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还原一个唯美的花园整体思路:第一板块:走进“巨人的花园” 整体感知、根据主要情节、人物了解故事内容第二板块:欣赏“巨人的花园” 领略王尔德童话中想象的奇妙和语言的唯美第三板块:解读“巨人的花园”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童话背后的意蕴和道理第四板块:领略更大、更美的花园 感受原著魅力,推荐王尔德的其他童话作品,如快乐王子 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星孩解读:巨人的花园改编自王尔德的童话自私的巨人,作为其最经典的童话作品之一,以其诗化的语言、奇妙的想象、精巧的结构,成为王尔德唯美主义创作的代表作。 第一板块走进“巨人的花园”,主要是整体初读童话故事,了解故事梗、根据主要情节、人物来了解故事内容
2、。抓住情节的发展和变化展开教学,这是由童话的文体特征决定的,因为童话故事往往都有着鲜明、甚至是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对主要内容的把握,这是由四年级的年段目标决定的。但童话是一种讲述性很强的文体,所以让学生结合童话的情节,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故事的内容。 第二板块是欣赏“巨人的花园”,童话的魅力就在于奇妙的想象、动人的情节以及难忘的人物形象。就王尔德的这篇童话而言,除了具有童话作品共有的基本特征以外,还体现了王尔德童话创作特有的美感,这是作家所特有的风格。所以,这个版块除了引导学生领略想象奇妙、情节曲折这两个童话的文体特征以外,还聚焦在了王尔德作品中动人的、极富美感的语言。 第三个板块解读“巨人的花
3、园”,童话往往都有丰富的意蕴和象征意义,通过结合人物的语言、猜测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的巨大落差,进而思考巨人发生转变的原因,明白故事的道理。将原著的结尾与课文的结尾进行比较(原著的结尾是:那天下午,小孩们跑进园子里来的时候,他们看见巨人躺在一棵树下,他已经死了,满身盖着白花),原著的结尾仿佛春天再一次回到了花园,降临到了巨人的身上,再一次升华了主题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有爱的地方就有春天。 最后一个版块是走进更大、更美的花园,将学生引向更多的童话作品中去,让孩子的视野更开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王尔德童话世界的唯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掌握生字、新词;2、根据情节变
4、化,把握主要内容;3、根据词语想象画面,感受王尔德童话语言的唯美。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 它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来,读读课题。师:这个课真有意思,一看就知道是篇童话,从哪知道的呢? 说说理由。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巨人)师:想象过吗?巨人什么样。 太超常了,童话中的人物呀,就是这样的奇妙。二、集中识字。师:奇妙的花园之旅就是从故事的题目开启的。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自由小声读一读课文,你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走进这座巨人的花园,自由读吧。1、 屏幕出示两组词:允许 训斥 叱责 冷酷 拆除 脸颊 火辣辣洋溢欢乐 增添春意
5、 欢快喧闹 纷纷逃窜 都读完了,请看大屏幕,自己试着轻轻地读一读这些词语,特别注意红色的生字,再想一想,这两组词语,在课文中分别描写的是谁?自由读。师:看看第一组词语,这组词语中出现的生字最多,谁来读。 (点读、正音) 师:这组词语在课文中描写的是谁呀,你来告诉大家。 释义:训斥是什么意思? “训”字中的“川”代表江河流入大海,回归到正确的方向。 “训”就是指用语言教育他人,让人改邪归正。师:谁又来读读第二组词语?(点读) 这组词在课文中又描写的是谁呢? 出示图片,看图猜一猜这是指哪一个生字? 古人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它的,从这我们知道【溢】就是指(水满得流出来)洋也是多、满的意思,那洋溢连在一
6、起就是(充满了)。师:课文中是指充满了什么?把词语放进句子中去读一读。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师:这是充满了什么呢。师:是呀,要真正的理解洋溢啊光读这一句不够,我们再把这个词带到这段话中去读一读。 从前有个小村子里,有个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孩子们都喜欢到那里玩。是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洋溢在(鲜花盛开的春天),洋溢在(绿树成荫的夏天),洋溢在(鲜果飘香的秋天),洋溢在(白雪一片的冬天),难怪课文说:(齐)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三、 体会情节的起伏。 1、 这座花园吸引了孩子们,你觉得它美在哪?漂亮在哪?板书:鲜花盛开 ,
7、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白雪一片。 2、这是一座漂亮的花园,可是在王尔德的笔下,这也是一座神奇的花园,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变成什么样了?用“”在文中勾画出来。 出示四个句子: 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板书关键词:鲜花盛开 草翠花开 绽出绿芽绿树成荫 鲜花凋落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树叶飘落白雪一片 雪花飞舞 冰雪覆盖3、是谁?是谁的什么行为导致了巨人的花园发生了接二连三的变化呢?将情节补充完整,板书:
8、砌墙鲜花盛开 草翠花开 绽出绿芽钻进一伸手训斥绿树成荫 鲜花凋落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树叶飘落白雪一片 雪花飞舞 冰雪覆盖谁能结合板书,给大家大概讲一讲这个故事。(概括主要内容)师:看来,理清情节的发展和变化是把握故事内容的一个好方法。4、(做手势)你发现这个故事的情节很?(曲折、起伏) 板书:曲折 这样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正是通过花园里的一幕幕变化呈现出来的。 (出示PPT) 师:巨人的花园原本漂亮、迷人,可他赶走孩子以后,花园里鸟儿忘了歌唱,花儿不再开放,天天 生(齐):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师:明明已经是春天了,可巨人的花园里还是 生(齐):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在现实中可能出现这样的景象
9、吗?你觉得这样的变化怎么样? 板书:奇妙 师:一天,一个孩子从围墙的破损处钻了进来,巨人又发脾气了,刚才还草翠花开的花园,一下子就变得生(齐):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师:“一下子”让你觉得这种变化怎么样?(变得快) 不仅变得快,你还发现从“草翠花开”一下子到“冰雪覆盖”,从“鲜花盛开”到“鲜花凋谢”这两种景象形成了 (对比)是呀,王尔德通过这种接二连三的对比,写出了花园变化快、变化大,使情节更加曲折、更加奇妙。 四、体会语言的唯美。1、再看看黑板上的这些四字词,一个词就是一幅画,闭上眼睛想一想,哪一个词留在了你的心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点生说) 这样的风景(情境)真美!2、
10、这篇童话3次提到了春天(出示三个词语:鲜花盛开、草翠花开、绽出绿芽)把这三幅画放到一起时,你看到了哪些东西?看到了哪些色彩? 会有哪些花,会有些什么色彩?(万紫千红) 绿”和“翠”是一种代表什么的色彩?(生命)你觉得这样的色彩怎么样?(鲜美、明艳、生命力) 你还从哪些字眼里感受到了一股生命力在萌动?(“盛开”、“绽出”)你想怎么读一读这三个词?(点读) 带上自己的感受去读词,真动听!3、 如果把春夏秋冬四季比作人的一生,你觉得春天会是人生的哪个阶段,老年、中年还是童年?为什么? 是呀,春天像孩子一样充满了朝气,所以作者希望巨人的花园春天永驻,实际上是希望花园里有什么?(孩子) 难怪课文中有这样
11、一句话(出示PPT)“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大家一起读) 4、再看看黑板上的这些词语,它们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词,看上去怎么样? (工整、整齐) 这样工工整整的四字词,看上去很美,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带给我们一种节奏的美。王尔德童话的语言是那么的美,形成了他独特的唯美风格。他一生只创作了9篇童话,但英国人却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并称他为“童话王子”。五、 积累四字词。现在就请大家拿出作业本,把这些四字词美美地摘抄一遍。注意书写词语时,每个字大小一致,高矮一致。 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内容,发现了原来童话的情节是那么的曲折、奇妙,童话的语言是那么的生动、优美。其实,这个童话故事的背后,还藏着更美、更打动人心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