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广州市协和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1根据拼音写词语,要求写正确、美观。chn duwi gnc yngm qun c zhngbo funi kudio dshu j yn kui2圈出各组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1)白昼(zhu)撩乱(lio)弩弓(n) (2)镌刻(jin)千仞(rn)企鹅(q) (3)绊倒(bn)推荐(jin)雇佣(c) (4)公爵(j)淤泥(y)家禽(qn)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_A山衔落日浸寒漪(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波纹)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B稚子金盆脱晓冰(幼小的孩子)青春作伴好还乡(指春天)C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2、报得三春晖(三个春天的阳光)D五千仞岳上摩天(碰到天)遗民泪尽胡尘里(金统治地区原宋朝百姓)4下面哪个句子在手法上与例句有着同样的妙处?_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A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B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C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D我带走的,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啊!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
3、术。B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者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C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D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项是( )A我完全听不懂你说的是什么意思?B我又笑问:“怎么好法”?C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很丰富,跳绳、踢毽子、拔河等等。D王强是我们班的“小飞人”,每次跑步总是第一名。7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内的杰作!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地涌起一种摇接万代的感
4、情。经历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ABCD8请用动态描写,展现下雨时池塘的美丽画卷。 _9课内常积累。(1)童年中有快乐的时光。“_,村庄儿女各当家。”“稚_,彩丝穿取当银钲。”“牧童归去横牛背,_。”(2)寓言中有深刻的道理。或曰:“以子之矛_,何如?”告诉了我们“_,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3)应答中有敏捷的思维。儿应声答曰:“_。”这个回答给我们展示了一个_的杨氏之子的形象。(4)警句中有无限的智慧。_,小人喻于利。(5)诗歌中有爱国的情怀。黄沙百战穿金甲,_。_
5、,南望王师又一年。10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1)本学期的诗词中,既有描写儿童认真学习种瓜的有趣场景“_,_。”也有李白送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情景“_,_。”孟郊的诗句“_,_”表达了对母爱的歌颂。从军行中“_,_”表现了战士们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2)自相矛盾一文中,楚人面对他人“_?”的提问时“弗能应也”,因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用原文回答)(3)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 )( )小纂( )( )。(4)朱子语类中“人有耻,_”告诉我们因为有羞耻心,所以不该做的事情就不会去做;左传中“_,必自毙”告诉我们,如果做了很多坏事,就一定会自取灭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走近农村留守儿童材料一
6、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的占86.5%。材料二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乏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为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6年未曾回过家。材料三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农村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
7、%,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却占了近30%,而且在农村的所有“问题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80%。11、以上材料主要调查的是()A城市留守儿童B农村进城务工人数C城市问题儿童D农村留守儿童12、下列不是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的“症状”的一项是()A性格内向B活泼大方C脾气暴躁D孤僻、自卑13、以上材料表明(多选)()A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B在农村所有“问题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很大。C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沟通。D农村留守儿童都得到了父母很好的照顾。14、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文言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8、。孔君平诣(zhy)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i w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y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nqng)?”15、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16、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诣:_乃:_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B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C杨氏之子反驳了孔君平的话,表现得很没有礼貌。D文中的“家禽”与现代汉语中的“家禽”意思都是一样的。18、下列句子中停顿恰当的一句是()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B孔/指以示儿/曰:“此/
9、是/君家果。”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D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19、杨氏之子是一个_的孩子。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泥活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地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镟一镟。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创作,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乎有悟,重新拿起案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
10、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至此,A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儿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熟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颌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您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您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快!”“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我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大笑起来。
11、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打虎”,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了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带去呗!”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爷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刚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B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神盯着孙子冯大刚
12、,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压去。20、在第一段中找出“精巧生动”具体所指的内容。_21、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A句是对冯兰瑞的_和_描写,从中能体会到冯兰瑞老人_的心情。B句运用了_描写,写出了冯兰瑞老人_的心情。22、找出文中从侧面描写冯兰瑞手艺精湛的语句。_2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_24、读了此文,你认为冯兰瑞是个怎样的人?_25习作,我手写我心。请认真观察左边的漫画,看懂漫画的内容,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然后将图意和从中获得的启示清楚地写下来。要求:1题目自拟;2习作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等信息;3字数
13、不少于300字。【参考答案】1颤抖桅杆簇拥摩拳擦掌包袱纽扣调度手疾眼快【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完成此类题目要结合拼音进行拼读,拼读时注意音节的声韵母及声调。学生需要注意“颤抖、摩拳擦掌、包袱”的写法。2(1)nn(2)jinjun(3)c(4)jju【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弩弓,n gng,指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将箭射出的古代弓。镌刻,jun k。镌:雕的意思,两个字连在一起便是雕刻的意思;把铭文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雇佣,g yng,用货币
14、购买劳动力。公爵,gng ju,五等爵的第一等。英国贵族最高的爵位。3C解析:C三春晖(春天的阳光)4B解析:BB选项的对比手法与例句一致5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两个分句之间用分号,故D选项应改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6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
15、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A有误,不是疑问或反问,将问号改为句号。B有误,将问号放进双引号里。C有误,删去“等等”。D选项正确。7D解析:D【详解】略8我坐在窗前望着外边,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什么都看不清了。雨落在地面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好看极了。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刚开始像断了线的珍珠,渐渐地连成一条线。地上的水愈来愈多,汇成一条条小溪。【详解】本题考查动态描写手法的运用以及情景写话的能力。动态描写: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本题使用动态描写手法,将下雨时池塘中景物的动态美描写出来,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16、使描写的场景更生动具体。如:下雨了,雨点打在地面上,打在水面上,打在荷花上,打在荷叶上。不知鱼儿到哪儿躲雨呢?池塘里的任何一样东西,被雨水冲洗过后焕然一新。熏风带着青草泥土和荷花荷叶的气息吹过,荷花和荷叶在清波荡漾的水面上翩翩起舞。9 昼出耘田夜绩麻 子金盆脱晓冰 短笛无腔信口吹 陷子之盾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机智聪敏 君子喻于义 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详解】(1)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出自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译文白天去田里辛勤耕种,晚上回来还要织麻布,村里的年轻人各自都得担负起家庭的重担。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出自稚子弄冰作者:宋杨万里。意
17、思: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铮来敲。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出自雷震 (宋)村晚。 诗意: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2)出自韩非子上的一个典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相矛盾”的故事。讽刺说话做事相互矛盾的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人,何如?意思是用你的矛刺穿你的盾,怎么样呢?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意思是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3)出自课文杨氏之子。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
18、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杨氏子表现了孩子应有的礼貌,他的语气委婉、机智、幽默而思维敏捷,又表达了“孔雀不是夫子家的鸟,杨梅又怎么是杨家的果”,使孔君平无言以对。(4)出自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具体含义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5)出自【唐】 王昌龄 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10 童孙未解供耕织
19、也傍桑阴学种瓜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不可同世而立 甲骨文 金文 隶书 楷书 则能有所不为 多行不义【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识记与理解能力。“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南宋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译文: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孟郊的游子吟。译文: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
20、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的识记、背诵与默写能力。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
21、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3)本题主要考查课外积累。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行书。(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名句的识记与理解能力。“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能够不去做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是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D解析:11、D12、B13、ABC14、父母外出打工,子女无人照看,与父母很少见面,缺乏沟通。【分析】11、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由“走近农村留守儿童”这个标题可知,
22、以上材料主要调查的是农村留守儿童。12、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本题可以定位到材料三,“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13、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A正确。可以定位到材料一,“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的占86.5%。”B正确。可以定位到材料三,“在农村的所有“问题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80%。”C正确。可以定位到材料二,“调查中,我们
23、发现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乏沟通。”D错误。可以定位到材料三,“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农村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却占了近30%”,“而且在农村的所有“问题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80%。”14、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可以定位到材料一与材料二,“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乏沟通。”A解析:15、ywiyngqn16、 拜访 于是(就) 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17、A18、B19、思维敏捷、机敏聪慧【分析
24、】参考译文: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15、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掌握。为:wi做,行,做事:为人;wi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应:yng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yng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16、本题主要考查解释字词和翻译句子的能力。“孔君平诣其父”意思: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诣:拜访。“乃呼儿出”意思:于是便叫他出来。乃:于是(就)。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
25、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17、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A正确。B错误。“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接着通过一件事具体的表现他的聪惠。因此“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是中心句,在短文中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C错误。联系上下文理解,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以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更妙的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生硬地回答,采用了否定方式,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你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的意思,婉转对答,使孔君平无言以对。D有误。文中的“家禽”指的是:家里的鸟。现代的“家禽”指的是:人工驯养的禽类。18、考查了文言文断句,结合句义、句子结构及语感进行断句。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6、意思: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断句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B断句正确。C“未闻孔雀是夫子 禽”意思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断句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D“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意思: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断句为:孔君平/诣父,父不在,乃/呼儿出。19、考查了对人物性格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杨氏之子由孔君平的姓想到孔雀,婉转地否定了孔君平“此是君家果”的说法,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表现了他的聪明、机敏和有礼貌。20、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
27、,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21、 神态 动作 满意于自己的作品和完成作品后的轻松 神态 对孙子失望22、“我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就卖个精光。23、起因:冯老汉精心制作“武松打虎”;经过:孙子去卖泥人,泥人大卖;高潮:孙子想要贿赂老刘;结局:冯老汉毁掉“武松打虎”。24、冯老汉是个手艺精湛且有着高尚的品格的人。【解析】20、本题考查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仔细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本段中说到“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这
28、里的“精巧生动”具体指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去,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反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21、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和描写手法的掌握。由“一丝儿不易觉察的笑容”可知,由运用了神态描写,“放下”、“搓着”、“站”等词语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从中能体会到冯兰瑞老人满意于自己的作品和完成作品后的轻松的心情。由“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熄灭了”写出了冯兰瑞老人对孙子失望的心情。22、本题考查重点段落的查找。结合文中“我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就
29、卖个精光。”中“眨眼之间”、“卖个精光”可知,冯兰瑞手艺精湛,来买的人很多。2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结合文中“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儿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就卖个精光。”“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神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
30、,狠狠地向下压去。”可知,故事的起因是冯老汉精心制作“武松打虎”;经过是孙子去卖泥人,泥人大卖;高潮是孙子想要贿赂老刘;结局是冯老汉毁掉“武松打虎”。24、本题考查对人物的评价。解答人物形象类试题,要结合人物语言、心里、情节结构以及环境描写等多方面,然后综合概括。文章开头冯兰瑞对“武松打虎”这件艺术品反复雕琢,中间通过孙子对艺术品的赞赏,表明冯兰瑞泥活技艺高超。除去这个特点外,结尾段通过冯兰瑞压碎“武松打虎”艺术品,表现了他对不正之风的厌恶,表现了他秉性刚直的特点。25范文:到此一游我看了一则十分有趣的漫画到此一游。这则漫画画的是一对父子出去旅游,父亲在景点的柱子上写下“到此一游”四个字,而此
31、时他的儿子,正学着父亲在父亲的衣服上写着“到此一游”四个字。多么有意思的漫画啊!这种年代,许多家庭当中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每次旅游的时候,总会有许多人在景点是刻字,这样做是很不文明的,希望他们能改正!看到这则漫画不禁让我想起了在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的事:2013年5月24日,在埃及的卢克索的浮雕上,有一个人在上面刻了七个大字:丁景昊到此一游!就因为这七个字,有人用照相机把它拍了下来,发到网上,这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现在,这个地球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丁景昊是我们中国人,却干出这种事,真是给我们中国人丢脸,这个游客的素质真是太糟糕了,我们应该呼吁全世界,做个文明的游客!还有许多游客虽然没有乱
32、刻字,但是,他们有的乘飞机不排队,还插队,有的在公共场地大声喧哗,还有的在景点乱扔垃圾,这些都是没素质的人。这则漫画给了我一个启示不要在景点乱涂乱画乱刻字,一定要做一个文明的人。出门在外我们也不能乱丢垃圾。【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本次习作的话题是“漫画的启示”。首先要观察漫画,看懂漫画的意图,将意图和从中获得的启示清楚表达出来,不但要写清楚图画的内容,还要写出图中蕴含的意思及自己受到的启示。题目自拟。开头:可以直接介绍漫画的题目及内容;还可以概括地说说自己看了这幅漫画后有什么感受。中间: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可以由漫画的内容展开议论,然后联系实际;也可以由漫画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或事例,然后综合起来展开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还可以由漫画内容来反思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结尾:可以总结自己得到的启示;也可以发出呼吁,倡导大家怎么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