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描述:1、 知识目标:(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2)结合的图象初步理解抛物线及有关概念。(3)根据图象观察分析、总结归纳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2、能力目标:(1)通过画图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体会结合图像讨论性质是研究函数的重要方法,强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类比的数学方法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养成全面看问题,学会分类讨论的学习习惯;通过类比,能对旧知识进行有效迁移,培养良好数学素养。学习内容分析:二次函数的图像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地位体现在它的思想的基础性。一方面,本
2、节课是对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的性质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二次函数解析式中的系数由常数转变为参数,使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二次函数图像的描绘和图像特征的归纳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自变量的值和相应的函数值研究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进行了探索与学习,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索学习与在学习中加强交流。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具体
3、目标:二次函数图像的描绘和图像特征的归纳师生活动:一、 回顾知识同学们,前面我们在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时是如何进一步研究这些函数的?二、探索图像1、 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 和 图像(1) 列表引导学生观察上表,思考一下问题:无论x取何值,对于 来说,y的值有什么特征?对于 来说,又有什么特征?当x取 等互为相反数时,对应的y的值有什么特征?(2) 描点(边描点,边总结点的位置特征,与上表中观察的结果联系起来).(3) 连线,用平滑曲线按照x由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从而分别得到 和 的图像。2、 练习: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 和 的图像。学生画图像,教师巡视并辅导学困生。
4、(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讲评)3、二次函数的图像由上面的四个函数图像概括出:(1) 二次函数的 图像形如物体抛射时所经过的路线,我们把它叫做抛物线,(2) 这条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y轴就是抛物线的对称轴。(3)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注意:顶点不是与y轴的交点。(4) 当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图像在x轴的上方(除顶点外);当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高点图像在x轴的 下方(除顶点外)。(最好是用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三、 课堂练习例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2,-3)。(1) 求a 的值,并写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
5、) 说出这个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开口方向和图像的位置。练习:(1)课本第31页课内练习第2题。(2) 已知抛物线y=ax2经过点A(-2,-8)。(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判断点B(-1,- 4)是否在此抛物线上。(3)求出此抛物线上纵坐标为-6的点的坐标。五、谈收获1.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2.图象关于y轴对称,顶点是坐标原点3.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从教学整体上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发展;从教学系统上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甚至教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方式与工具:书面练习与课堂检测评价量表内容: 教材 1、2、3、题备注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很好地融入教学领域,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单纯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要为教学服务,而没有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所以造成只强调教育技术有形的媒体技术,而不重视教育技术无形的系统技术,忽视了数据处理及媒体资料利用等功能,违背了教学规律。因此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