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感受责任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当“我们”每个人在受惠于社会和他人的时候,也必然要服务于他人和社会,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人必有责,且每个人都因不同的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2、通过大量材料或生动有趣的事例、活动让学生感悟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等综合能力。2、知道责任的涵义是一个人做某事或以一定方式行为的职责或义务。了解人因不同的身份而有不同的责任,明确责任的不同来源,增强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责任的含义,感受并明确人各有责及每个人都因不同场合、不同的身份而负有多重角色。2、难点:对责任内涵的理解,如何增强责任意识。教学过程一、人人有责。据了解,从农历正月初十
2、开始举办的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计划举行十天,前5日平日观灯游人约3000人,但由于第5日是农历正月十五,观灯人数骤增至3万多人,造成人员拥挤,最终因一位游人在举行灯展的“密虹公园”的一座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从而造成36人死亡,15人受伤的踩死挤伤游人事故。教师:这次事故引起了怎样的后果?学生:造成了36人死亡。教师:这件事是如何处理的?学生:县长、派出所所长被撤职,相关人员都受到法律的制裁。教师: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由于某些人的不负责任造成的。、教师: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做任何事情都要负责任,而不负责任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可见责任这个词的分量是多么的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
3、我们又肩负着怎样的责任呢?阅读教材第60页吴敏、蒋智、尹心雨的事迹,并思考从三位同学身上,你看到了他们共同的闪光点在哪儿吗?你能体会到什么样的人是有责任感的人?学生讨论并回答。说一说: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过别人承诺你的事却没有做到的经历?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承诺?学生讨论并交流。教师总结:人是社会的人,责任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内在需要,与我们如影相随。责任还产生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生活中,有的责任重如泰山,有的普通平凡,责任又是复杂的,但都是实实在在的责任,是你、我、他的责任,不能缺少任何一个人的责任,只要人人都负责,世界才会更美好!二、人各有责。教师:医生、教师、消防队员、军人
4、各自承担着什么不同的责任?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这就告诉我们“人各有责”。说一说:同学们都担当着哪些社会角色?这些角色要求我们承担什么责任?由此,你认为什么是责任?学生采取同桌讨论的形式,在全班发言交流。教师: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不同的社会身份要承担不同的责任。责任就是一个人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要求,每个人都要按照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规范去承担相应的责任。三、多重角色,多种责任。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2页的五幅图片,说一说,当“我”和这些人面前或与他们打交道时,“我”扮演着什么角色?“我”应该怎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在不同的场景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便规定了我们不同的角色、身份,同时,我们也负有不同的责任。活动:写一写,不同角色的我,有哪些不同的责任?学生思考并写出自己的责任。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也负载着多种责任。因此,我们积极面对,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