2 0 2 1年第4 8卷第6期。明证。主要是采纳董仲舒、何休、孔广森“三子之精华”,“通 公羊 之传例,以明 春秋 之特笔”,揭示“圣人匡救天

19、下后世之孤旨”。陈柱归纳的 春秋 大义有“革命说”“尊王说”“弭兵说”“崇让说”“攘夷说”等,是孔子微言大义的代表。显而易见,陈柱是从传统 春秋 学的角度出发对 春秋 大义进行了阐发,而不是将 公羊传 当作“史料”、按照西方哲学或史学的原理对之进行探讨。他将西方理论引入 公羊 的解说,是因为他想让 春秋 大义能适应新时代的政治需求,这恰巧是传统 公羊 学关心政治、经世致用特质的一种表现。唐文治评价 公羊家哲学 说:“命题立论,皆深合经旨,痛切时病,序次井然,自成一子,信乎通经箴世之作也。”这个评价不无溢美之处,但非常客观地指出了其“传统”的一面。除曹、陈二氏外,其他一些学者的演讲、论著也体现了

20、 春秋 的经学特性。如余謇在1 9 3 7年的一次演讲中也认为一字褒贬“在孔子是非常严格而有规则的”,“于是 春秋 终成为一部微言大义寄托所生的经典;就国家民族上说,可以拿它为内政外交的宝鉴;就个人修养来说,也可以藉它为处世应变的方针。于是 春秋是一部超过历史价值的著作了”,充分肯定 春秋 的经典价值与意义。张景良则引用孟子、杜预之语,直接强调“春秋为百王大法”。王之平明确主张孔子“因鲁史旧名,假其位号而加吾王心焉,约其文,隐其旨,以制义法”,依然是从传统经学的视角来探讨 春秋 的价值与作用。徐著新以 春秋“旨在明王道。故于十二公之即位,不一其辞,皆有善善恶恶之意存焉”为前提,对 春秋 即位书

21、例进行了梳理。孙文旻分 左传 公羊 穀梁 以及啖赵陆以来综合三传等四个方面对 春秋 学史作了简单梳理,似乎很符合一些学者所主张的经学转型后成为经学史研究的特点,但其主张“学 春秋 者亦在本诸礼经,观其例而得其义,以为行事之标准,持论之权衡”,显然不是以 春秋 经传为史料的纯史学研究。徐震 春秋经传略说 公羊榷论 左穀解难 等论文亦是传统 春秋 学研究的路径,且驳斥了对 春秋 经传的各种质疑。(二)为抗日坚守如前所引,周予同对传统 春秋 学依然活跃心怀芥蒂。这除了学术主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人利用 春秋 大义美化他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实行奴化教育。他说:日本帝国主义者一面拿着犀利的现代武器

22、,由中国的东北屠杀过来;一面又捧着发霉的古代经典,说这在提倡东洋文化,这在施行“王道”。所谓“王道”的来源是什么呢?不又是在 春秋 这部怪书里吗?同时,受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卵翼的汉奸们,如“伪满”“冀东”,他们所施行的奴化政策中的“读经”是在读什么经呢?不也是以 春秋 大义为主吗?除了周予同提到的“伪满”“冀东”这样,汪伪政权辖区亦是如此,如朱光溥1 9 4 2年就发挥“内本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之义,为日本的侵略唱赞歌,说因东亚为黄种人,英美为白种人,故英美为夷狄;日本为盟主,德意志、意大利与汪伪有正常外交,与日为轴心国同盟,则不与英美同。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学者与社会各界也纷纷阐发、利用

23、 春秋 大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号召、鼓舞国人起来抗日,章太炎、熊十力、杨树达等人都是其中的代表。晚年的章太炎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时,毅然拿起了 春秋 攘夷的武器,激发人们的爱国心与民族精神,他说:春秋 三传虽异,而内诸夏外夷狄则一,自有 春秋,吾国民族之精神乃固,虽亡国者屡,而终能光复旧物,还我山河,此一点爱国心,蟠天际地,磅礴郁积,隐然为一国之主宰,汤火虽烈,赴蹈不辞,是以宋301此书草创于1 9 2 6年,初名 公羊微言大义,1 9 2 9年出版时改为此名。陈柱:公羊微言大义自序篇,国学(上海),1 9 2 6年第1卷第1期。陈起予:三书堂丛书提要春秋公羊微言大义,中国学术讨论社

24、:中国学术讨论集 第二集,民国丛书,第三编第8 1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 9 9 1年,第3 2 7页。余謇讲演,黄典诚笔记:春秋是断烂朝报吗?,厦大校刊,1 9 3 7年第1卷第1 6期。张景良:春秋为百王之大法,文化专刊,1 9 3 9年第3期。王之平:春秋之所以作,大同学志,1 9 4 4年第1卷第1期。徐著新:春秋即位书例,之江中国文学会集刊,1 9 4 0年第5期。孙文昱:春秋学总述,员辐,1 9 3 6年第1卷第1期。周予同:与 学,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第4 9 2-4 9 3页。朱光溥:从公羊学上观到大东亚战争之意义,华文大阪每日,1 9 4 2年第8卷第1

25、0期。为元灭而朱明起,明为清灭而民国兴。春秋“内诸夏外夷狄”之义,被章太炎看作华夏民族精神与爱国心的来源,是推翻少数民族政权的动力。章氏的议论有大汉族主义嫌疑,但他在1 9 3 5年发表这样的议论,显然是针对日本侵略而言。熊十力在抗日战争时期撰写的 读经示要 中也以为全世界“崇礼义”的民族团结起来,“统驭夷狄”,是“春秋 所以制万世法之密意也”,“是则 春秋 之志也”,为全世界人民团结抵抗德、日法西斯寻找到了 春秋 大义。杨树达 春秋大义述“以 公羊传 义为主,而以 穀梁 义副之”,把 春秋 中的“大义”分为“荣复仇”“攘夷”“贵死义”“诛叛盗”等2 9类大义,每一种大义又分为若干细目,每个细

26、目下再列 春秋 经文、公羊传的相关传文,再视具体情况辅以 穀梁传 左传 的传文、荀子 和两汉诸书中相关内容,以及其他各家之说。杨树达遵从“述”的原则,没有对各家材料作评判,但大义的归纳及各细目的设定,则全是他对 春秋 大义的发挥。春秋大义述 初撰于1 9 3 9年,1 9 4 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撰写与出版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目的是阐发 春秋 大义鼓舞国人抗日。在此书中,春秋 经传不是史料与客观研究的对象,而是圣人留给后世的微言大义,是当时中华民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拯救国家民族危亡的精神之源。正如曾运乾所言:“其开宗明义两篇,曰复仇、曰攘夷。上契圣心,近符国策。不仅为久湮之义发其覆,抑又为新

27、造之邦植其基。”章、熊、杨三氏之外,刘百闵、钟佛操、王焕镳于2 0世纪三四十年代相继发表 杀倭与公羊:祖宗家法论之二 春秋攘夷申旨 春秋攘夷说 等文章,借助 春秋 大义阐发来号召抗日。易君左、王芃生于2 0世纪四十年代初相继发表 敬以春秋大义勉全国同胞 中国最古的国策:尊王攘夷之春秋大义 春秋大义话今天等,借 春秋 之义为国民政府抗战期间实行的内政外交政策寻找依据。刘玄一本着为“抗战建国的工作有点儿贡献”的出发点,于1 9 4 0年创办 春秋月刊 杂志,亦是取孔子 春秋 之意。吴其昌应刘氏稿约在创刊号上发表 春秋的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 一文,为抗日战争擂鼓助威。抗战结束后,中国亡国灭种的危机暂时

28、解除,春秋 复仇、攘夷等大义不再是时代所需大力提倡之义,再加上传统儒家学者逐渐故去、西方思潮影响更加深入,春秋 大义不再是人们信奉的价值标准与行事准则,也不再是人们阐发自己思想与主张的媒介。春秋 经传及历代 春秋 学著作才真正成了客观研究的对象,春秋 学转型才算完成。三、转型二律背反性之因上述可见,2 0世纪 春秋 学在整个经学的转型中既是急先锋,又是坚守者,呈现出很强的二律背反性。春秋 学自身的特点与2 0世纪时局的特殊性是造成这种二律背反性的主要原因。(一)急先锋原因之一:春秋 学的争议性与2 0世纪前期中国抛弃传统的迫切需求 春秋 经文简单,直接传达的信息有限,且有“夏五”“郭公”等阙疑

29、之处,对其所记载的史实、大义历来都有人质疑、争论,至宋代更是有了“断烂朝报”之讥。而且,从唐代刘知几开始,历代皆有人质疑“孔子作 春秋”之说。左传 公羊 穀梁 三传亦是问题多多。左传 从西汉刘歆争立博士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就被人质疑不传 春秋,唐代赵匡开始指出 左传 的作者不是与孔子好恶相同的左丘明,而是“孔门后之门人”,至宋代以后则有 左传 晚出战国、秦汉等各种说法。由于文献记载有限且有矛盾之处,自古以来对 公羊 穀梁 二传的作者、时代与传承体系都有争论,宋人或认为“公羊”“穀梁”皆为“姜”字切韵,公 穀二传皆为姜姓人作;或据 公 穀 二传中有“公羊子曰”“穀梁子曰”,否定二传出于公羊、穀梁二

30、氏自著;或据 公 穀 记事不如 左传 之详,以为 公 穀 晚出秦始皇焚书之后。这些关于 春秋 及三传的质疑,并无铁证,多为主观推测,在经学占据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有一定影响,但不可能成为社会共识,亦不可能撼动 春401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道德半月刊,1 9 3 5年第1卷第1 0期。熊十力:读经示要,上海书店出版社,2 0 0 9年,第3 8 9页。熊十力:读经示要,第3 9 1页。杨树达:春秋大义述自序,春秋大义述,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7年,第7页。曾运乾:春秋大义述序,杨树达:春秋大义述,第4页。此三文分别发表于 政治评论1 9 3 3年第3 7期、重光1 9 3 8年第3期

31、、思想与时代1 9 4 2年第1 4期。此三文分别发表于 时代精神1 9 4 1年第4卷第3期、民意(汉口)1 9 4 1年第1 7 3期、中外春秋1 9 4 3年创刊号,前两文作者为易君左。陆淳:春秋集传纂例 卷1 赵氏损益义第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 4 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 9 8 6年,第3 8 6页。秋 学的神圣地位。2 0世纪则不然,封建帝制被推翻后对学术文化的新要求,中国仍贫穷落后的社会现实,使抛弃传统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迫切需求。在这种迫切需求下,春秋 学具有的争议性便成了抛弃传统最直接可用的材料。春秋 学争议中的怀疑、批判精神是2 0世纪疑古派学者质疑古代经典与历史文化的思

32、想来源之一,争议的具体内容则是他们质疑、批驳 春秋 经传的主要内容,也是章太炎等古文经学者回应质疑,改造 春秋 学的切入点。诗经 周易 等也有争议之处,但远没有 春秋 学一经三传复杂格局下的争议性强、关注度高。因此,2 0世纪疑古学者利用 春秋 学的争议性去除 春秋 经传的神圣性,在经学转型的学理批判过程中尤为引人注目。(二)急先锋原因之二:春秋 学的史学性与2 0世纪前期新的学科体系的建立 春秋 经文虽然简单,但以编年的形式记录了春秋时期2 4 2年的历史大事。三传中,公羊 穀梁 虽以义解经,但紧紧围绕编年的经文展开,亦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史的形式;左传 编年为体,以史解经,以更为翔实的记载对

33、 春秋 经文所载之事作了说明,更是不折不扣的史学形式。这种史学形式非常符合2 0世纪新学科体系的要求。晚清民国新式学堂建立、新的教育制度施行,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的知识分类体系,按照西方的分类标准建立起了新的学科体系。在这样的学科体系中没有了经学的明确位置,经学要跻身其中,必须转型。变经学为史学,变经学材料为史学材料是这种转型最重要的方式。与要论证 周易 诗经为史学材料,尚需深入论证其内容反映了某时代的某种现象、制度、社会生活等不同,春秋 学本身的史学性无需这样的论证,只需将史学性由从属于经学性的第二属性变为第一属性即可。指出 春秋 与孔子无关、三传或为伪造或所解经义荒诞,破除其神圣性与经

34、典性,春秋 学的史学属性便自然成了第一属性。(三)坚守者原因之一:春秋 学的政治性与2 0世纪前期时局变化的复杂性 春秋 经传所记之事为春秋时期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与鲁、齐、晋、郑、楚、秦等各诸侯国内部的军政大事,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征战、会盟等,所阐发的大义为大一统、尊王攘夷、三世变革、拨乱反正等,无论是事与义,都与中国古代政治统治密切相关。所以,春秋 学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与 易 学、诗经 学等经学的其他分支相比,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与政治的关系更为紧密。2 0世纪前期的中国,风云激荡,政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几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从整体上讲这一时期的时局变化具有颠

35、覆性。从经学在汉代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以来,各朝各代的内部演变以及改朝换代都只是皇权政治的内部调整,经学的变化亦是根本性质不变下的局部调整。2 0世纪帝制覆灭,共和兴起,政治体制发生根本变化,经学的转型也是颠覆性的:由独尊、核心边缘化为现代学术分类体系文、史、哲下的小门类,连独立学科都算不上;由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转变为普通的学术研究对象。这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度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信仰与价值体系,必然引发他们的抗争与反驳,这是学术的惯性与思想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使然。哪里有攻击,哪里就有反驳,颠覆以 春秋 学最为有力,故坚守亦以 春秋 学最为明显。另一方面,从具体进程来讲,2 0世纪前

36、期的时局变幻不定。辛亥一役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当时内忧外患的局面,政局与社会仍动荡不安。同时,晚清以来,西方各种思潮纷至沓来,新文化运动又将传统文化批得体无完肤,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尚未建立起新的价值信仰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与政治有着密切关联的 春秋 学在当时依然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并为各方所用。(四)坚守者原因之二:春秋 学的独特大义与空前的民族危机1 9 3 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这场战争,延续了 春秋 攘夷、复仇等独特大义的生命力,让本该成为客观研究对象的

37、 春秋 学继续扮演了价值信仰的角色。其一是因为日本人利用 春秋 学中的“王道”思想美化其侵略战争,对占领区的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以 春秋 学攘夷思想对之进行反驳自然最有说服力。其二是增强民族自信心、鼓舞士气之需。1 8 4 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民族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击。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国力、武器装备也远不及日本。春秋“攘夷”大义里“谨夷夏之辨”中对夷狄的蔑视,“严夷夏之防”中坚决回击夷狄扰夏的主张,以及复仇大义对国仇家恨必复之的提倡与称颂,无疑是激发国人民族自信心,鼓舞其与日本帝国主义抗争到底的最好思想武器。四、结语传统经学作为中国传统学术的核心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

38、意识形态,分支众多,且各分支内容各异、特501点不一,使经学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2 0世纪 春秋 学在转型过程中既是“急先锋”又是“坚守者”,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春秋 学转型的二律背反性展现了2 0世纪 春秋 学的独特性,也表明2 0世纪经学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因此,我们在讨论2 0世纪经学转型问题时除了要从整体上关注宏观的趋势、特点外,还要分析各分支(专经)的情况,方能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其过程与特点,深化其研究。传统经学既是知识体系,也是价值信仰。2 0世纪经学转型的重要表现就是剥离了经学的价值信仰,将其转化为纯粹知识化的学术研究,肢解于文、史

39、、哲等学科分类体系之下,这在当时具有历史必然性。因为理念的更新、新的知识体系的引入、对象化的研究、知识范围的扩大等,转型后的经学研究在一些方面获得了深化,也可以说是一种超越与发展。当然,这种客观化的研究没有发挥经学价值信仰功能的局限性也很明显。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新时期实现民族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都在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经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经学研究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须改变只重知识体系研究的现状,思考探讨在理性化时代(不再无条件地尊经崇圣)经学如何发挥其治国平天下

40、、修身齐家的价值。目前学界关于这方面的探讨主要是宏观的、理论性的思考,还处于阐释其必要性与重要性的阶段,至于怎样做,尚没有可行的具体意见提出来。笔者以为,如果从对时局变化敏锐、在2 0世纪经学转型及以往经学发展重要关口都担任“急先锋”角色的 春秋 学入手,或许能找到突破口,再次开风气之先,引领新时期经学发展,促成经学的再次转型。再者,在2 0世纪前期质疑、否定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潮下,春秋 学尚能应时代之需坚守其价值信仰功能,在力图重新激活传统文化价值功能的今天,其结合新的时代需求阐发出新的价值,为制度建构与重塑中华民族价值观、伦理道德服务,是完全有可能的。P i o n e e ra n dA

41、d h e r e n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C h u n q i uS t u d i e s i n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Z h a n gS h a n g y i n g(S i c h u a nU n i v e r s i t y,C h e n g d u6 1 0 0 6 4,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t h ee a r l y2 0 t hc e n t u r y,t h e t r a n

42、s f o r m a t i o no fC h u n q i us t u d i e s i su n i q u e i nt h es u b v e r s i v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n f u c i a nc l a s s i c ss t u d i e s,w h i c hi s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d i c h o t o m y.O nt h eo n eh a n d,C h u n q i us t u d i e sw a s

43、t h ep i o n e e ri nt h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C o n f u c i a nc l a s s i c s,e i t h e r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t h ed i a l e c t i c a l s c h o o l o f a n c i e n th i s t o r y,o r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a n c i e n tc l a s

44、 s i c ss c h o l a r s.O nt h eo t h e rh a n d,C h u n q i us t u d i e sw a sa l s ot h ea d h e r e n t si n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C o n f u c i a nc l a s s i c sb e c a u s eo ft h es c h o l a r sa c a d e m i ca d h e r e n c et ot h ec o n t e n t sa n dm e t h o d so ft r a d i

45、 t i o n a lC h u n q i us t u d i e s,a n dt h ec o mm u n i t ysp l a yo nt h eg r e a tm e a n i n go fC h u n q i ud u et ot h en e e d so f t h ew a ra g a i n s tJ a p a n.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C h u n q i us t u d i e s i t s e l f(i.e.,c o n t r o v e r s i a l,p i o n e e r i

46、 n g,h i s t o r i c a l)a n dt h eu n i q u e n e s so f 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i n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i.e.,s u b v e r s i v e c o m p l e xc h a n g e s a n d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n a t i o n a l c r i s i s)a r e t h em a i nr e a s o n s f o r t h i s t r a n s f o r-m a t

47、i o nf e a t u r e.R e v e a l i n g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s u c ha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c a nd e e p e nt h es t u d i e so fC h u n q i ua n dC o n f u c i a nc l a s s i c si n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I t i s a l s o i n s t r u c t i v e f o r c u r r e n t s t u d i e s o

48、fC h u n q i ua n dC o n f u c i a nc l a s s i c s,w h e r e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a n dc h a l l e n-g e sc o e x i s t.K e yw o r d s:C o n f u c i a nc l a s s i c ss t u d i e s i n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C h u n q i us t u d i e s;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t i n o m y 责任编校 彭筱祎,刘 科601杨庆中:国学视阈中的“现代经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2年第1期。李学勤:谈经学与文献学的关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5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