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桐庐县莪山民族小学 姜丽霞教材分析这是人教版四年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使学生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题,破除
2、了人们头脑中对恐龙的固有印象,颇具吸引力。文章开篇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笨重、迟钝的恐龙与轻巧灵活的鸟类这两种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动物展现在读者面前,告诉我们: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接着介绍了这一科学发现的大致过程。 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第3自然段循着读者的阅读思路,以“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这一设问,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中生代,在我们眼前再现了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以时间为序,先讲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
3、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凶猛、描绘、轻盈、敏捷、崭新”等词语,能理解“欣喜若狂、茹毛饮血、毋庸置疑”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品读课文中表达准确生动的语言。3.了解科学家们提出的假说,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教学过程一、 检查预习,初知文章大意导: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来学习一篇科普类文章。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的是?在学习以前咱们先来了解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出示预习单)1.收集到了哪些关于恐龙的资料我知道了 2.检查生字词语认读反馈:读音:凌 敏 书写:盈 词语意思:教会一
4、种方法齐读词语 3.了解课文大意,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飞向蓝天的恐龙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根据研究,提出了一种假说: 。小结:运用的是“抓文章的关键语句”的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概括说明性文章常用的方法之一。二、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知晓点睛之处师: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1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在这句话中,一支能去掉吗?漫长?最终?不能,去掉意思就变了,可见作者的用词多么准确啊,来,体会着,把这句话读好。一支 漫长的演化,这些词语的运用,让我们体会到课文语句表达的准确。2.这句话中提到恐龙和鸟类。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别,可以说是毫不相干。
5、科学家是依据什么提出这个说法的呢?请同学读读课文,到文中找找答案。依据: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发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科学家们提出假说: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戚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很可能不能去掉,有可能不是。可见证据不够。为什么说是假说?句子中的可能能不能不去掉?为什么?(体现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还有那些词语也可以看出来这还是个假说?预设:一些,应该等等。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发现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理解欣喜若狂3.理解什么是“点睛”之笔。文中指什么?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画卷又指什么?4.齐读第二自然段。三、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理清来去脉络师
6、:讲了这么多,那么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 1.默读第四自然段,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么样的? 完成作业纸第二大题。2读完反馈,熟读在中生代时期,一些猎食性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鸟类,飞向蓝天。 其演化过程是:身体 体表 转移到 在树木间跳跃、降落,具备 最终能够主动飞行。3.思考作者是怎么样把这么庞大的恐龙家族介绍给大家的,结合表格下次课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四、小结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力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重的恐龙最终变为轻盈灵活的鸟儿的演化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啊!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停步, 科学家还在继续探索、搜集证据。心中仍然有更为美好的愿望,希望重现这一历史进程。人类对神秘的恐龙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恐龙谷恐龙帝国恐龙计划史前巨鸟迷失恐龙岛侏罗纪公园系列等等五.完成作业单1课后完成作业单第2、3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