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设计 陆川县第三小学 庞莉丽【内容】:四年级数学上册5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 的关系,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自主探索,归纳总结,构建数学模型。4、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探索三者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都拿钱买过东西,请举手。师谈话:我们的同学们都去买过东西,现在让我们去逛逛我们的大商场(出示商品图)商场的东西可真多啊!有好吃
2、的,好用的,作为一名消费者,为保护自己的消费利益,在购物时我们应当了解哪些信息呀?(学生自由回答,有考虑价格的、质量的、安全的),师:大家说的确实是我们在消费时所要关心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价格”方面的内容。老师把几种商品拍下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和商品有关的问题。(出示图片)削笔刀一个10元 彩笔一盒15元 棒棒糖每包5元引出单价的概念: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学生举一些生活中单价的例子。师:真棒,刚才我们举一些生活中一件商品的价钱,有时,我们会一种商品买好几件,比如刚才同学举例的:(每件衣服50元),我要买5件,.我要买3斤,像这些我们在数学上把他们成为“数量”。2、引出两个
3、数学问题。师:接下来老师要带你们去买体育用品了,我们班在体育课时要用篮球,(1)每个篮球80元,老师买了3个,你们想想一共要多少钱?买好球之后,老师看到了非常喜欢吃的鱼,(2)鱼每千克10元,老师买了4千克要多少钱?3. 学生小组讨论。(2人一组)学生带着下面问题讨论上面题目:1.题目怎样列式子,为什么? 2.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3.指出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点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二、理解单价、数量与总价的概念, 提炼出数量关系。(一)学生说出式子 (1)803=240(元) (2)104=40(元)(二)找出两个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1、找第1个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找第2
4、个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3、全班一起读:已知每件商品的价钱,还知道买了多少件,要求的是:总共要花多少钱?(三) 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1、出示:这两个数学问题有什么共同点?理解“两个数学问题”是指哪两个数学问题,“共同点”是什么意思。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单价、数量的相同点。2、揭示课题。3、理解三个概念的含义。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 数量 = 总价 (四)提炼出数量关系1、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2.由乘法的数量关系得出除法的数量关系: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举例:45=20 ,推出:204=5 205=4 )同理由单价
5、数量总价 推出: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3.学生读出,巩固。三、课堂小测,联系实际,解决问题。1、判断:下面哪句话表示完整的单价A、棒棒糖13元B、一包棒棒糖13元C、苹果6元D、苹果每千克6元E、每套9本(师生共作答)2、完成做一做。 (师生共同探讨)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抓住核心的词去找)(1)每套校服8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题目已知( )和( ),求( )(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 每台复读机多少元?题目已知( )和( ),求( )3、完成表格。 品名 单价 数量 总价 圆珠笔 3支 15元 乒乓球拍 8元 40元 (学生独立完成
6、并口头说出数量关系式。)4、 小组讨论:(三人一组讨论,然后请同学上讲台评讲)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补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并说出数量关系式,列式计算。(1).一斤苹果5元,买了6斤,_?(2). 4条毛巾20元,_?(3).一套校服70元,用了630元,_?四、师和生共同解答。五、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1、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2、他们之间联系: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六、 课后作业1、填表。 名称 单位(元) 数量 总价(元) 笔记本 4 120本 钢笔 8支 160 三角尺 3 39 2. 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每套125元,每套20元,每种图书买3套,一共花了多少钱? 七、 板书设计:单价、数量和总价每件商品的价钱 买了多少 共花的钱单价 数量 = 总价推出: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