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气中有什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介休市赵家堡小学 吕改萍【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 2培养初步的实验技能。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知道氧气支持燃烧,氮气等不能支持燃烧。 3了解氧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品质。2 愿意同他人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演示实验: 三支相同的蜡烛、三块玻璃片、两只大小不同的无底塑料瓶、打火机。分组实验: 水槽(红色水)、固定在玻璃片上的蜡烛、无底塑料瓶、长而细的竹签、打火机、塑料桶(水)各16
2、套。【重点难点】重点:探究空气的成分。难点:在探究中会观察、分析、推断,并能从中得出结论。【教学活动】一、激趣导入,聚焦空气1、谈话:同学们,你们以前玩过蜡烛吗?怎么玩的?2、实验介绍:如果我们把这三支蜡烛点燃,在第二支蜡烛上方罩上小塑料瓶,在第三支蜡烛上方罩上大塑料瓶,让它们进行燃烧比赛,请大家猜一猜,这三支蜡烛中哪支蜡烛会最先熄灭?哪支燃烧得最久?3、学生猜测。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猜测?4、过渡:事实胜于雄辩。最后结果是不是跟你们猜的一模一样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比赛现在开始。5、演示实验。6、学生汇报实验现象。7、学生尝试分析演示实验结果的原因:(1)为什么罩大瓶的蜡烛比罩小瓶的蜡烛燃烧的时
3、间长?(2)为什么罩上瓶后蜡烛会慢慢熄灭,而另一支没罩的却依然燃着呢? 8、聚焦:燃烧跟空气有关系。二、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活动一:“水柱上升”实验认识燃烧要消耗空气中的一部分气体1、塑料瓶中有空气吗?怎样证明有没有空气?2、学生设计方案。3、引入学生实验: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点燃蜡烛,把塑料瓶罩上去,观察实验现象。4、讨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5、提出实验要求:(1)组长合理分工,组员人人参与,要配合好。(2)实验前按步骤作好准备,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后不要拆除实验装置。6、分组实验,观察现象。7、交流看到的实验现象。追问:蜡烛熄灭后,水为什么会进入瓶子?瓶内的空气为什么减少了
4、?8、小结:蜡烛燃烧用去了一部分空气。活动二:“竹签熄灭”实验认识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1、设问:现在你们认为瓶子里还有没有空气呢? 2、启发:既然还有空气,蜡烛为什么熄灭了呢?3、学生猜测,并说出依据。4、设计实验检验猜测。5、学生交流实验方法。6、指导方法,提出注意事项:为了避免我们在打开盖子时外面的空气跑进去,各小组在实验前先把水槽的水加到和瓶内水面一样高。水加到位后再打开瓶盖,迅速把燃烧的竹签插入瓶内。7、分组实验,观察现象。8、交流看到的实验现象:你们有什么发现?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9、小结:剩下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三、阅读资料,了解空气的成分1、根据刚才的实验你们认为空气至少含有几种气体?是些什么气体呢?2、阅读教材第10页的图文资料。 3、交流:空气中有能支持燃烧的氧气和不能支持燃烧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4、联系生活,说说你对这些气体有哪些了解?四、总结评价1、自评(从倾听、猜测、实验、观察、交流等方面展开)。 2、组评(组长为表现优秀的同学发“十万个为什么”卡片)。网易邮箱10周年,技术见证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