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阶教学反思莲华中学 陈晓容一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这是一篇通过写父亲辛苦大半辈子,造好台阶的故事,表现父亲勤劳、顽强、淳朴、善良、谦卑的形象的自读课文,所以我制定了这样简单的学习目标:1. 体会父亲的品格,感受中国典型的农民形象。2.领悟作者对父亲的情感。3. 培养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情感。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文中人物形象、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自己父亲的不容易、对自己的关爱和照顾,培养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情感。(二)教学内容。基于教学目标,我本课设计了三个环节:读懂人物、读懂作者、读出自己。读懂人物环节,通过对三个问题的分析,让学生理解父亲的形象:1、父亲为什么
2、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付出了哪些艰辛?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读出作者部分,设计的问题是:作者在父亲身上倾注了怎样的情感?最后一个环节读出自己部分,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聊聊你的父亲,感受父亲的品格、胸怀。让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父亲对家庭的付出,感受父亲的不易。二是父亲,我想对您说- 让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心声,表达对父亲发自内心的爱和感激。(三)优点。本堂课教学目标明确,贴近学生生活和情感;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课堂结束时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特别令人惊喜的是,课堂气氛很热烈,学生充分讨论、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很投入地进入到了情景之中,很大一部
3、分学生在聊自己父亲的时候,都能准确、详细地介绍自己父亲,并体会到父亲的辛苦、对自己的关爱。在最后一个环节“父亲,我想对您说”,很多学生流着泪,反思了自己以前的错误,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爱,此时,整个教室笼罩在一种浓浓的亲情之中,教室变成了爱的海洋。(四)不足。我认为有以下两点遗憾:一是时间安排不太完美。由于文章较长,学生对课文不是很熟,所以在分析理解人物形象这部分多花了一点点时间,事先设计的结尾合唱父亲结束本课的环节就没有实施。二是在“父亲,我想对您说”环节,部分学生还是显得有些羞涩,不敢大胆地剖露自己的心声,作为语文老师,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体会人间真情,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