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庄子两则导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53985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两则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庄子两则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庄子两则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曹德力_二 解释翻译惠子相梁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3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 ,子知之乎?4夫鹓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5于是鸱得腐鼠,鹓 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以梁国而吓我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2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3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4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2、我知之濠上也。”1惠子相梁(1)要读出人物的语气和语调,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本篇告诉我们做人要坦诚,不能有小人之心,面对名利,要淡而视之,坦诚为人,坦荡一生。(2)庄子讲鹓鶵故事中,鹓鶵、鸱、腐鼠分别比喻什么?故事的用意是什么?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如庄子。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如惠子。腐鼠比喻功名利禄。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体现了庄子语言机敏、幽默、诙谐,富有想象力的特点。(3)庄子与惠子 各有什么性格?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 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4

3、)品味文章的美点并交流。1、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2 、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3、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1)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表现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庄子的这种人生态度,我以为是非常重要的,带着这样的眼光我们可以在冰冷的现实中找寻到诗意,从而丰富我的精神家园。(2)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他

4、们的人生态度不同,试作分析。在庄子与惠子游于谦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 庄子智辩,重美学上的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 有艺术家的风貌。 (3)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

5、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你同意庄子的见解还是惠子的见解,谈谈你的看法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永远辩不完的问题,其实对于他们两个人,本

6、身不能用“对”与“错”来判断,只能说惠子好辩,重分析,他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态度;庄子则重欣赏,对外界的认识,总是带有欣赏的态度。惠子是一个逻辑家,庄子则更具有艺术家的气质。(5)精彩的诡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整个一个故事,便是由人物之间的论辩组成的。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但从论辩的过程和结果看,充分体现了庄子的论辩的机敏和巧妙。尤其是故事的结尾,是庄子最后的反击。庄子说 :惠子你说我怎知道鱼的快乐时,便已显示你已经知道我明白了鱼的快乐才问。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不知鱼的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过知道他是知道的,可说是扭曲了惠子的原意。此外,最后一个答案:我

7、是在濠上知道的,又把惠子“你怎样知道鱼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乐”,在逻辑上可说是个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的对语;可是,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语辞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一己的矛盾的机敏。(6)第二则,庄子的辩解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诡辩,如果你是惠子,你会继续怎样辩论?(7)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3(1)庄子是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道 游刃有余 望洋兴叹(螳臂当车 涸辙之鲋 朝三暮四 沉鱼落雁 相濡以沫 等)(2)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三篇

8、文章中孟子的形象与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的形象有很大不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孟子与庄子形象的不同点。孟子积极入世;庄子消极避世。答到“积极”、“消极”或“入世”、“避世”的意思,均可得满分;答到孟子“重义轻生”,庄子“不贪图富贵,幽默风趣”等也可给满分。请揣摩“庄子往见之,曰:”中庄子“曰”的神态或表情,用一个词描摹。冷笑(或嗤笑、愤怒、鄙夷)(3)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之处,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度。也可以一同欣赏两位,理由综合以上所述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