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内容眼睛的创想课 时第 1 节 共 1 节授课时间课程标准【造型表现】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 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教学目标1.欣赏和眼睛有关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思考眼睛在画面中的作用。2.利用眼睛的形状和结构,尝试对眼睛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提高创造能力。3.引发发散性思考,拓展创新思维,能举一反三,通过图像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学重点如
2、何巧妙的利用眼睛的元素进行创意联想,能通过自己的画面表示出有力的图示运用。教学难点如何巧妙的利用眼睛的元素进行创意联想,能通过自己的画面表示出有力的图示运用。教学准备(学生)铅画纸、水彩笔等绘画工具。(教师)相关课件(画家的作品、学生作品)等。初步教学活动设计练习设计意图二次备课1.欣赏认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马格利特的作品错误的镜子。教师简单介绍作者玛格丽特和作品错误的镜子。提问:欣赏这一幅画,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你认为眼睛为什么会出现在画中?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心灵的窗户。我们通过眼睛观察、认知世界,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思考也通过眼睛表达出来。(2)欣赏拉法尔奥宾斯
3、基的经典画作,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蕴含的含义(画面中眼睛元素的运用,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也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2.探究新知。(1)出示一幅真实的眼睛照片。(2)观察和眼睛形状相似的物体,并进行对更多物体的联想。(3)观察眼睛的结构。(4)小游戏:头脑风暴。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想想和眼睛形状结构相似的物体有哪些。结合眼睛的结构,说一说第二张图片和眼睛有什么关联性。(7)观察PPT中的图片,说一说它们分别和眼睛有什么关联性?这些物体为什么像眼睛?你还能想到哪些物体?引导学生了解相似形状联想、图形取代、材质替代等图形设计方法。(8)二次欣赏学生创意绘画作品,学生进行欣赏评价。在之前的欣
4、赏过程中,没有对图形语言进行二次欣赏和评析,进一步体会图形语言的力量。2.尝试创作。根据眼睛的形状、结构等特点进行联想,画一幅有创意的画。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4.展示评价。5拓展欣赏。欣赏眼睛元素的设计。继续关注眼睛元素的图形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图形设计创作的兴趣。通过不断对比来观察图片,发现图形设计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二次深入的欣赏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图形语言的理解。一、导入1、 五官有哪几个?2、 哪一个被称为是心灵的窗户?3、为什么?4、板书课题眼睛的创想二、观察眼睛的特点1、眼睛的结构2、眼球有什么特点?板书设计眼睛的创想形状、结构课后反思一双眼睛就是一个世界,孩子们以眼睛为核心,创造了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透过绘画作品,充分透露出孩子们美好的内心世界,也可以展现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祝愿每一位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