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小学低段中培养孩子倾听习惯朝天区羊木镇小学:李红 陆娟在活跃的语文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如果不会“听”,如何学会思考?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生的张扬个性不代表可以肆意插嘴,民主平等也不代表可以无视纪律,如果在低段养成肆意插嘴的习惯,到了高年级要纠正就比较困难了。可见,“听”是很重要的,“听”的能力和习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有意识的培养。然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2、当一个学生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高高兴兴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们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这种现象,在低段韵文课中尤为突出。当然造成这种现象与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有很大关系。但从这也反映了我们教学上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呢?一.引导学生懂得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
3、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现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在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二.建立倾听表达规则,创设有趣语文情趣.低段的孩子,特别是一年级
4、的新生,天真烂漫。对于课堂上的行为,不知自我约束。但可塑性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让孩子明确地知道课堂上“我该怎么做”。当然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人,他们有智力的差异,有性格的差异,作为老师要尊重异性,尊重多样性,努力创设人人参与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提高。所以我选择经过和小朋友的共同商议,确定倾听与表达的一些规则。(1)要学会先举手,请到你再发言。(2)老师发言时,小朋友要认真倾听,发表想法。(3)小朋友发言时,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也要认真倾听发表想法。(4)不管谁发言,要等发言人结束发言,才可提出不同意见或补充意见。(5)说通顺话,说完整话,说响亮
5、话。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证实,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新教材中引入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如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邓爷爷的故事, 这样的情境
6、创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三.教师引导奖励,恰当评价学生教师自己表达要规范,清楚到位,给学生以榜样。小到一个字母一个汉字的正确书写,一句简单的话都要细细地备,清清楚楚地教给学生,并有意识地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耐心地让小朋友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每一句发言,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当然,还要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刚开始时,由于他们的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远远地达不到要求,怎么办?我觉得可以采用“半扶半放”到“全扶全放”的形式。一开始是老师直接教,学生跟着模仿老师说,慢慢地有的时候可以采用“半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照着样子,把下面话说完整,学生有了
7、一定的能力后,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说了。如:“看了这一幅画,你能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吗?”“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好习惯要进行鼓励表扬,加以正强化,而对于不良习惯要及时给与恰当的惩罚。如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给与表扬。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照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在加星纸的倾听星一栏里给他加上“星星”,每周统计,得星星多小朋友的照片贴在“每周一星”的大红花上,
8、为他人树立榜样。对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榜样带动同学的进步,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要及时指出给予批评,甚至小小的惩罚,如不给他加红星等。他的心理就会很难受,并下决心努力改正。通过一阶段的努力,学生学会倾听,乐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学习也主动上进了。四.倾听习惯的培养,耐心、恒心是关键任何一个习惯的培养都绝非是一蹴而就的,倾听习惯亦是如此。当教师制定好一套评价方案后,如何去实施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十分关键的。这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最深刻的体会。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尝试了多套培养方案,但都因为效果不明显而中途放弃了,十分苦恼。在与几位同事谈心后,自己也静下心来反思,我发觉其
9、实方案本身存在的问题只是一方面,更多的问题出在我这个方案的执行人身上:太缺乏耐心及持之以恒的决心。作为教育工作者,大家都能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工作是繁忙而琐碎的,一不小心就会顾此失彼。在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我曾经为每一个孩子都准备好一张加星纸,由我亲自为孩子加星。开始当堂给孩子加,孩子们表现得很积极,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当然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节约时间我改为课堂口头点名,课后再加星的方法。但是课后往往因为工作上的一些冲突而忘记了给孩子加星,或是敷衍了事:“下次再加,老师记着呢!”有时加,有时不加,几次下来,对孩子是极不公平的,伤害了孩子们对加星活动的热忱之心。一套本可以激励孩子的方案以失败告终。当然一套方案也并不是一成不变,贯彻到底的,穷则思变,老师一个人来给四十几个人加星确实顾不过来,可以培养几个能干的小助手来帮忙,负责给同学加星。 倾听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必须将其纳入学习习惯、学习常规予以培养,必须从低年级倾听态度、倾听意识抓起。结合学科的特点,打好基础,从模仿抓起,榜样示范,从严抓起,循循善诱,从激励抓起,注重效果。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应对学生坚持不懈地长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