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触摸春天案例.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18652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摸春天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触摸春天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触摸春天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触摸春天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触摸春天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触摸春天真切地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涵的道理非常深刻,而四年级学生对盲童的生活缺乏体验,很难体会盲童言行的困苦、内心的孤寂以及精神的无助;对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经历,也就难以产生深刻的感悟。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学生、文本、生活等学习资源,尝试着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孩子走进盲童的内心,感悟盲童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从而感悟文本的真正内涵。 片段1研读:“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师:对于这句话

2、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蝴蝶明明是被盲女孩抓住的,为什么写“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的呢”? 生2:是啊!作为正常人也很难捕捉蝴蝶。上次,我看到一只蝴蝶很漂亮就想去抓,但还没等我走近,调皮的蝴蝶就飞走了。而安静是盲童,却能抓住蝴蝶,那她一定有神奇的力量。 生3:课文前面是讲安静整天呆在花丛中。我想,她身上有花的香味,所以蝴蝶才不会飞走。 生4:我认为安静抓住那只蝴蝶,不是一个奇迹。因为,我妈妈说过,盲人虽然失去了视觉,但他们的听觉、触觉要比正常人更灵敏,安静把手伸出去的时候,一定非常快、非常轻,轻得连蝴蝶也没感觉到。 分析孩子们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的语言就是极为珍贵的教学资源之一

3、。正是因为教师这种资源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质疑,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解疑,才有了对“灵性”那五彩缤纷的理解和感悟;才有了学生谈自己作为正常人也难以捕捉蝴蝶的无奈,从而佩服盲童那神奇的“灵性”;才有了学生大胆地认为那不是奇迹,是盲人所特有的举动。的确,只有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说的时间让给学生,才能让我们聆听富有个性的感悟与理解,才能生成课堂精彩。 片段2研读:“此时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分析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确实很难。而句子中所折射出来的盲女孩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要让学生有所感

4、悟,则难上加难。怎样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呢?在学生的概念中,盲人看不到任何东西,他们的世界是黑暗的。可句子却说“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这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其次,学生没有作为盲人的体验,他们无法体会面对黑暗是一种什么滋味,更感觉不到看不见东西、又想看到时的那种渴望。如果仅让学生徘徊在这些文字上去读去悟,恐怕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因此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资源,抓住“安静仰起头来张望”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设身处地地从盲女孩安静的角度去思考:她最想张望什么?最想看到什么?这样巧妙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中的主人公对话,从而使学生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走近作者的内

5、心世界,走进文本的精神内涵,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水到渠成地理解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师:你认为“张望”这个词用得准确吗? 生1:我认为“张望”是“看”的意思,应该用在正常人身上。安静是盲人,她看不见东西,所以不能用“张望”。 生2:我觉得可以用“张望”,虽然安静看不见东西,但从“张望”这个词中,我可以感受到她是多么想看见东西呀! 师:尽管安静是盲童,但她仰起头来张望。假如你就是安静,你想张望什么呢? 生1:我多么想看到蝴蝶长什么样子啊? 生2:我很想看到蝴蝶是怎样飞翔的? 生3:我想看看美丽的花园是什么样? 师:是呀!她多么希望能看看蝴蝶展翅高飞的姿势,多么希望看看那条划过天际的美丽弧线。你们

6、说,她看到没有? 孩子们善意地回答:她看到了,她用心看到了,从书中“一定”这个词可以看出来。我随机出示一段话: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的视觉,那可能是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片段3研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分析这句话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所在。盲女孩安静的故事已经让学生有了朦朦胧胧的感受,那就是:虽然安静是个盲人,但她同样能用心感受春天,她的内心世界同样可以多姿多彩。然而,一个例子还很难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其实,生活中这样“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如果能把这些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大量地阅读、拓展,并借助课外相关资源来理解和领会含义深

7、刻的句子,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师:盲女孩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感动了作者,并使她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出示千手观音VCD)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群特殊的演员,他们近乎完美的表演,打动了所有观众的心。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1:我感到这些盲人虽然眼睛失明,但他们心灵的窗户没有关闭。 生2:我感到这些盲人在用自己全部的身心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 生3:这些双目失明的人真可怜,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这种劲头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更加地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我还想去帮助身边那些盲人朋友,帮助他们更多地去了解他们所无法

8、看到的一切。 师:他们是聋哑人,在听不到任何音乐的情况下,能表演出这么完美无缺的舞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出示海伦凯勒的简介)读完这段海伦凯勒的故事作品,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分析课后,教师请学生观察身边热爱生命的故事,并写成短文。在学生的笔下,有乐于助人的聋哑少女;有乐观向上的轮椅少年;有笑对人生的张海迪、桑兰;有顽强求生的蚂蚁从神情饱满的字里行间,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读懂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真正内涵。 教学中,教师没有

9、就句子解释句子,而是根据这句话,拓展了大量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千手观音,那些聋哑人同样创造了令正常人发出惊叹的奇迹。他们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他们同样能创造缤纷的世界。同时,又向学生介绍了海伦凯勒,她那身残志坚的精神,再一次让学生明白残疾人也可以生活得那么快乐。而“阅读链接”中海伦凯勒所写的那段话,她对植物细致入微的感受,又一次让学生领悟到“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生命的真谛。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善于领着学生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教材,跳出文本,拓展更多的课外资源,阅读“生活”这本无字书

10、。这样才能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感悟文本的真正内涵。(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大浪街道龙华第二小学)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二、教学重点: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三、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做一次盲人体验,能说说你的感受吗?(恐惧、黑暗)可安静却从不恐惧黑暗,她用自己的方式悄悄的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和她一起触摸春天(板书课题)。

11、齐读课题,(请同学们轻轻地触摸,轻轻地读。)(二)体会爱春天、爱生活请同学们翻开书,轻轻地读课文,划出描写安静的句子,体会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抓住这样几个句子来理解:(大屏幕出示)a)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b)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c)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1指导读2抓住重点词谈体会师:安静虽然是个盲童,却没有在家烦闷,她把自己置身在这个美好的春天当中,她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爱春天)师:安静虽然是个盲童,却象其他孩子一样,在花丛中自由穿梭,快乐的生活着,她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爱

12、生活)指导读出安静的爱:1指名读2齐读(此环节要落实,突出重点词)(三)体会爱生命师:就是这个爱春天、爱生活的女孩在今天又有了一个全新的经历。这个全新的经历是什么呢?(自由读课文的四五六段。)指名答生:安静拢住蝴蝶后又把它放了师:课文中用了一个拢准确的说明了当时的情况,在这一拢一放之间就是安静的全新的经历。1)学习第四段。师:同学们捉过蝴蝶吗?好捉吗?生:1蝴蝶很灵敏没到跟前就飞了2蝴蝶一会上这,一会上那,根本捉不到。师:一个什么都看不见的盲童却用手拢住了蝴蝶,这件事你怎么想?生:1这是一个奇迹。2太不可思议了。3太神奇了。师:你们想过吗,安静为什么能拢住蝴蝶?猜猜看。生:1安静每天在花香中流

13、连,手上一定有花香,是花香吸引了蝴蝶,蝴蝶自己跑到安静手上了。2这只是一种巧合。读前半句。(安静的手指灵性抓住了)师:这里有个竟然,可以换上哪个词?(出乎意料、居然、没想到)指导读出出乎意料的感觉。(指名读、齐读)2)情境体验。师:同学们,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慢慢地伸出双手,手指悄然合拢,活生生、扑楞楞的蝴蝶就在你的手中扑腾、扑腾,此时你心理想些什么?生:1这是什么东西?2这个东西会不会咬人呢?指导读出惊奇的语气同学们,读书就应该这样,身临其境的读,谁愿意做安静,请站起来,一个,两个大家都想试一试,来让我们这些小安静来身临其境的读一读。(大家齐读)师引读四五六段3)体会放飞。师:同学们,拢住

14、蝴蝶是多么难得、多么激动人心的事啊,可安静为什么又放了呢?(板书:爱生命)师:让我们再来体味放飞蝴蝶的那一刻,品读重点句: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扬起头来张望。质疑:用什么张望?(用心张望)师:我们正常人用眼睛张望,用眼睛看到的春天是美好的,那么安静用心去体会的春天更加绚丽多彩,甚至是神奇美妙的。(看课件)(蝴蝶飞舞的轨迹)“请看蝴蝶飞起来了,此刻,你就是安静,你仿佛用心灵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学生动笔写一写)生1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他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来到了一片草地上,小草绿了,花也开了,整个大地一片生机。生2美丽的蝴蝶在天空中画过一条美丽的弧线,扑闪着翅膀飞远了师:

15、通过你们的想象,我已经感受到安静心里那个美丽的春天,这个绚丽多彩春天就是安静用心灵触摸到的。(指课题)让我们把这样的春天美美的读出来。(指导朗读第六段)4)感情升华。师:安静用心灵触摸到了春天,她触摸到的仅仅是春天的美景吗?安静还可能触摸到_(夏天的荷塘、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四)深化中心师:一个盲童因为有爱,她今天触摸到的不仅仅是春天的美景,更是五彩缤纷的世界,看到这一切,我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里的谁指任何一个人,这让我想起这样一个人:海伦,他在十九个月大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便失去了视力和听力,生活在黑暗和无声的世界里,但他凭着坚

16、强的毅力和不败的精神,紧紧扼住命运的喉咙,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下面是一段它的感言,(阅读链接)(师配乐朗读)其实关于海伦的故事还有很多,回去以后,大家可以看这样几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等。(五)小结:同学们,安静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健康还是残疾,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就一定能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教学反思:触摸春天是一篇短小精悍而蕴涵着深刻哲理的小品文,语言简洁,意境隽美。课堂中,随着孩子一起品味美文、体味哲理,是一件快乐的事。一节课下来,发现自己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1、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

17、习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中依据文本、学情随机调整自己的预设,才有可能在教学互动中形成新的语言、思想。但在课堂上,惟恐学生的回答脱离自己设置的教学思路,难免有意无意地牵着学生走,没能激活学生的思维。2、课堂上虽然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的教学方法。本想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赶快进入下一环节,自行缩短学生读书思考时间,调动学生读书热情的想法实现不够充分。3、课文语言优美,但由于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不是很到位,对于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学生体会起来有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问题的提出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时,有时就急于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代替学生思考。在教学中,我应该多让学生结合生活和自身经历进行感悟,可能学生会说出更有生活情趣的语言,课堂生成会更有深度。如:“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处的“张望”可引导学生想象,安静的心里可能张望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张望到了蝴蝶飞翔的样子;张望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张望到了生活缤纷的色彩从回答中让学生自然而然认识到,安静其实在用自己的心来触摸春天。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