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说教材(1)这一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关代数式的知识,虽然教材所安排的内容并不复杂,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次思维的飞跃。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方程的基础,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学生接触到的都是具体的数,而现在要学会用字母即抽象的符号来代表具体情境中的数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这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一次过渡。教材设计了多个情境,使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作用。第一个情境是青蛙儿歌,通过儿童熟悉的儿歌,引出用字母表示数,即n只青蛙n张嘴。第二个是妈妈和淘气年龄关系的情境,如果淘气年龄用字母a表示,那么妈妈的年龄可以用a+26表示,也能体现妈妈年龄和淘气年龄之间的关系
2、。第三个是用小棒摆三角形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个数,用aX3表示小棒根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三个不同内容的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儿歌”情境是直接用字母表示数;“年龄”情境和“摆小棒”的情境不仅用字母直接表示一个量,同时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个量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三个情境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符号化的思想,为学习方程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确定以下目标:1)在现实情况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
3、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略写的方法。2)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3)渗透不完全归纳和代数思想,逐步建立符号意识,提高抽象概括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观念。二、说学生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要在亲自经历运用字母表示具体数量的活动中才能真正得以实现。用字母表示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接触过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但是由研究一个个特定的数过渡到用抽象的字母来表示一般的数,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这在刚开始学习时对学生来说会有一些困难,不少学生感觉一时还难以接受,因
4、此他们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研究实际问题的具体学习活动中反复不断地体验,逐步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对于一些存在困难和疑惑的学生,要细心寻找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师首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的认识,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三、说教学方法: 1、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 在问题情境中,我充分挖掘了教材中呈现的主题图情境,注重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事物、思考问题。通
5、过学生背诵儿歌,引出用字母表示数,初步体会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很多数。 2、调动儿童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构建数学模型。 尽管学生没有进行过有关代数知识的学习,但孩子们已具备一定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经验和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熟悉和喜爱的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理解既能用字母直接表示一个数,同时又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数,从而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我们创设了“师生互动猜年龄”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从最容易理解的加法数量关系开始,初步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方法;接着又创设了摆小棒的情境,旨在促进学生体会用字母和含有字母式子表示数的意义及优越性。同时也使学生学会用字母和式
6、子表示乘法数量关系,以及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从而自然的促进学生由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 3、利用儿童生活学习的方式,促进数学理解。 童谣是儿童所熟悉并喜爱的游戏和表现形式。因此我们设计了数学模型的童谣呈现,让学生在编儿歌的过程中巩固用字母和式子表示的乘法数量关系。以数学的方式呈现生活,从数学的视角看生活,让数学与生活有机的结合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在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自编儿歌的过程中,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由形象感知迈向抽象理解。 4、生成新的学习经验,用数学的方式认识生活。 通过经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数学模型逐步构建。这时我们设计了拓展练习,让孩子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思,从
7、只有一个字母的式子到含有两个字母的式子,从只有一步的简单数量关系到两、三步的数量关系,孩子们的认知在逐步走向深入。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汇报大家收集到的生活中用到的字母缩写2、用字母表示它们有什么好处?3、出示扑克牌,J、Q、K、A表示什么?4、揭题:字母不但可以方便、简洁地表示一些特定的名称或标志,还可以用来表示数。(板书:字母表示数)设计理念:生活中的字母缩写应用广泛,学生交流,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的方便简捷。从学生感兴趣的扑克牌入手,知道字母可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数。(二)、提供平台,引导探究青蛙儿歌1、出示儿歌前两句,谁还能接着往下说?2、你们能把这首儿歌说完吗?为什么?
8、3、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首说不完的儿歌?4、第一个n表示什么?为什么嘴的数量也用n表示,这里n可以表示那些数?5、小结:字母不但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任意自然数。设计理念:由学生朗诵喜爱的儿歌,在快乐的欣赏儿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初步尝试用字母表示数,即n只青蛙n张嘴。体验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老师和学生的年龄关系1、做猜一猜游戏字母a表示一个年龄,它可以表示老师和学生谁的年龄?a+20字母a表示谁的年龄?2、看到a+20想到什么?(年龄相差20岁)3、学生今年10岁,老师多大?学生明年11岁,老师多大?a+20不但表示一个数,还可以表示一个数量关系。4、a表示500可不可以?5、用c表示教师
9、的年龄,学生的年龄怎么表示?设计理念: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数学问题,创设情景,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完成了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认识上的飞跃摆三角形1、摆1、2、3、10、100、100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个小棒?2、这么快有什么规律?3、想一想,用简单的方法表示三倍的关系。4、介绍简写方式。5、联系巩固设计理念:用小棒摆三角形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用字母表示书的意义和作用。帮助学生丰富和扩展字母表示数的认识介绍简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符号化的思想,为学习方程打下基础。(三)、学以致用,扩展深化1、2、教材3、4、课件5、家庭作业设计理念:这样的练习设计,循序渐进富有层次、形式多样、新颖活泼,既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1、这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2、介绍数学家韦达小结:希望学生探索代数学中的奥秘。对所学方法进行再一次的总结和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课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