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 句容市行香中学 江花兰 邮编:212402【教材简解】 美丽的西双版纳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八上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充满民族风情的游记。作者李舵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字里行间流露出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另外,文章的构思巧妙独特,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了重点突出,以斑窥豹,条理清晰,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西双版纳的神奇独特的美也如一幅幅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目标预设】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的情感。2、 品味文章精美片段,赏析文
2、中优美的语句。3、 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的方法。【重点、难点】1、 品味文章精美片段,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2、 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的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设计理念】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本课设计遵循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学生自主、小组合作与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在读、品、悟、
3、写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充满民族风情的游记,语言生动传神,结构新颖独特,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思路:1、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资源,搜集云南西双版纳景观的有关材料,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皆可。将准备好的材料,利用课堂的展示环节进行全班交流。2、美文美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西双版纳的神奇美丽。3、美文美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赏析散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用小标题来组织材料的妙处。4、美景美写,以同学们熟悉的茅山风景区为对象,选择几处景点,学习本文的写法,加强对课文语言的感悟,
4、写作的训练。【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已经随着作者柳宗元游览了清澈凄清的小石潭,同苏轼漫步于积水空明的承天寺,而风光美如画的阿里山更是让我们如痴如醉。今天,老师还将带大家一起去云南的西双版纳游览一番,去一起领略那不一样的民俗风情。(由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导入,自然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简明、快速、不拖泥带水。)二、先睹为快过渡语:课前老师已经布置每个小组去搜集有关西双版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了,下面就进入我们的先睹为快环节,请各个学习小组将自己课前准备的成果展示出来吧。(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铺垫,另一方面,让学习小组成员上台来展示,
5、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三、 美文美读过渡语:西双版纳确实是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地方,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李舵,一起飞到那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去领略那别样的风情吧。1、 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朗读引子部分,五个小标题的部分则分别由五个学习小组来朗读,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个小组朗读得最好。要求:语速要适中,要读出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学生带入文本,整体感知课文,教师朗读引子部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而小组之间的赛读,更是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朗读训练的作用。)2、 独立思考:作者为我们展现了西双
6、版纳的哪些美丽景观?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处景观?用自己喜欢的语调进行朗读,并说说吸引你的理由。(这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3、 小组合作讨论,体会小标题的妙处:课文介绍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主要描写了树、竹、谷、水、庙等景物,并列出五个标题。你觉得小标题在文中有何妙处?温馨提示:回忆同样用小标题来组织内容的两篇文章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和我们家的男子汉。(这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四、 美文美品过渡语:沉浸在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
7、中,感受着傣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那么,作者是怎样的生花妙笔将这一切呈现在我们读者面前的呢?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品味文章的语言美。1、 教师示范,方法指导“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梦。这次,我终于飞到了西双版纳,在那醉人的暖风中,观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批注:作者用“神奇秀丽”这个词很好地概括了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文中的“心驰神往”写出了人们对西双版纳的神往。“观、涉、登、拍、留”这一连串的动词,准确传神地概括作者的
8、游览经历。叠词“一张张、一串串”分别写出了拍下珍贵图片和留下彩色记忆之多。 方法归纳:抓修辞、抓关键词、扣特征2、 圈点勾画,品味美句 寻读课文,将你认为写得传神的语句圈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要求: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全班的交流,学生将自己找到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然后在做精当的品析,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品味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是本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教师的示范和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先设计的教师示范,方法指导这一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方法指导下,再走近文本进行赏析、品味就显得很轻松了。)3、 图片欣赏,回
9、味美文过渡语:今天的西双版纳之旅,带给我们的真是美的享受,景美,人美,作者的语言更是让人回味无穷,下面让我们再次通过一段优美的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和一组美丽的图片,来给我们的行程画上圆满的句号。 (多媒体播放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和西双版纳的图片)五、 美景美写过渡语:同学们,西双版纳的景观确实很美,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其实,咱们的家乡句容,也是个人杰地灵,景色怡人的好地方。道教圣地茅山风景区,可以说是全国闻名。请同学们,选择几处你喜欢的景点,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把它描绘出来。要求:1、用小标题的方法来组织文章; 2、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借助生动传神的词语,将景色描绘出来。 3、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融入进去。(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口头表达,然后利用课后的时间,当作业来完成。)六、 板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 李舵小标题 高高望天树重点突出 竹楼映蓝天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 (景美)以斑窥豹 悠悠野象谷 条理清晰 妩媚傣寨水 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 (人美)笑对生与死 抓修辞、抓关键词、扣特征 (语言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