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人教三年级分数的简单应用.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78272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人教三年级分数的简单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人教三年级分数的简单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人教三年级分数的简单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人教三年级分数的简单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数学人教三年级分数的简单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0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材分析】在新修订的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新增了第三小节“分数的简单应用”,主要安排了“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例1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例2。本节为例1的内容,其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前两节内容的学习基础上,借助直观模型,通过大量的活动积累经验,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同时为学习例2有关实际问题的解决作好铺垫。学习例1,不仅在于结合具体的情景,加深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而且通过学习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

2、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丰富性。【设计理念】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相对于整数而言,分数概念较为抽象而且有多种理解方式。初学分数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本节课的设计注重结合生活实例,借助数形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分数的意义。1. 结合生活实例,注重直观感知本节课通过动画故事的导引,结合生活实例和具体操作,感知从“一个物体作整体”到“多个物体作整体”,循序渐进地加深对分数所表达的“部分整体”关系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直观认识分数的深层含义。2. 借助数形结合,注重动手操作分数概念具有双重性,既有“数的特征”,也有“形的特征”,因此借助

3、不同的实物模型(铜锣烧、苹果、糖果)和面积模型(长方形、正方形、圆),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分数的特征。还编排了分一分、画一画、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表征的联动中体会分数的含义。【学情分析】从整数到分数,学生的数学学习将要建立一个新的数概念,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初学分数的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分数概念的抽象性及其理解方式的多样性,是学生理解分数概念的困难所在。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简单计算”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停留在“部分与一个物体的关系”这层含义,并没有和具体的数量联系起来。本节课对分数的

4、认识要实现从一个物体向一群物体的突破,感知整体从“1个”到“1群”的过渡,从自然数中的“1个”到分数中的“1份”过渡。分数中的一份和自然数中的1个不相同,分数中的一份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这和自然数中的1就代表1个具体的物体是有本质区别的。学好本节课内容,既为提高学生用数学进行表达交流、解决问题提供了知识和丰富的机会,也为接下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例2以及五年级下册学习分数的意义作好知识准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会用分数表示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数学思考:通过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经历整体由“1个”到“多个”的过程,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

5、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问题解决:借助解决具体问题的活动,能运用分数的相关知识,描述一些生活现象,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会用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2. 难点:从分数的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果糖、课前学习纸、课上学习纸【设计意图】第1题旨在回顾平均分的知识,每人分得2(整数)颗草莓。第2题旨在回顾分数产生的意义及复习分数的基本知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无法再用整数来表示,因此出现与整数

6、不同的另一种数分数,每人分得这个大饼的。第3题旨在做一个前测,引发学生思考,题目没有告知这箱牛奶有多少支,如何求得每人分得多少呢?是否有同学想到可以把这箱牛奶看成一个整体呢?【教学过程】一、整体认识,在具体情境中拓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1. 创设情境,回顾旧知课件出示情境图1(大雄、静香、胖虎、小夫四人围着小方桌而坐)。师:星期天,大雄邀请了静香、胖虎和小夫来家里做客。哆啦A梦给他们带来了美味可口的食物。师:看!哆啦A梦从百宝袋里拿出了一个香喷喷的铜锣烧。一个铜锣烧分给四个人,怎么分?每人分得多少?预设:把一个铜锣烧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分得这个铜锣烧的 。师:(教师板书四分之一)对于 这个分数,分母

7、4表示什么意思?分子1呢?预设:分母4表示把一个物体(铜锣烧)平均分成4份,分子1表示取其中的1份。【设计意图】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点,开篇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欲望。2. 初步感受整体由“1个”变成“多个”课件出示情境图2(胖虎叫嚷着还要再吃1个完整的铜锣烧,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师:每人吃一个铜锣烧,那哆啦A梦要从百宝袋里拿出多少个铜锣烧,使得每人分得一样多?说说你的理由。预设:4个。因为把4个铜锣烧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1个铜锣烧。师:那这次每人分得的一份还能用分数来表示吗?引导:我们也可以把4个铜锣烧看成一个整体(课件演示:

8、把小方桌的边缘圈起来),平均分成4份(课件演示,把小方桌平均划分),每份是这4个铜锣烧的 ,也就是1个铜锣烧。师:这样的2份是这4个铜锣烧的几分之几呢?3份呢?预设:这样的2份是这4个铜锣烧的 ;这样的3份是这个整体的 。师:哆啦A梦看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再拿出了8个铜锣烧,请同学们帮忙分分,会吗?预设:把8个铜锣烧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两个。师:这样的一份还能用分数来表示吗?预设:把8个铜锣烧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 。总结:(课件动态演示)把小方桌的边缘圈起来(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割成4部分(平均分给四个人),依次呈现把一个铜锣烧、4个铜锣烧和8个铜锣烧平均分成4份,理

9、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分吃铜锣烧,让学生循序渐进体会当“1”是一些物体时,也能用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与平均分1个铜锣烧一样,当把4个铜锣烧、8个铜锣烧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都能用 来表示。另外,本环节还赋予了“小方桌”作为“整体1”的隐喻,无论是多少个铜锣烧,当我们都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份,则每份都是它的 。3. 从份数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师:静香回家了,剩下大雄,胖虎和小夫三个人。哆啦A梦拿出了6个苹果。谁来分一分?学生在黑板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师:你是怎么分的?预设:我把这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师:(圈起其中一份)1

10、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呢?预设:1份是苹果总数的。师:你能完整说说这个 表示的意思吗?预设:把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是苹果总数的 ,这一份有2个苹果。师:那2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呢?有几个苹果呢?【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实物模型(苹果),在初步认识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1”后,改变平均分的份数,通过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进一步认识: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取几份就有几个1份那么多。4. 动手操作,加深认识哆啦A梦:同学们学得真认真!我也给你们带来了礼物,想要吗?预设:想!哆啦A梦:那你们要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

11、务才拿到礼物哦!预设:12颗水果糖可以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能表示出23个不同的分数(真分数)。【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一分、画一画、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在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表征的联动中更深切体会到分数的含义。另外,在设计此环节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学生用不同方式的示意图表示出分法与对应的分数,同一个分数的示意图也可以不一样。5. 比较辨析,提升认识(1) 整体不同,每一份的数量不同。出示课件。师:哆啦A梦把分别把1个铜锣烧、4个铜锣烧和8颗咖喱鱼蛋平均分给大雄、静香、胖虎和小夫4个人,为什么都能用 表示啊?预设:分别把1个铜锣烧、4个铜锣烧和8个铜锣烧看成一个

12、整体,都是把整体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它的 。师:哪儿不同?预设:铜锣烧的总数不同,也就是整体不同,所以每一份的数量也不同。【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借助直观模型的情况下,进行“同一分数,不同表征”的对比,发现其共性,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突破分数理解的多样性,紧紧抓住“都是把一个整体拿去分”的实质。在具体情境中,学生体会到虽然都是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用“ ”表示,但所对应的数量却不相同,可能是1个、2个甚至是任意个数,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具体的量”与“表示关系的率”的区别。(2) 整体相同,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展示学生的学习纸。师:刚刚同学们在分水果糖的过程中,明明大家都是有12

13、颗水果糖,这几个图都是取其中的1份,为什么是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啊?预设:都是把12颗水果糖看成一个整体,但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所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刚才动手操作得到的素材进行对比,当整体相同时,分成的份数不同,则每份数也不同。二、 练习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第一层次:1. 你会用分数表示吗?说说你的理由。( )( )( )( ) 预设: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师生交流,要求学生说出能用这个分数表示的理由。前三个小题已用虚线表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4小题具有开放性,可以用 或 或 来表示,关键在于把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2. 动物王国举办了水果大餐,请涂色表示各水果下面的分数? 预

14、设: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用虚线划分),然后师生交流,要求学生说出涂的理由,能结合分数想象这个图。【设计意图】第一层次的练习旨在通过材料感知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共识:不管是一个物体还是一群物体都能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就是分母,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分子。第二层次:3. 分一分,填一填。这些羽毛球的 是( )个。这些乒乓球的 是( )个。【设计意图】已知一个分数让学生想象图是怎样,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建立起图与数、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主动地将分数与除法建立联系,利用已有的除法知识解决问题,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埋下伏笔。三、课堂小结,深化升华师:通过

15、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预设: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师:对于课前的这个题目:把一箱牛奶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现在你又是怎么想的?预设:不管这箱牛奶有多少支,当把这箱牛奶看成一个整体,每个小朋友都分得这箱牛奶的 。【设计意图】对全课的回顾和总结,可以让学生明晰这节课所收获到的数学知识,同时回应课前的题目,感受数学应用于生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分数的简单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计算的基础上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知道了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

16、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教学效果良好。个人认为本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 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的设计以哆啦A梦分食物为主线层层推进,富有童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 教学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表征的联动中更深切体会到分数的含义,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全体汇报交流时,思维相互碰撞,智慧相互启迪,用不同的方法均分12颗糖,表示出不同的分数。3. “数”和“形”是数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本设计借助直观模型,再同异中拓展。通过“同一分数,不同表征”、“同一整体,不同份数”的对比,发现其共性,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突破分数理解的多样性。4. 练习设计既有趣又贴近生活,同时又有目的有层次,这样的练习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