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软弱围岩连拱隧道原位扩建围岩变形及结构响应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6459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8.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弱围岩连拱隧道原位扩建围岩变形及结构响应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软弱围岩连拱隧道原位扩建围岩变形及结构响应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软弱围岩连拱隧道原位扩建围岩变形及结构响应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FUJIANJIAOTONGKEJI福建交通科技圆园23 年第 5 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袁我国公路交通运输量也逐年增加袁加上部分隧道建成时间久远尧病害严重袁针对既有隧道的改扩建工程提上了研究发展的议程1-2遥 隧道改扩建大致包括原位扩建3尧小净距扩建4和双联拱扩建5遥 针对这 3 种隧道扩建方式袁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研究遥 靳晓光等6以某小净距偏压隧道为例袁研究了开挖顺序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措施优化的影响曰欧敏7通过现场监测尧有限元仿真等方法袁对特大断面尧浅埋尧偏压隧道双侧壁不同工法下的围岩尧衬砌尧临时支撑等施工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曰武建强8依托某高速公路隧道扩建工程袁对其合理扩建方式尧施工工艺及

2、其力学特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曰李有凯9以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为依托袁开展偏压浅埋小净距隧道事故风险评估曰黄金山10结合现场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袁对特大断面隧道在浅埋尧偏压尧采用 CRD 工法开挖时围岩与支护结构的施工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遥 杨成忠等11以江西某隧道工程为依托袁 分析了在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尧岩体完整性差尧存在地下水情况下偏压隧道开挖的围岩稳定性问题遥 林从谋等12-13依据大帽山隧道 CD法扩建现场实测结果袁建立了隧道施工过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开挖模拟袁结果表明数值和变形规律基本吻合袁并提出了锚杆支护参数优化建议遥综上所述袁目前针对分离式隧道尧单洞隧道和小净距隧道扩建方面学者们研究较多

3、袁而对于双连拱隧道的原位扩建研究较少遥 连拱隧道由于隧道间距小尧断面跨度大袁改扩建工程对围岩尧既有隧道结构或新建隧道结构以及中隔墙造成的扰动相较于分离式隧道或单洞隧道尧小净距隧道更为严重袁施工难度更大遥 鉴于此袁本研究以福建新琼连拱隧道改扩建为工程背景袁通过对国内连拱隧道原位扩建的施工工法进行分析袁 结合数值模拟对隧道采用 CD法扩建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进行了研究袁并分析了采用不同加固措施的加固效果遥1工程概况随着福建泉南高速的开通袁位于该高速永春段的新琼隧道成为重点控制工程遥 新琼隧道原设计为双连拱隧道袁全长 140 m遥 隧道区属丘陵地貌袁地形起伏变化袁下缓上陡袁附近新构造运动

4、不强烈袁未见影响场地稳定的活动性断裂遥 根据地勘资料袁隧址区自上而下主要地层为残积砂质粘性土尧全风化花岗闪长岩和砂土状强风化花岗闪长岩遥由于新琼隧道建成时间较为久远袁左右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衬砌裂缝袁并且主要集中在隧道两侧边墙和拱顶位置袁严重部位甚至出现掉块袁钢筋外软弱围岩连拱隧道原位扩建围岩变形及结构响应分析姻 吴启勇(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州350004)摘要依托泉三高速公路新琼隧道原位扩建工程袁通过有限元软件 Midas GTS 建立新琼连拱隧道原位扩建施工三维有限元模型袁分析新琼连拱隧道原位扩建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内力和围岩变形规律袁并对所提出的波纹钢板尧树根桩及锁脚锚杆综合加固

5、措施的加固效果进行分析遥 结果表明院采用 CD 法原位扩建并结合波纹钢板尧树根桩及锁脚锚杆综合加固措施后袁有效减小了扩建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遥 施工完成后袁围岩拱顶沉降最大值为 35.06 mm袁水平位移最大值为 23.47 mm曰初支最大拉应力为 2.26 MPa袁最大压应力为 3.75 MPa袁与未采取加固措施相比袁初支应力约减小 12%左右袁加固效果明显遥关键词连拱隧道原位扩建结构响应围岩变形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院U451文献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1674-8581渊2023冤05-0028-09桥隧工程28福建交通科技圆园23 年第 5 期露等袁严重影响了隧道结构的正常运营遥

6、且考虑到高速公路扩建的需求袁现拟将新琼隧道进行原位扩建遥2原位扩建隧道施工工法选择由于既有隧道衬砌的存在袁原位扩建隧道难以直接使用单一的工法14-15袁设计时往往选择偏于保守的工法遥 通过国内隧道扩建情况进行调研统计袁常见的原位扩建典型施工工法见表 1遥由表 1 可知袁对于野2 扩 3冶隧道袁由于扩挖断面有限袁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往往采用台阶法等便于施工的工法遥 对于野2 扩 4冶隧道袁IV尧V 级软弱围岩段以 CD 法尧CRD 法的改进工法为主遥 根据相关意见袁并吸取国内相似工程渊罗汉山八车道连拱隧道尧泉厦高速大帽山隧道冤的成功经验袁最终决定采用 CD 法对新琼隧道进行原位扩建施工袁 鉴于

7、地形偏压情况袁拟考虑先行扩建左洞袁保通右洞遥表 1原位扩建隧道施工工法工程案例改扩建方案扩挖面积/m2围岩级别原设计建议工法实际施工工法福州市某隧道2 扩 3约 103.0IV弧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上台阶弧形分布开挖法大帽山扩建隧道2 扩 4约 126.0VCRD 法CD 法新宋家沟一号隧道2 扩 4约 155.0VCD 法小导管+三台阶法金鸡山隧道2 扩 4约 103.3VCD 法渊弧形竖撑冤核心五步法后祠扩建隧道2 扩 4VCRD 法台阶法渊含临时竖撑冤3隧道结构安全分析结合相关经验和规范袁初步拟定扩建隧道处置采用双层初支袁 总厚 50 cm 的 C25 喷射混凝土袁配HW200 型钢和钢格

8、栅曰二次衬砌采用 70 cm 厚的C30 钢筋混凝土遥 为探究 CD 法扩建施工过程中隧道结构的安全袁采用荷载要结构法和地层要结构法对各施工关键步骤的初支和二衬进行受力安全分析遥 由于新琼隧道暗埋段均为超浅埋段袁故选取埋深最大位置断面进行计算分析遥 计算断面处于吁级围岩中袁扩建后埋深 29 m袁隧道净宽 44.62 m袁净高14.93 m袁地面横坡约为 15毅遥 其中强风化灰岩容重取 20 kN/m3遥 各施工步所对应的扩挖阶段见表 2遥表 2各施工步所对应的扩挖阶段计算结果表明袁采用双层初支时袁安全系数最小值为 1.73袁 位于左洞两侧拱腰和右洞右拱脚位置袁均满足规范叶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曳渊J

9、TG 3307.1-2018冤要求的 1.53遥而对二衬进行受力安全分析时发现袁当拆除左洞拱顶衬砌袁开挖上台阶时渊施工步 2冤袁右洞二衬受力较大袁最大拉应力为 1576.76 kN/m2袁出现在右拱腰位置曰最大剪应力为 4200.16 kN/m2袁出现在拱底左侧附近遥 并且右洞拱底出现轻微隆起袁隆起值达到 6.1 mm袁拱顶沉降和拱腰处水平位移最大值分别为 13.6 mm 和 4.5 mm渊图 1冤遥 因此袁为保障左洞扩建期间右洞的安全通行要求袁设计拟考虑采用波纹钢板全断面加固右洞遥此外袁连拱隧道原位扩建时中隔墙的稳定性也是影响结构安全的关键袁从图 2 可知袁在隧道扩建过程中袁中隔墙也出现了明

10、显的变形遥 因此袁在施工过程中需对中隔墙进行加固袁拟定的加固措施如下院渊1冤中墙与相邻左洞尧右洞衬砌采用对拉锚杆连接成整体袁提高中墙稳定性遥 渊2冤开挖前先采用 C15施工步扩挖阶段1初始阶段2拆除左洞拱顶衬砌袁开挖上台阶3左洞扩建完成渊不对称连拱隧道冤4拆除右洞拱顶衬砌袁开挖上台阶5左右洞均扩建完成渊a冤最大主应力渊b冤最大剪应力图 1施工步 2 所对应的衬砌受力29FUJIANJIAOTONGKEJI福建交通科技圆园23 年第 5 期片石回填至隧道拱腰袁以抵抗开挖时产生的偏压荷载袁确保中墙稳定遥 渊3冤中隔墙底部采用树根桩加固袁提高中墙基底土层承载力和中墙稳定性袁其中树根桩采用直径 108

11、 mm尧长 10 m 的注浆钢花管袁纵向间距 80 cm遥 同时袁由于新琼隧道全线位于 V 级软弱围岩袁跨度大袁为避免拱脚出现明显下沉袁减少左右两侧拱脚的不均匀沉降袁保证施工安全袁上台阶落地型钢接头钢板增加纵向连通的槽钢尧钢拱架拱脚两侧增设刚度更大的斜撑尧提高锁脚钢管刚度和连接面积袁减小沉降遥 在每榀钢拱架两侧设置2 根 L=6 m 的锁脚 准108 钢管桩渊微桩冤加固拱脚遥钢管内注入细石混凝土袁并和拱架焊接遥 以左洞为例开挖支护断面见图3遥图 3左洞开挖支护示意图4加固效果数值模拟分析4.1模型概况及参数选取鉴于地形偏压情况袁拟考虑先行扩建左洞袁保通右洞遥采用 MIDAS/GTS 建立了三维

12、有限元模型袁模型中共包括 3 层土袁残积砂质粘性土尧全风化花岗袁砂土状强风化花岗闪长岩遥 隧道埋深为 29 m袁完全处于砂土状强风化花岗闪长岩中遥 围岩采用摩尔要库伦本构模型袁初支尧二衬以及锚杆结构为弹性体遥 模型中土体和二衬为实体单元袁而初支和中隔墙采用板单元模拟袁锚杆为植入式桁架单元遥并对模型做适当假设院洞室周围岩体的变形不考虑受水文地质的影响袁并且认为其为各向同性遥 将隧道洞室的围岩视为理想的弹塑性介质遥 由圣维南原理16袁隧道洞室的施工对围岩的扰动范围有限袁通常由于隧道施工导致洞室周围岩体在各个方向上应力重分布的距离为院洞室直径的 35 倍长度内遥因此袁计算模型沿 X 轴方向宽度取 2

13、00 m袁沿 Y 轴方向向上取至地表袁向下距隧道底部取 68 m袁隧道位于本地质模型中央部位遥 模型整体及扩挖隧道见图 4遥图 4有限元模型及扩挖隧道示意图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参数见表 3遥其中袁初支和中隔墙中钢拱架的弹性模量采用等效刚度法袁按式渊1冤折算给混凝土遥 左洞开挖时右洞加固所采用的钢波纹板等效为矩形截面的钢板遥E=E0+Sg伊EgSc渊1冤式中院E 为混凝土计算后弹性模量曰E0为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曰Sg为钢拱架的截面积曰Sc为混凝土截面积曰Eg为钢拱架的弹性模量遥渊a冤竖向位移渊b冤水平位移图 2施工步 2 所对应的围岩变形桥隧工程30福建交通科技圆园23 年第 5 期4.2施工过程模

14、拟根据隧道施工方案袁在纵向上袁共选取 25 m 长度范围袁隧道施工步距设置 10 步袁每步长 2.5 m遥 由于左右洞的施工步骤基本一致袁只是左洞施工时比右洞增加了设置树根桩与钢波纹板 2 步袁因此以左洞为例袁数值模型的开挖步骤见图 5遥4.3计算结果分析4.3.1围岩变形分析由图 6 可知袁施工结束后围岩的变形均在限值范围内袁即采用的综合加固措施可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遥 围岩最大沉降出现左线隧道拱顶袁最大值为35.06 mm曰拱底最大隆起值为 16.6 mm袁出现在左线表 3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参数名称弹性模量 E/GPa泊松比 滋重度 酌/渊kN 窑 m-3冤 黏聚力 c/MPa内摩擦角 鬃/毅

15、残积砂质粘性土0.0120.3180.02218全风化花岗0.10.3518.50.032521砂土状强风化花岗闪长岩0.1050.32220.1224二次衬砌300.224-初期支护300.2524-锚杆2100.378.5-C15 片石砼回填230.223-中隔墙31.50.225-仰拱210.223-钢波纹板2060.378.5-渊a冤左洞 C15 片石砼回填袁右洞采用钢波纹板加固袁中隔墙底采用树根桩注浆加固渊b冤左洞右侧上台阶开挖袁第一层初期支护袁中隔壁临时支护袁施作临时仰拱渊c冤左洞右侧下台阶开挖袁第一层初期支护袁中隔壁临时支护渊d冤左洞左侧上台阶开挖袁第一层初期支护袁施作临时仰拱渊

16、e冤左洞左侧下台阶开挖袁第一层初期支护渊f冤拆除临时支撑袁施作二衬袁左洞贯通图 5隧道扩建施工模拟步骤渊以左洞扩建为例冤31FUJIANJIAOTONGKEJI福建交通科技圆园23 年第 5 期隧道拱底遥 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右线隧道拱腰位置附近袁最大值达到 23.47 mm袁且中隔墙和隧道拱脚位置处均没有产生较大变形遥为进一步分析围岩的变形规律袁选取埋深最大位置渊K16+600冤作为特征断面袁同时将左右线拱顶作为变形特征点袁 绘制其位移随施工步变化曲线袁见图 7遥图 7特征断面拱顶沉降变化图由图 7 可知袁 左右线围岩变形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遥 左线隧道扩建过程中袁在其右侧上台阶开挖时袁YK1

17、6+600 断面就出现了较小的变形袁说明在 V 级软弱围岩中进行扩建开挖对周围岩体会产生较大的扰动遥 当施工步为 5渊左洞开挖至ZK16+592.5冤时袁此时拱顶沉降开始减小袁随后拱顶出现隆起袁主要是由隧道偏压引起遥 当左线隧道土体开挖完成后临空面面积增大袁 由于受偏压影响袁右线隧道土体产生向左倾覆的趋势袁导致左线隧道拱顶出现隆起遥 当施工步为 8 时渊左洞开挖至典型断面 ZK16+600冤袁在随后 10 个施工步骤内袁特征点围岩竖向位移迅速增大袁施工步为 18 时渊左洞施工结束冤袁沉降值达到 24.74 mm袁此时左线隧道已经扩挖施工完毕遥 随后在右线隧道扩建施工过程中袁同样受土体偏压的影响

18、袁围岩变形速率开始下降袁并出现小幅度的隆起袁最终变形稳定在 22.24 mm遥分析右线隧道扩建施工时特征点拱顶沉降的位移时态曲线可以得出袁左线施工对右线隧道围岩变形并没有产生较大影响袁左线施工完成后袁YK16+600 断面拱顶沉降最大值为 5 mm遥说明在左线扩建前袁对右线隧道采用钢波纹管加固袁可以有效控制左线扩建施工对右线隧道的影响遥 随后右线隧道进行扩建施工时袁同样也受地层偏压的影响袁拱顶沉降的变化规律与左线类似遥4.3.2支护结构受力分析为分析加固措施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影响袁建立不采取任何额外加固措施的工况袁对 2 种工况下隧道支护结构受力进行对比分析遥 连拱隧道加固前后初期支护上应力分布

19、状态袁 见图 89遥 无加固措施时袁隧道扩建时初支最大拉应力为2.6 MPa袁最大压应力为 4.24 MPa袁拉应力主要集中在隧道拱肩与拱脚位置处袁压应力主要集中在隧道拱顶与拱底位置处遥 加固后初支最大拉应力为 2.26 MPa袁最大压应力为 3.75 MPa袁 初支所受应力约减小了 12%左右袁且加固前后拉应力与压应力的分布变化不大袁说明所采用的加固措施可有效减小初支所受应力袁但对对应力的分布影响不大遥渊a冤竖向位移云图渊b冤水平位移云图图 6扩建施工结束后围岩变形云图桥隧工程32福建交通科技圆园23 年第 5 期4.3.3加固效果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加固措施对连拱隧道变形的控制效果袁结合无加固

20、措施工况袁以及仅采用波纹钢板加固措施尧仅采用树根桩加固措施和仅采用锁脚锚杆加固措施 3 种工况袁进行对比分析袁具体工况见表 4遥 分析工况中袁除加固措施不同外袁隧道支护参数相同遥表 4施工工况渊1冤波纹钢板加固分析选取 YK16+600 作为特征断面袁分析有无波纹钢板加固时袁2 种工况下右线隧道拱顶位移的变化规律遥 图 10 为不同加固工况下袁右线隧道拱顶在左线隧道扩建施工过程拱顶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遥 未加固工况下袁在拆除左洞拱顶衬砌袁开挖上台阶过程中袁右线隧道拱顶沉降迅速增大袁达到 6.0 mm袁左线隧道扩建施工完成后袁拱顶位移最终稳定在12.57 mm袁可见左线扩建施工对右线隧道围岩稳定性

21、产生较大的影响遥 在仅采取波纹钢板加固措施后袁右线隧道拱顶沉降位移显著减小袁左线扩建施工完成后 YK16+600 断面拱顶沉降最大值减小至约 8.12 mm 左右袁同比减小 35.4%遥图 10特征断面拱顶位移随左线扩建施工变化图2 种工况下右线隧道变形及加固效果见图 11尧12 和表 5遥 由表 5 可知袁在左线扩建施工完成后袁采取波纹钢板加固的右线隧道拱顶最大沉降为11.49 mm袁拱腰处最大水平位移为 15 mm曰未采取加固措施的右线隧道拱顶最大沉降为 15.87 mm袁拱腰处最大水平位移为 16.64 mm遥 由此可见袁提前对右线隧道采取波纹钢板加固可有效减少左线隧道扩建施工对右线隧道

22、围岩的扰动袁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遥 左线隧道扩建施工对右线隧道水平位移影响较大袁波纹钢板的加固效果主要体现在隧道竖向位移遥(a)最大主应力(b)最小主应力图 8无加固措施下隧道初期支护应力分布云图(a)最大主应力(b)最小主应力图 9综合加固措施下隧道初期支护应力分布云图工况加固方案1无加固2中隔墙底设置树根桩注浆加固3左洞扩挖时右洞采用钢波纹板进行加固4拱脚设置锁脚锚杆加固33FUJIANJIAOTONGKEJI福建交通科技圆园23 年第 5 期渊a冤波纹钢板加固渊b冤无加固措施图 11左线扩建施工完成后右线隧道竖向位移云图渊a冤波纹钢板加固渊b冤无加固措施图 12左线扩建施工完成后右线隧道水

23、平位移云图表 5两种加固措施下右线隧道位移渊2冤树根桩加固分析为探究树根桩对中隔墙的加固效果袁分析有无树根桩加固时袁2 种工况下中隔墙的受力及变形规律遥 左右线隧道扩建施工完成后中隔墙最终的变形及受力见图 13耀15遥 由图可知袁未采取加固措施时袁施工结束后袁中隔墙最大竖向位移为 25.18 mm袁并且最终状态下中隔墙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偏左位移袁最大值达到 8.96 mm袁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隧道所处的偏压地理环境袁加上隧道运营时间久远袁隧道围岩被雨水侵蚀出现不同程度劣化所导致的遥 另外从中隔墙应力云图可以看出袁施工完成后袁中隔墙主要以受压应力为主袁但在进口端 4 个角承受较大的拉应力袁最大值达到

24、5612.58 kN/m2袁容易产生拉裂破坏遥 当采取树根桩加固后袁中隔墙的最大竖向位移减小至 12.47 mm袁最大水平位移减小至 5.56 mm袁Z 轴方向所受最大拉应力减小至 3994.14 kN/m2袁同比分布减小 57.7%尧37.94%和 28.84%遥位移方向 采取加固措施 无加固措施加固效果竖向位移11.49 mm15.87 mm同比减小 27.6%水平位移15.00 mm16.64 mm同比减小 10.93%渊a冤树根桩加固渊b冤无加固措施图 13隧道扩建施工结束后中隔墙竖向位移云图桥隧工程34福建交通科技圆园23 年第 5 期为直观反映树根桩对中隔墙的加固效果袁取开挖距离为

25、 10 m 渊K16+597.5冤尧15 m 渊K16+602.5冤和20 m渊K16+607.5冤3 个监测断面袁每个监测断面取沉降变形的最大值作为研究对象袁2 种工况下各断面沉降变形最大值和水平位移最大值见表 6遥 由表 6可知袁采取树根桩加固措施后袁3 个监测断面沉降最大值平均减小 51.59%曰水平位移最大值平均减小 47.2%袁由此可见袁采用树根桩对中隔墙加固效果显著遥渊3冤锁脚锚杆加固分析为分析锁脚锚杆加固措施的处置效果袁选取无加固措施尧仅采取锁脚锚杆加固和综合加固措施 3 种工况袁对比分析 3 种工况下扩建施工完成后左右线隧道拱脚沉降最大值的变化规律及其加固效果袁各工况下拱脚沉降

26、最大值见表 7遥由表 7 可知袁在仅采取锁脚锚杆加固措施后袁 左线隧道拱脚沉降最大值渊a冤树根桩加固渊b冤无加固措施图 14隧道扩建施工结束后中隔墙水平位移云图渊a冤树根桩加固渊b冤无加固措施图 15隧道扩建施工结束后中隔墙 Z 轴方向应力云图表 7各工况下拱脚沉降最大值及其加固效果项目无加固措施仅采取锁脚锚杆加固综合加固措施左线隧道4.63 mm3.12 mm/32.61%2.65 mm/42.76%右线隧道4.76 mm3.04 mm/36.13%2.36 mm/50.42%表 6典型断面处中隔墙位移最大值指标沉降最大值11.3423.6411.7423.9412.0825.05水平位移最

27、大值5.528.944.638.923.828.54y=10 my=15 my=20 m采取加固措施无加固措施采取加固措施无加固措施采取加固措施无加固措施渊单位院mm冤35FUJIANJIAOTONGKEJI福建交通科技圆园23 年第 5 期减小至 3.12 mm袁 右线隧道拱脚位移减小至约3.04 mm袁同比分别减小了32.61%和 36.13%袁拱脚处变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曰表明锁脚锚杆对拱脚处土体的变形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遥 当采取综合加固措施时袁左线隧道拱脚沉降最大值减小至 2.65 mm袁右线隧道拱脚位移减小至约 2.36 mm袁 同比分别减小了 42.76%和 50.42%袁 加固效

28、果进一步提升遥 因此袁在连拱隧道改扩建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拱脚进行加固袁同时也应该注重对中隔墙和相邻隧道的加固遥5结论本研究以福建新琼连拱隧道改扩建为工程背景袁 结合数值模拟对隧道采用 CD 法扩建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进行研究袁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加固措施的加固效果袁得到以下结论院渊1冤对国内隧道原位扩建的施工工法进行统计分析袁从新琼隧道自身特殊工况出发并吸取国内相似工程的成功经验袁 选用 CD 法对新琼隧道进行原位扩建施工遥 渊2冤当拆除左洞拱顶衬砌袁开挖上台阶时渊施工步 2冤袁为右洞二衬最不利工况遥 为保障左洞扩建期间右洞的安全通行要求袁提出采用波纹钢板全断面加固右洞遥 同时结合连

29、拱隧道受力特性和隧道所处的地理环境袁对中隔墙采用树根桩加固袁拱脚采用锁脚锚杆加固等加固措施遥渊3冤采用 CD 法进行原位扩建并结合波纹钢板尧树根桩及锁脚锚杆等加固措施后袁有效减小了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遥扩建施工结束后袁围岩沉降最大值 35.06 mm袁出现在左线隧道拱顶曰水平位移最大值 23.47 mm袁出现在右线隧道拱腰位置附近遥 并且与未采取加固措施相比袁初支所受应力约减小 12%左右袁加固效果明显遥 渊4冤波纹钢板加固措施对控制右线隧道围岩变形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袁与未加固工况相比袁左线扩建施工结束后袁拱顶沉降和水平位移同比分别减小 27.6%和 10.93%遥由于隧道所处的偏压

30、地理环境袁施工完成后袁中隔墙产生较大变形袁并且在进口端 4 个角承受较大的拉应力遥 当采取树根桩加固后袁中隔墙的最大竖向位移尧最大水平位移和 Z 轴方向所受最大拉应力同比分布减小 57.7%尧37.94%和 28.84%遥 在仅采取锁脚锚杆加固措施后袁左线隧道拱脚沉降最大值减小至 3.12 mm袁 右线隧道拱脚位移减小至约 3.04 mm袁同比分别减小了 32.61%和36.13%袁拱脚处变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遥参考文献1杨新安袁吴德康.铁路隧道M.上海院同济大学出版社袁2003.2陈潇洋.城市大跨小净距隧道原位扩建工程施工力学分析D.重庆院重庆大学袁2012.3冯广袁刘凡.两车道隧道扩挖成四车

31、道隧道围岩力学特性分析J.公路袁2017袁62渊10冤院288-293.4陈新栋.既有隧道改扩建为双连拱隧道的受力与变形规律研究D.西安院长安大学袁2016.5张运良袁扶晓康袁刘海林袁等.浅埋小净距偏压隧道合理开挖顺序探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袁2013袁10渊5冤院57-63.6靳晓光袁刘伟袁郑学贵袁等.小净距偏压公路隧道开挖顺序优化J.公路交通科技袁2005渊8冤院61-64.7欧敏.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双侧壁工法关键性问题研究D.泉州院华侨大学袁2012.8武建强.公路隧道扩建开挖方案比选及施工力学研究D.重庆院重庆大学袁2009.9李有凯.偏压浅埋小净距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及工程应用D.济

32、南院山东交通学院袁2016.10黄金山.特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 CRD 工法施工力学研究D.泉州院华侨大学袁2011.11杨成忠袁杨鹏袁王威袁等.渗流作用下的偏压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院应用技术版袁2018袁14渊2冤院175-179.12林从谋袁张在晨袁郑强袁等.小净距隧道原位二扩四 CD 工法软弱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参数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袁2013袁46渊7冤院124-132.13林从谋袁张在晨袁徐亮袁等.隧道原位扩建 CD 工法地表沉降预测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袁2013袁50渊1冤院87-91.14张在晨袁林从谋袁李家盛袁等.我国公路隧道改扩建技术发展现状及研究展望J.隧道建设渊中英文冤袁2022袁42渊4冤院570-585.15来弘鹏袁徐学深袁常瑞成袁等.公路隧道扩建力学特征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袁2014袁27渊1冤院84-93.16宋战平袁裴佳锋袁潘红伟袁等.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超前大管棚支护效果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袁2022袁59渊6冤院86-96.桥隧工程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