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搭配(二)简单的组合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简单的计算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发、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情分析: 生活中有许多有关排列组合的问题,三年级的学生能够进行较简单的搭配,但是缺乏有序的思考,无法进行“不重不漏”的搭配。而纯粹的排列与组合知识,是高度抽象与概括的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其实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具体形象逐步过度到抽象概括,让学生有一个由浅
2、入深的学习过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中的排列、组合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学过程(第3学时) :学时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多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2.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时重点: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连线法对多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搭配。学时难点 :归纳总结规律:物体的数量减去
3、1开始一直加到1等于一共搭配的方法数。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足球比赛吗?下面是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A组的球队:( 出示课件)谈话:每两个队踢一场,一共要踢几场?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小结:像这样,一个队和另一个队不讲究顺序进行搭配就是一种组合关系。思考: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1)通过学生动手画,体会有序思想。让同学们拿出国旗学具卡片,同桌两人相互摆一摆,说一说。你一共摆了多少种?你是怎样摆的?(摆得有顺序的学生到电脑上演示。)不管是用什么进行组合,在搭配的时候都要进行有顺序的搭配。那有序的搭配有什么好处呢?
4、学生交流讨论。(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巩固加深:让学生把国旗学具再次有序的进行搭配。(2)由实物抽象为图形,并创新表示,体会符号思想。现在老师用各个球队所属国的国旗来表示4支球队,怎样把这些图形进行有序的搭配?提问:怎样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些图形所有的搭配方法呢?讨论:用标数字、作记号、连线的方法?再问:你能用连线的方法很快的找到答案吗?提示:连线时,要做到不重复,也不能遗漏。学生汇报并演示连线过程。启发思考:除了用图形来表示实物,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简洁的表示实物?引导归纳:用简单的图形、字母和数字来表示更简洁明了。(3)通过变化,体会搭配规律。谈话:下面有5个人,每2个人通一次电
5、话,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学生抢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启发思考:自己不能和自己通话,那么物体的数量与一共搭配方法的种数有什么样的联系?归纳:物体的数量减去1开始一直加到1等于一共搭配的方法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搭配的规律。活动3【练习】课堂练习 练习1、下面6个人,每2个人要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让学生独立连线解决,并说一说这么做的理由和方法是什么。2、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搭配,你找到搭配的规律了吗?同桌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奇妙的搭配?你能用搭配的知识出一道数学问题吗?(小组合作出题)活动4【作业】课堂作业教材第103页“做一做”1、2题。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活动6【测试】课堂检测 1.莉莉和她的3个好朋友,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次手。A.3B.4C.62.有一些1元、5角和1角的钱币,要买一支1元5角的笔,有()种不同的付钱方法。A.5B.6C.73.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每两种颜色为一组,最多可搭配成不重复的几组?4.用天平称物体时要用砝码,现有1克、2克、5克的砝码各一个,用这三个砝码最多可以称出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物体?活动7【活动】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搭配(例3)1.连线法。2.用简单的图形、字母和数字来表示事物。规律:物体的数量减去1开始一直加到1等于一共搭配的方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