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生活走进课堂课堂,是属于儿童的生命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空间。构建生活的课堂,意味着教育应该从那种无“人”的,与学生生命和现实生活相脱节或相驳的,对学生情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向着关注生活的完整性和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一、以课堂为阵地,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例如,在教学“festival”有关内容时,教师可在元旦那天进行教学,精心布置好教室,张灯结彩,并渗透有关元旦的语言及文化,然后让学生学唱歌曲“Happy New Year”,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问好,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我们在渗透教学M
2、others Day / Teachers Day / Womens Day / Childrens Day / Christmas Day要适时,让学生为这些节日策划活动,学生在期待这些日子到来的同时,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和渴望。二、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或游戏。课堂上,教师仅仅熟悉自己的生活经验是不够的,还要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然后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氛围中,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的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城市禁令标志有很多,我就把那些需要贴标志的场所设计在一张图纸上,请学生来写写、画画、贴贴;在教牛津3A“On and off”中,我设计了“大家来找碴”的活动,看看描述物
3、体和开关词组是否符合;又如,在教学3A Unit10 “Thank you”一课时,食物和饮料单词教学任务完成后,我加入了一个“Most delicious food”的环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最喜欢的食物,这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个环节既巩固了当天新教的食物单词,又拓展了教学内容。三、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情境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如在学习有关职业单词时,我会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 比如学driver做开车的动作,学farmer做农民种地的动作,学nurse做护士打针的动作,学teacher拿粉笔
4、写字的的动作,并让学生进行问答:“Is he / she a driver / farmer / nurse /teacher/ ?”再如学习牛津教材4B Unit 4 Buying fruit时,我让学生戴上自制的水果头饰,创设了一幅“活生生”的果园图,让学生分别扮演李老师和果农。课堂上,学生们认真扮演角色,争着表演这一短剧,使本来比较枯燥的语言内容成为学生乐于表演的剧本,寓教于乐。四、利用媒体技术,创造动感情境合理使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和学习情境,激活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如在教授Halloween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西方人过万圣节的片子,就能让学生对万圣节有个形象、直观的了解,这远比教师拿着图片反复解释西方人是怎样来过他们的万圣节有效得多。当教师想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过生日的氛围时,只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生日聚会的图片并配有生日歌,或者展示一段过生日的录像片段,就能使学生瞬间进入过生日的情境之中,从而便于他们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际,使他们有话可说。总之, 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境语言点,是为了“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