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例的意义教案课 时:141教学内容:教材第3233页 及相关练习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并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教学方法:引导探究,讲解学法指导:组内交流,自主探索教 具: 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比的各部分名称,比的意义。2比值。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例1。 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课
2、件出示)你能分别算出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的比值。 5: 2.4:1.6 60:40 15:10 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都相等) 5: =2.4:1.6 60:40=15:10 2.4:1.6=60:40 说明:这些式子都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出示下面的表格: 说明: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16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400千米。时间(时)25路程(千米)160400提问:你能分别写出这辆汽车两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吗? 第一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160:2 第二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400:5 让学生算出这两个比的比值。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的比值。再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3、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80,这两个比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相等,所以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板书:160:2400:5)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式子,小结比例的意义。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出示课题:比例的意义。 3讨论15:10与6.3:4.2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课件出示判断的方法和格式。总结: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要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33页“做一做”第1题。判断每组中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2完成练习六的第1题。3. 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能组成的把比例写出来。 (1)4、5、12和15 (2)2、3、4和54教材第33页“做一做”第2题。 四、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 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五、思考1要想很快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还有什么好方法?2要想很快的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你有什么好方法?六、全课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5: =2.4:1.6 60:40=15:10 表示两个比相等2.4:1.6=60:40 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板演 160:2400:5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