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时 简单的推理(1) 新城三小 薛亚萍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教材第10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学习简单的推理知识,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2.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重点难点: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卡片 彩色弹力球 硬币 苹果 书籍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游戏:两人一组,一个同学握有一个硬币,让另一个同学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看谁猜对的多些。导入课题: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做游戏猜一猜。二、新课讲授1.探究一 两种情况的推理(1)师生互猜出示苹果和书两件物
2、品,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来,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和小朋友一人分一样物品,偷偷地分好,放在身后然后问学生:想知道我们各拿了什么吗?先让学生简单猜猜,然后告诉小朋友:老师拿的不是苹果,现在你能猜一猜我们拿的各是什么?学生很快猜出:老师拿的是书,学生拿的是苹果。师:说说你是怎么猜的?在学生的交流中得出:因为只有两件物品,老师拿的不是苹果,那拿的一定是书,另一个同学拿的就是苹果,或者也可以想:因为只有两件物品,老师拿的不是苹果,那苹果一定是学生拿着的,老师拿的一定就是书。老师和另一个小朋友同时出示自己的物品,验证刚才大家的猜测是正确的。老师还可以用列表的方法引导进行验证。(2)学生互猜师:猜一猜的游戏
3、好玩吗?刚才都是我出题来考大家,现在让你自己来考考大家好吗?你们每人手里都有一枚五角和一枚一元的硬币,就让大家来猜猜你和同桌手里分别拿着的是什么硬币。要求学生同桌合作,一人出题一人监督,课件出示。我和同桌分别拿着( )和( )。我拿着的不是( )。猜一猜,我拿着的是(),我的同桌拿着的是()。反馈:指名学生上讲台相互出题猜一猜。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么猜的?2探究二 三种情况的推理(课本例1)师:刚才我们在玩猜一猜的游戏,都能根据一定的条件来进行有依据的推理和判断。让我们来增加难度,看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怎样判断。课件出示例1:三个小朋友,小红、小丽和小刚,他们分别拿着语文书、数学书、品德与生
4、活书,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师:在这幅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小朋友,你们猜猜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先自己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在学生的交流中得出:一共有三种书,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小丽和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了。而小丽说自己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她拿的一定是品德与生活书,那小刚拿的才是数学书。师:你认为要怎么想,有什么好办法才能比较快地知道小丽拿的是什么书?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汇报时强调可以直接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这个肯定的条件入手,说明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再根据另一个条件来判断,就和前面的方法是一
5、样的。教师还可以用列表的方法帮助学生推理。3.介绍“推理”师:判断三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至少需要几条信息?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判断出结论的过程就叫“推理”。三、当堂检测1.听一听这两个人的对话,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关系。我是你儿子。 我不是你爸爸。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做一做”第1、2题。出示题目:问学生从图中分别看懂了什么?让学生进行推理判断,可以分别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组织全班进行反馈,重点说说学生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好方法。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一第2题。师生共同读题,引导学生说说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然后进行分析,怎么理解“我不是最多的”,先在小组里说说,再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简单推理过程。四、谈收获提问:同学们,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小结:本节课在玩中学、玩中思,两个游戏让我们感受到简单推理的过程。六、教学板书简单的推理已知信息-(推理)-问题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