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数学广角推理 学习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P109例1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4、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求知欲强,观察能力强,但推理能力需要培养。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表达推理的过程。教学准备:课件。盒子。一、旧知准备,游戏激趣(一)学生游戏,猜物体验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礼物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盒子),请你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出
2、现学生乱猜)2、同学们猜什么的都有,那到底是什么呢?请听老师的提示,盒子里装的是熊大和光头强其中的一个。请你猜猜是谁?(学生再猜。)3、这两种情况,到底是哪一种呢?你们能确定吗?4、请听老师的第二个提示,盒子里装的不是熊大。5、你现在能猜出来了吗?说说你的想法。老师亮出光头强,揭晓答案。6、刚才在游戏中我们顺利的猜出了盒子里的光头强。是因为老师给了大家的什么?7、对,这就说明我们在猜的时候不能漫无目的地随便猜,而要根据所给条件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通过我们的分析,逐步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二)教师小结,揭示课题【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让学
3、生在三个不同层次的猜物活动中,充分体验到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究,领悟新知(一)动态演示,呈现问题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例1。先出示“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再分别出示小红、小丽说的话,最后出示问题。(二)理解题意,分析问题1引导审题: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2独立思考: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3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推理教学例1.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师:请猜一下小刚拿的是()书 小丽拿的是()书(要
4、求:1.把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如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 2.和同桌交流分享你的方法。)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可以这样想“先根据.可以确定.再.最后.”师:阅读思考后直接得出结论,有相当的同学推理错了。我们还有什么更直观、简洁的方法来提高推理结论的正确性?如果遇到困难,看看课本能不能帮到你的忙?师:引导学生根据第一个条件写出人名和书名并连线。师:这个方法好,会用吗?师:以上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三)总结方法,求同引思 1思考:为什么几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时都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让学生体会,由“小红拿的是语文书”的条件将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推理,即“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和品
5、德与生活书”,因此由三个人拿三本书转化成两个人拿两本书。所以推理首先要抓住关键的信息,层层分析,最终推导出结论。)2追问:你为什么能肯定小丽拿了品德与生活书,说说你的想法。3小结:推理时一般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由这个条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实际推理的时候,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设计意图:在本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关键条件推理出某个结论,重点掌握用连线法和列表法辅助推理。】三、 自学检测。1、四、巩固练习 1 、发
6、奖品 师:小朋友们表现都很出色,老师想为每一个同学发奖品。,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礼物是什么?出示4种礼物 笑脸 红旗 红花 星星 第一组得到的不是 第二组得到的不是,也不是第三组得到的不是,不是,也不是 第一组得到的奖品是( )第二组得到的奖品是( ) 第三组得到的奖品是( )第四组得到的奖品是( )2、给图形排队。学生操作,四人小组摆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了有趣的练习和游戏,思维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推理的含义,体验推理的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训练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的气氛。】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布置作业 (一)本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二)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三)作业:每人发一张评测练习,学生当堂完成,并检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