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7759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JIANGXI NONGYE80农业资源与环境NONGYE ZIYUAN YU HUANJING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分析波拉提苏来曼(伊犁生态环境监测站,新疆 伊犁 835000)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和保证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立特色农业体系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在迅速地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短缺的形势日益严重,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所以要找到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方法给予解决。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合理利用;方法策略作者简介:波拉提苏来曼(1968-),男,哈萨克族,新疆巩留人,

2、本科,中级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关系着农业的生产,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并合理利用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面临着许多人为因素引起的问题。为了防止已遭受污染、破坏的农业生态资源环境进一步恶化,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视,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怎样促进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1 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现状1.1 农业生态环境资源被污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加。许多农民为了争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提高生产力,不尊重农业生态环境,不珍惜农业生态环境资源,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耕地肥力下降,土壤内部结构被破坏

3、的同时,未被作物吸收的农药化肥残留深入地下,污染水源。在追求农业高产高效的路上,没有充分考虑到未来农业发展,忽略了保护生态资源环境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1.2 农村环境遭受破坏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减少投入成本,所使用的许多工具对环境并不友好,例如:扣大棚时用不环保、难回收的塑料布,其重复使用率极低且难正常降解,在随意废弃后会污染土地,影响日后土地耕种1。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农业的白色垃圾和其他废弃物通过焚烧和填埋,成为污染农村空气和水源的重要因素。除农业生产外,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城镇化的趋势下,农村地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水污水增多。由于长久以来农

4、村地区缺乏专门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处理技术,导致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加速了对农村生态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了较大污染。1.3 农业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随着农业生态资源和环境被污染、被破坏,许多农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和抵御外界伤害能力逐渐减退,物种多样性在持续消退,甚至消亡。大量农药和化肥残留改变了土壤的成分和性质,许多依靠土地生存的动植物无法存活,不仅如此,由于生物链的传递功能,这些带有危害的残留,使得农产品质量堪忧,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也会使农民徒劳无功,打击其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甚至在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2。2 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2.1 保证农业耕种的质量农业生态环境资

5、源的健康状态,是保证农业耕种质量的直接因素。农作物产量会随着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不断降低,导致农民收入下滑,加大城乡之间贫富和发展差距。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刻不容缓,势在必行。2.2 改善土地荒漠化大量农药化肥的施用,加重了环境污染,使原本肥力充沛的土地保水能力降低,逐渐趋于盐碱化,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此外,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也能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众所周知,退林还耕虽然可以增加耕地面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其代价是破坏区域地表植被,使水土流失惨重,使耕地逐渐趋于荒漠化。尤其是在我国西北易受风暴沙尘侵袭地区,必须全力保护农林业的生态环境资源,不能为任何局部和短

6、期利益放弃这一原则。2.3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良好状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作为粮食进口大国,近年来,由于受全球贸易政策和新冠疫情的影响,需要减少粮食进口比例,因此,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就是对我国十几亿人口粮食安全的保证。3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方法策略3.1 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各地要调查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资源被破坏的现象,合理细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各项内容,明确环保工作职能与职责,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手段,使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增强执法主体自身的责任意识。JIANGXI NONGYE81农业资源与环境NONG

7、YE ZIYUAN YU HUANJING比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还有废弃物等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应对工业污染展开治理,若是发现问题就应第一时间追究。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对农民做好宣传工作,使其树立正确的法律思想,若是发现存在破坏耕地的情况就要向上级部门举报,最大程度凸显出群众监督的效果,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3。3.2 选择保护性耕作技术一般来说,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增强环境保护效果,可以使生态环境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首先,应用深松少耕技术,这一技术适合在土壤深厚区应用,以此增强土壤疏松度,使水分渗入土体,提高入渗深度,有效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而且深松能够打破犁底层,增加蓄水量,加快农

8、作物根系发育,旋耕结束之后还要第一时间镇压土壤,防止水分大量蒸发。其次,应用免耕覆盖技术,可把秸秆覆盖到土壤上面,这样可以防止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合理把控水分的蒸发量,最大程度利用土壤里含有的水分,提高农作物产量。3.3 降低化肥及农药的用量首先,合理使用施肥技术。科学应用化肥资源能够给农作物带来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因为当前土壤营养成分不断流失,在施肥过程中可提高农家肥的用量,这样能够增强土壤肥力,给土壤带来足够营养,从而提高土壤内部有机质的含量。农民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合理配置化肥和农家肥的比例,既能够节省成本,同样能够进一步优化土壤质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属于新型施肥方法,按照

9、土壤检测结果来调整肥料比例,能满足农作物在各个生长时期的需求,提高农作物质量。各地区农业部门要做好全面的调查,检测农田营养成分,基于此明确土壤肥力情况,改善肥料配比,同时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大范围应用有机肥料,防止化学肥料给环境带来破坏。科学利用秸秆资源,通过秸秆还田技术给土壤带来营养,提高土壤整体肥力水平4。其次,使用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对于农作物生长来说,病虫害是决定其最终产量及其质量的关键原因,病虫害出现几率上升,严重阻碍着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样使得农民收入下降。传统病虫害防治方法非常单一,通常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尽管应用农药可以快速获得预期治理效果,然而农

10、药应用剂量过大会导致农作物中残留化学成分,达不到安全生产的要求。因此,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时候就要应用综合防治的措施:农业防治。开始播种前要事先对种子做好消毒,把种子泡在药物里面,这样能够消灭种子携带的病菌。同时还要对土壤进行消毒,把药物和土混合制成毒土,通过撒施的手段把毒土盖到土壤上面,从而防止发生土传病害。还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加快农作物生长,增强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水平。物理防治。通过一系列物理工具,如黄板,来引诱出现的害虫,能够把害虫聚集起来全部解决,有效增强害虫处理效果。这种措施并不会污染附近的环境,既能降低农药使用剂量,又可以节省成本支出。生物防治。借助害虫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害虫天

11、敌以害虫为食,通过生物之间的联系来增强害虫防治效果。不仅如此,生物农药同样是应用比较多的一种防治措施,然而其花费的成本高,在现阶段农业生产中不容易大范围推广。化学防治。其依旧是当前应用非常频繁的防治手段,然而在使用化学药物的过程中,要注意应用毒副作用小且高效的药剂。另外,给药时可借助无人机,以降低农药使用量,防止出现资源浪费情况。3.4 加大土地改革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力度要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态资源合理利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大土地管理力度,加快土地改革,通过土地所有制形式的改变来加快大众思想改变,从而增强大众的土地保护理念。同时国家还要不断宣传土地的作用,鼓励农户保护好土地资源,

12、让土地越来越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发育,实现农民效益最大化,建立良性循环。而且国家还要不断探索可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土地管理体系,监督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第一时间阻止破坏性开发行为,防止给土地发展带来负担和土地资源遭到损坏,否则会制约农业生态环境良好发展。不仅如此,还要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引导农民发展和本地情况相适应的生态农业,增加他们的收入,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同样还会促进别的产业有效发展,从而达到全方位发展的目标,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所以,国家要通过合理的方法策略来加快生态农业良好发展,增加土地整体利用率。3.5 建立种养结合循环体系种养结合循环体系的本质就是把种植业和畜牧

13、业结合在一起,对畜牧养殖时产生的粪便资源进行科学的处理,就能够将其当做农作物种植的肥料来源,这样既能增加肥料资源来源渠道,又可以使粪便资源得到大范围应用,同时使种养结合循环体系的建立速度也越来越快。畜牧养殖时会借助自动收集装置把粪污聚集在一个地方,然后对其实施固液分离,捞出粪渣之后展开堆肥发酵。粪污资源处理完成之后就可运到田地里面做肥料,进行资源循环利用,防止资源浪费,同时可借助农家肥来增强土壤肥力。除此之外,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往往会出现非常多的秸秆,对此,可整合这些资源,如将其用来做畜牧养殖饲料。此方法可有效减少畜牧养殖生产成本的支出,遵循绿色生产的原则,增加农业整体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

14、境5。3.6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优化水资源的利用模式,防止水资源被大量消费,提高水资源整体利用率,比较适用于水资源匮乏的区域。其中,滴灌技术应用频率相对较高,水源完JIANGXI NONGYE82农业资源与环境NONGYE ZIYUAN YU HUANJING成过滤之后可借助管道网络运输至农作物根系,同时水分会逐渐渗透进土壤里,加快根系对水分的汲取。微喷灌技术往往是借助各种类型的微型喷头来进行灌溉,比如折射式、旋转式微喷头,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喷头。节水灌溉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把水资源和水溶性肥料混合后输送到农作物根系,形成同时灌溉和施肥的生产模式,可提

15、高肥料以及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6。4 保证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策略4.1 增强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广大农民群众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直接力量,有关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加强宣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利用各种机会和现代化技术普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信息,培养农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意识。同时,结合农业发展趋势以及农业生产特点对当地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环境资源保护培训,从实际出发,帮助其在实践中掌握相应知识,避免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与污染,减少对农业环境资源的浪费。4.2 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从有关部门到农民个体,要自上而下统一强化农业

16、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与管理规划。除了制定好生活垃圾分类与农业废弃物的填埋、焚烧处理细则,还要不断完善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近年来,多次发生农业生态环境资源被破坏的事件,存在不能及时发现、难以补救、问责复杂的问题,例如:对于防护林被砍伐、企业扩建破坏农业用地等事件,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督、管理和惩罚力度,用铁腕手段来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媒体也应该聚焦农业生态问题,共同保护农业生态资源7。4.3 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可以通过升级目前使用的农药和化肥配方,保证农药低残留,减少污染,来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有关部门应加大生物科技扶持投入,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使用

17、科学合理的方法,不断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及时发现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将要面临的农业生态形势进行预判,从源头上解决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确保我国农业的经济与生态资源保护工程共同发展。5 结语综上所述,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为显著的影响,阻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可通过有效的手段规划生态环境资源,贯彻落实农业生产环境资源保护政策,维护好农业生态资源,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从根本上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参考文献1 路宪春.保护黑土地 构建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工作展望 J.现代化农业,2023(02):15-17.2 韦晨.

18、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究 J.南方农业,2022(04):208-210.3 马黎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 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1):159-160.4 陆乐籼.广西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D.湖南农业大学,2021.5切实抓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全面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朝波在 2019 年农业生态环境视频会上的讲话(节选)J.四川畜牧兽医,2019(06):7-10.6邓学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J.新农业,2018(19):54-55.7 潘学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究 J.农民致富之友,2018(16):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