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是少年阿凡提》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歌曲浓郁的新疆民歌特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变音记号—升记号#,下滑音、切分节奏的唱法,体会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用圆润的声音,诙谐的情绪演唱歌曲;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创编歌词的形式表现歌曲;能用打击乐、体态律动为歌曲伴奏;学习具有新疆特色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
3. 情感目标:认识阿凡提是个勤劳勇敢,幽默乐观,富于智慧和正义感的人,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引导他们做个机智勇敢,有正义感的好少年。
教学重点:感受并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能用有弹性的声音、诙谐的情绪自信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下滑音、切分音、升记号,并在演唱中自如的运用。
教学方法:“创设歌舞情境法”、“闭口法”—学习切分音、“模仿法”—学习下滑音的诙谐幽默、“热瓦普模唱法”—学习衬词、手势法—学习附点音符、用创编歌词的形式表现学生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愿望。
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件 黑板 打击乐器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
2.通过多媒体展示新疆风情图片,学生欣赏图片,认识、了解新疆风土人情,引出阿凡提。(多媒体同时播放《我是少年阿凡提》的伴奏音乐)。
3.律动——老师教授新疆舞的基本动作。学生和老师一起快乐舞蹈。(播放《我是少年阿凡提》的伴奏音乐)。
二. 新授课
1.学习有下滑音、变化音—升记号的乐句
A、问题:为什么这段旋律这么动听而又富有新疆音乐特色?
教师归纳:是因为它让人听了就想舞蹈的节奏和音乐符号在起作用。
B、(多媒体出示#1在键盘上的正确位置)。
通过师范唱,学生模唱来感受升记号的作用。
C、通过有对比的范唱,让学生听辨下滑音的感觉,找出歌曲中有新疆特色的乐句。学生听范唱,感受下滑音,学生模唱。(多媒体出示下滑音记号)。
2.介绍新疆乐器热瓦普(出示乐器、讨论音色)。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热瓦普的演奏。回答热瓦普音色特点——短促、有弹性。(多媒体展示热瓦普的图片并听伴奏音乐)。
3.教唱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啦啦啦”、“唻唻唻”的旋律。学生和老师做游戏学习衬词。 (播放《我是少年阿凡提》的伴奏音乐)。
4.观看破坏环境的几幅画面,导入切分节奏的学习。
A.学习朗读切分节奏“0 不 客气”
B、完整学唱“我 可 对他 0 不客气”的旋律。
C、完整地教唱13至17小节。
学生模唱在老师的手势的提示下,完成接唱练习。
5.听范唱。观赏FLASH的演示。
6.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A、学习“阿0 凡0 提0 ” 的节奏。
B、有节奏的完整朗读后两行歌词。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正确朗读“阿0 凡0 提0 ”的节奏。
7、复听歌曲,强调注意听最后一句“阿0 凡0 提0”的节奏和旋律。
8.听琴声慢唱每句旋律,并及时纠错。
跟琴慢唱旋律,鼓励学生大胆演唱。( 及时纠错)
9.歌曲处理
A.逐句分析歌词,并分段示范演唱。
B.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情绪、速度、音乐风格的把
(活泼—愤怒—自豪)。
三. 拓展与延伸
1.引导学生创编歌词。
A.在歌曲“谁要……”的后面创编新的歌词内容。
学生发挥想象,针对生活中见到的不良行为进行创编。
B.完整演唱新创编的歌词.
2、认识打击乐器:铃鼓、铃铛,为下面的歌曲伴奏做准备。
3.完整的表现歌曲的两段,第一段演唱原歌词,第二段演唱创编歌词,有乐器的同学在“啦啦……”开始的地方加入伴奏,没有乐器的同学打节拍伴奏,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 .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富有新疆特色的歌曲,名字叫---《我是少年阿凡提》,还学习了神秘的升记号,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小阿凡提一样,做一个小小的音乐家,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做一个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好少年。
2、生伴着欢快的音乐走出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