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课议课与观察量表的设计(20112012学年(2)学期(2012-04-24 18:42:29)20112012学年校本培训材料观课议课与观察量表的设计题记:教学是一种不断产生遗憾,不断产生反思的行为,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评课是一种诊断和激励,是零距离的智慧碰撞,是提升观念、调整教学、发展能力的有效平台。根据学校教务处的安排,今天我主要还是就我们学校教学上的一大亮点观课议课这个话题从另一个角度与大家再一次做一交流。关于观课议课的含义与作用以及课前会议时都需要我们教师做些什么,上学期我和大家已经做过交流,我们大家可能都比较清楚的知道观课议课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
2、段。今天我主要围绕观课点的确定、观课量表的设计来谈谈。一观课议课的七个关键环节1、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2、确定正确的观课点。3、制作科学的观察量表。4、记录详实的课堂现象。5、整理丰富的课堂信息。6、进行正确的课堂推论。7、作出客观的课堂评价”。这是观课议课的七个关键环节,这七个关键环节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的,怎么理解呢?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向对我们所观察的课堂做出正确的、客观的推论与评价,我们就需要做好课堂现象和课堂信息的记录与整理,而记录与整理详实的课堂信息则需要借助观察量表,而科学的观察量表的设计则要根据正确的观课点,要想制定出正确的观课点则又需要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观察视角。因为只有观察视
3、角选择的正确了,我们的观课点才会确立的更精确,更准确,所以我想在讲确定正确的观课点之前先说说观察视角的选择。环节一: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要想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我们需要了解、弄清楚这样四个问题:1、何谓观察视角2、课堂观察的要素。3、掌握课堂观察要领。4、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1)观察视角:所谓的观察视角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观课时的观察的角度、观察方向,通俗的说就是从哪方面入手去观察。第二个要弄清楚的是课堂观察的要素。(2)课堂观察的要素。在我们的课堂中,大家想一想除了我们老师,还有谁?对,还有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学生,所以,课堂观察的要素毫不含糊的应该是教师、学生这两个大方面。我们先来看看教师方面的
4、课堂观察要素、教师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教师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包括哪些方面呢?应包括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学习监控、教师语言(指示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运用、情感投入等要素;这些要素在需要观察我们的老师时,都可以从中选其中一个活两个要素作为观察点去观察。、学生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又包括哪些呢?应包括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这些要素在我们观察学生时,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或两个要素作为观察点去观察。对于刚刚关于课堂观察中说到的教师方面的、学生方面的这么多要素,
5、是不是观察时都要面面俱到呢?可以肯定的说:不是。我们的观察点一般三个就差不多了,不能再多了,究竟在这么多要素中,我们把观察点放在哪个要素上去观察呢?这就由我们课前会议中确定的观察视角与观察点来决定的,观察点确定的是什么,纵观全课,我们重点就观察什么。例如:我们的观察点如果是学生的倾听,那么我们就重点观察学生上课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根据教师所发出指令后学生的反应状况,以及学生听课的神态、表情等,通过统计数据,比如听课特别专注的占多少%,不够专注的占%多少,等,然后根据统计的数据,结合教学内容,结合教师的表现,设计等来综合分析学生的倾听状况,然后再进一步来分析学生倾听状况的好与
6、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最后在教研组内总结提炼出教师的哪些做法、那些策略在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上是有效地,哪些是无效,这样,有效地策略通过观课议课提炼出来后就可以被教师吸收,接纳,推广到今后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所以,无论是教师方面需要观察的要素也好,还是学生方面需要观察的要素也好,观课点确定的是什么,我们就重点观察什么。换句话讲就是我们在确定观察点,观察的视角时,一般都是从这些观察要素中去选择。了解了课堂观察的要素后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课堂观察的要领。(3)掌握课堂观察的要领。一节课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于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多少。所以听课是否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然后
7、再将听到的,看到的,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做到既听又看又想、将听、看、想结合呢?因此,观课议课,作为教师就应注重课中的观察。现在我们把听课又说成观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刚才说观课时要将“听、看、想”三点结合起来去观察我们的课堂,实际上课堂观察的要领就是要我们做到“听、看、想”三点结合,那么究竟“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呢?”下面我就“听、看、想”这三点来说一说。听什么呢?一听教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二听教师课讲的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的讨论和答题;五听课后学生的反馈。看什么呢?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教师的主导作用
8、如何如何,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人如何,显而易见,我们观课时看什么呢?肯定是一看教师,二看学生。一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究竟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我们从哪些方面去看呢?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去看,我们要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的操作安排及操作是否得当?是否有操作的任务等?看教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所有所说的这些看,都是指的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二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哪些方面属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的如何呢?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看:我们可以看整个课堂气氛,学生
9、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的练习、板演、作业情况;看学生举手发言、思考问题情况;看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得当;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所有所说的这些看,都是指的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想什么呢?观课时,我们教师除了边听边看以外,还要做到边想。一节上得好的课,从课中应该看得出学生是怎样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比较熟练的这样一个过程的。在课堂上,学生答错了,答得不完整,答得结结巴巴,这是正常现象,正因为这样他才要
10、学习。老师的功夫也就是在学生答错时,能加以引导,在学生的思维受阻时能给与引导,在学生的生成与预设不相符时,能加以正确引导,在学生答得不完整时,能加以启发。所以听课,一定要注意看实际效果,看学生怎么学,看教师怎样教学生学的。不但要求我们教师用眼看、用耳听,还重点要求教师用脑思。因为对课堂教学水平的分析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上,更要对听到的,看到的课堂教学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我们教师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去分析它的实质,你比如:观课时可以依据自己组内确定的观课点重点观察与思考:授课教师这个环节为什么这样设计?他想得到什么效果?是否达到?如果是自己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为什么答非所问,为
11、什么会表情茫然?这个问题这样设计是否有效?是否有价值?有思维含量?是否设计太笼统?假如我来执教我应该怎样处理,怎样设计会更好,等等,所以要观好一节课,议好一节课,我们的教师在听课时精神、精力如果不专注,不饱满,对课堂上的信息收集工作势必会有影响是吧?那么,课堂信息如果收集、记录不详,课后我们又怎么能很好的做好议课这一重要的工作呢,是不是?所以,我有时觉得,要想有效地观好一节课,压力不亚于台上正在上课的老师。因此我们在观课时只有使自己在不断的思考选择排除确认再反思的过程中才可以提高研修能力。这一教研活动才会事半功倍,受益匪浅。学生究竟怎样学的,教师究竟怎样教学生学得,是我们观课时要听、要看、要想
12、的,当然,刚才上面说到的这些看、听、想是不是也需要我们教师观课时面面俱到呢?当然不是,究竟我们看的时候,听的时候,想的时候侧重点放在哪里呢?是由谁决定的呢?既然是观课议课,当然主要也是由我们教研组确定的观课点来决定的,我们的观课点确定的是什么,我们观课时就主要观什么,这就是现在的观课与以前的听课的一个大的区别,以前的听课,面面俱到,而现在的观课,主要是纵观整个课堂,围绕观课点去观,把这个观课点通过一节课,两节课甚至三节课,一学期的听、看、想、议,从而找到有效的策略,让教师心中最终明确:噢,原来课堂中我们要这样围绕教学目标去展开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这样去设计课堂中的问题;我们要这样去评价学生;我们
13、要这样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等等,这样一个观课点一个观课点的去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以上是我针对观课的要素及观课时的要领听、看、想谈了谈,下面我想说说在观课时我们如何选择观课视角。(4)、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第一点观察视角的选择首先就是从我们刚才上面说到的那些观察要素中去做选择。观察视角的选择还主要取决于观察目的。也就是说在确定观察视角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弄清楚本组成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象与困惑,你比如:语文课中,我有时听到柴燕老师说到他们低段的“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兴趣的培养教师比较困惑,我们就可以将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作为观察视角,因为这就
14、是我们观察的目的,当然,我们的观察目的也应根据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需要、侧重点等来确定,再分配给每个观察者。第三点就是观察视角必须是课堂上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现象。这三点应该是观察视角的最基本的特征了。因为你确定的观察视角如果太笼统,太模糊,让老师无法观察、记录、那么课后老师又怎么可能对观察点做解释、做评议呢?观察视角符合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双向需求。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因为,我们的观课议课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困惑问题、或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或现象、通过观课来寻找解决的策略的。这些现象或问题既是我们观察者中的问题也是我们授课教师的困惑或问题,所以说观察视角应该是符合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15、的双向需求的,也就是说,确定观察视角时要根据观察者、执教教师以及我们的合作体整个教研组的需要来确定。观察视角大致确定好后,这只是一个粗略的方向,接下来,我们还要根据观察观察视角这个大致的方向,来确定观课点。观课点比观察视角更具体,范围更小,更易操作,下面我再说说观课点的确定。环节二:如何确定观课点1、确定的观课点要具有普遍性、普遍性、易操作性。何谓普遍性?普遍性一是参与的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二是在课堂上一定会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不至于让大家扑空。最好是大家共同的困难,然后是有较大价值的创新。不然每次耗时耗人耗力的把这么一批人弄在这里听课干什么?所以,观课议课的观课点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制定好。那么
16、,那些观课点具有普遍性呢?你像:一:教师基本素质二:课堂教学设计三:学生参与状态四:学生学习效果五:教学时间分配我们都可以从中选择把它定为观课点。例如:课堂教学设计观课议课表一:教学设计执教老师学校班级课题名称观察时间观察者项目运用方式设计意图整体效果您的看法导入新颖度环节相扣度知识巩固度知识拓展度教材处理合理度说明:填写设计意图时指观察者在本堂课中所观察到的被观察者对于各个教学环节处理上表现出来的意图。总评:建议:观课议课表二课程实施效果分析观察目的:通过课堂观察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观察视角:课程性质考查评价执教老师学校班级课题名称观察时间观察者项 目评价考查要点(体现
17、学科教研主题)教师的讲解(精炼、清晰,语言流畅,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积极讨论的氛围,处于积极动脑的状态。)小组合作:(教师小组交流分工明确、小组合作有培养、有训练,教师有角色转换体现,起到参与、指导、合作的作用。教师能积极参与小组交流,有关注、有指导。)整体评价(高效点、低效点)问题与提问问题是否明确,哪些问题是无效的;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存在哪些偏差;教师理答状况怎样。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设计是否科学适量,时间安排是否充分,反馈是否有效,是否有效的促进了教学的巩固和延伸。学生参与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教师采取何种策
18、略关注中下学生,是否有效?哪些学生处于关注盲区。整堂课目标设计与达成是否体现三维目标,定位是否科学,适当;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难点是否突破,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科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铺垫是否有效,教学手段运用是否有效的推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都可以把这些作为观课点去确定。观察视角与观课点确定好后,接下来就是围绕观课点制作科学的观察量表,下面我就来谈谈第三个环节:制作科学的观察量表。环节三:制作科学的观察量表在确定课堂观察视角与观课主题后,设计合适的观察量表,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需要课程理念、理论素养、教学价值等的支撑,它是一个研究课堂、理解课堂的过程。
19、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课堂观察量表。(一)、什么是课堂观察量表课堂观察量表是通过研究教师在教学的主环节即课堂上的表现,确定合理的观察点,在收集客观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而开发的一种工具。课堂观察量表是课堂观察中的核心问题,我们的课堂观察量表是怎样设计的,我们的观课教师就会沿着什么方向去观课,去做记录,去做分析,所以说课堂观察量表支撑着课堂观察的骨架,掌握着课堂观察的方向。它不仅仅是观课时的记录表,更像解剖课堂教学的一把手术刀,它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构性思考的一个依据。进行课堂观察,量表要先行。开发量表是整个课堂观察的核心技术,是突破口。要观察课堂必须理解课堂
20、,要理解课堂则需要有一种分析视角来审视我们的课堂,也就是观察课堂必须明确具体的观察点(观察任务),所以,每次观课议课时我们要先确定观课的主题视角,然后再根据观课的主题这一视角设计观课议课的量表。因此,观察量表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二)、如何制定课堂观察量表观察量表是以观察点为起跑线,结合具体的课以及观察者的特点进行开发的。课堂是错综复杂且变化多端的,要观察到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不知道在找寻什么,就看不到更多的东西。量表的制作要从观察课的目标、重点、难点及具体分析观察对象(内容)的要素下手,寻找出清晰的目标指向,再根据观察课的具体情境设计观察量表。1.从观察课的目标、
21、重难点入手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观察者必须重点观察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水平,立足“三个视点”双基目标、过程目标、情感目标,“两条视线”学生参与状态,教师调控策略。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规中的观察量表可以就以下几个观察点进行量表的设计:基于分析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师提问的观察;基于分析课堂书面练习层次、时间与题数的观察;基于分析学生参与回答问题分面的观察;基于分析学生个案的观察(定点观察);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察等。从中可以很明显地从量表中感受到量表的开发都是以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水平而设定的。2.从观察对象(内容)的要素入手不同的观察对象或内容就从不同的要素进行量表的开
22、发。想观察提问,其要素就可以从“提问的数量”、“提问的认知层次”、“问题的目的指向”、“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学生回答的类型”、“教师理答的方式”等方面分析。想观察“提问的数量”,则应采用定量的观察量表(具体到数值的观察量表,一般比较精确。它的制定一定要精简,方便观察者记录数据。);想观察“提问的认知层次” “问题的目的指向”,就应该采用定性的观察量表(相对定量观察量表,它模糊许多,仅仅涉及到性质。它的制定逻辑关系要妥善处理,尽量不要有歧义。);想观察练习,其要素就可以从“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时间”、“练习的题数”等方面分析,也就是借助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量表(这是课堂观察量表
23、中运用最广的一种量表。它要求观察者在记录现象时先进行定性,同时也定量。)。想观察“情境创设的效度”应该釆用定性观察量表。想观察“学生活动创设与开展有效性”,若想从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和态度来判断,那么在界定不同态度表现行为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的观察量表较为合适。3.从观察课的具体情境设计入手根据观察课的具体情境设计选用与调整观察量表。情境的设计带动一节课的优劣,课堂观察更要根据情境设计的改变而调整与选用合理可行的观察量表。因此,量表的设计要不停地进行改进,不同的课堂具有不同的情境,普适性太强意味着针对性的弱化,所以,在使用量表前必须根据观察课的具体情境调整原先设计的量表,不能只是简单地为了量表而量
24、表,避免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如在观察教师提问效度检测表中,它将观察内容分为八类: 使个别学生注意参与;检测学生主题知识;检查对主题的理解;诊断学生的不足;激励学生;激发独特的思维;树立学生自信心,当教师相信学生会作出正确的回答时;控制特殊学生或整个班级行为等。教师的提问有很多讲究,在观察量表也体现得十分详尽,然而在量表的使用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原因就是教师的提问行为有时很难判断属于哪一类,不仅记录难,分析也难。开发量表时要注意分类准确清晰,逻辑上要经得起推敲。对于观察教师提问效度检测表就从教师提问的高效考虑,就根据问题的性能进行分类,操作指向十分明确。这个量表可以在每一个环节对所有的问题都进行分类:管理性问题、记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批判性问题等,并对其进行频次与百分比的数据分析,进而从数据上评判教师提问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