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望岳--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77476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岳--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望岳--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词的精妙,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心灵共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杜甫及《望岳》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古诗四步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望岳》,能说说板块的题目吗? 这一册板块项目与12册有何不同,你是怎样理解的?(12册把泰山做为中华文明,泰山是一种文化) 2、叙述板块题目  (体会泰山是一处名胜,更是华夏文明中的一种)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三、师生共同赏析研读古诗 1、(1)配乐朗诵《望岳》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导学生朗读 (4)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1)巡视。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 3、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品悟诗句,赏析。 设问: (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却不风一个“望”字? (2)全诗视望,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角度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远望泰山的景象;第二句近望泰山的景象;第三句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最后一句是神游玉皇顶所见) 4、引导学生思考:  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一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思维拓展(作业) 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六、板书             远望             近望         望岳  凝望  惊叹、赞美、陶醉、豪迈             愿望   七、课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