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
2、 认识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3、 初步学会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
4、 激情投入,全力以赴享受学习过程
【重难点】
水的电解实验及其微观解释
【学习指导】
结合生活实践及规律,认真观察分析视频和图片,掌握“水的分解”
【知识链接】
1、 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属于 变化,变化过程中不变的是 和 ,改变的是 和 。
2、水由 构成,每个水分子由 和 构成。
3、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
【学习过程】:
(一)自学课本P39第一自然段
(谈一谈)你的收获
(二)活动天地:[水的电解]:
1. 电解水实验中,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水在通 电作用下分解。由于纯水的导电能力弱,通常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的 或 ,目的是为了 。
2.观察现象:
①通电后,电极上产生 。
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较 (填“大”或“小”,下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较 。
③正极与负极气体体积比约为 。
3、检验气体:
(查阅资料: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①体积较小的气体用 检验,现象是 ,这种气体是
②体积较大的气体用 检验,现象是 ,这种气体是
( )
4、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
5.分解反应:由 种反应物生成 其他物质的反应。
(1)、特点:“ 一变多 ”
(2)、判断依据: 化学变化 、 一变多
<牛刀小试>:
(1)、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点燃
A.碳酸 水+二氧化碳
点燃
B.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加热
C.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D.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B.铜+氧气氧化铜
C.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食盐水食盐+水
6.微观解释
水由水分子构成,当水分解时,水分子先分解为 和 ,然后每 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 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构成了氢气和氧气。
7、【观察思考】观察下图,分别从宏观、微观谈谈你获取的信息
宏观:(1)
(2)
当堂检测、练习情况记录表
反思:
当堂检测情况
练习
情况
微观:(1)
(2)
(3)
(4)
(5)
【总结】
(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知识归纳】
通过水的分解实验获得的结论:
1、水在通直流电作用下分解,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即 正氧负氢
2、产生氢气的体积为氧气体积的 倍。即V氢气:V氧气= ,
即 氢2氧1
3、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氢气能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4、电解水是 变化,是将 能转化为 能。
5、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 (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 和 改变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反应物分子的 重新组合成新的 。
【知识整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当堂检测]
1.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两极同时有气泡产生
B.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D.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能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
①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③水通电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
④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实验装置如下图,根据图回答
(1)a接 极,b接 极,
c是 气,d是 气.
(2)检验c时可用 ,现象是:
检验d时可用 ,现象是:
(3)若其中的一只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10ml,则另一只试管产出的气体体积是 。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