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润物无声借助主题式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渗透励志教育——关于“选择”的高三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体会.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31062 上传时间:2024-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润物无声借助主题式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渗透励志教育——关于“选择”的高三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润物无声借助主题式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渗透励志教育——关于“选择”的高三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润物无声,借助主题式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渗透励志教育——关于“选择”的高三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体会   作为一种有效的语言输入途径,报刊阅读教学已经在高中阶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高三年级,对于面临升学压力和无法回避的应试需求,作为教师该如何看待英语报刊教学在这一阶段的的语言教学地位,并发挥它在高三日常对学生的励志教育中潜在的巨大作用?笔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在高三年级利用21世纪英语报高三版结合普通中学学生实际情况借助主题式报刊阅读教学,寻找到了适合指导高三学生进行报刊阅读的方法,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关于结合英语报刊有效实施励志教育的心得。本文以上海市七宝中学区级重点课题中期评估中的一堂主题式报刊阅读展示课为背景,总结笔者个人的收获和体验,以期各位前辈和同行不吝斧正。 · 以生为本,结合高三实际挖掘报刊题材。 1、普通高中高三学生实际需求的分析:   由于担任毕业班班主任的缘故,在和学生频繁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高三的学生普遍存在焦虑和迷茫的心态——缺少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认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明确规划。正因为这样,当面临高三许多“选择”时,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气,表现得患得患失。如果能结合英语阅读教学,通过语言的魅力让学生从中获取心灵的启迪,可谓一举两得。在和学生的沟通中,笔者了解到只有富于时代气息,基于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不拘泥于传统形式、活泼生动的文字信息才能真正打动他们,因此,英语报刊素材具有非常大的励志教育的潜在功能。 2、《21世纪英语报》励志主题的阅读素材优势以及教学选材分析。   通过几年《21世纪英语报》的教学经验,笔者感到这份报纸的题材不仅涵盖面广,更因为选材贴近高中生生活,内容积极向上富于时代精神。尤其是Culture and Discovery和Learning KIT这两个版块中的文章总是涵盖了社会、科学,人文等多方面丰富多彩的英语文化内涵,语言地道优美,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在其中找到他们喜欢的课外泛读文章。   高三上半学期利用上海市七宝中学市级课题中期评估的契机,笔者根据班级学生实际状况,选取了《21世纪学生英文报·高三版第403期》作为备课基础素材开了一堂公开课。在研究了报刊文本后,确定了三篇具备共同励志主题的文章,分别是Culture and Discovery版块中的一篇关于一位少年高尔夫球手如何在荣誉和信誉中作出抉择的文章《A game of great honor》、一篇关于选择决定幸福感的说明性文章《What is it makes a happy person?》以及Learning KIT版块中的关于一位运动员如何战胜病魔和自身残缺的美文《Nothing in the world beats me》。这三篇文章都谈到了价值观精神层面的“选择”问题,但又各自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不同的“选择”对人生造成的不同影响,从而探讨面对“选择”时,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养。   但是由于三篇文章的阅读难度都达到了三个笑脸(难度较高)的程度,以及一堂课中普通高中学生所能实现的阅读量,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思考体会的时间,实现学生的主动深入体验,最终在确定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时,笔者还是将其中难度最大的《Nothing in the world beats me》作为课外的拓展作业,没有列为本课时必读材料。   真正有效的阅读教学始终应该以学生个人体验为出发点,不能盲目的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进度,而牺牲学生的思考体会内化的时间。。章huang KITZHiscovery · 以用为体,编辑教学内容扎根常见常用词汇。 1  、根据学生实际,巧妙简化报刊文章中的难词难句。   由于笔者所任教的对象是普通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词汇量较小的能力问题,并且原版文章还有一定文化理解的难度。如果完全照搬报刊原文,不加简化和编辑,那么在阅读理解的难度要求上就完全超出了学生的“最低发展区”需求。所以,必须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文章中的关键难词难句通过巧妙的方式进行简化,对于难度较大但又非常频出现的词汇则直接给出中文注释的方法,合理降低学生阅读难度,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What is it makes a happy person?》这篇社科性文章的第三段,长句的理解对学生来说非常难,因此笔者就巧妙的设计了True or False的练习,通过简化长句,再通过对照原文阅读,来帮助学生理解原文中句子的意思。这样的改写既不着痕迹,又能让学生通过更易理解的语境来理解文本中比较复杂的意思,从而他们也会明白原句复杂结构的所特有的味道,慢慢的对于长句的恐惧就会消失,同时逐渐地掌握了理解长句的方法。再比如,还是本文中的prioritize这一个词,学生学习这个词汇的难度较大。笔者先通过构词法,让学生明白“-ize”是动词的后缀,从而通过“priority(优先考虑的事物)”联想它的含义。另外在阅读前就将此单词的中文标注给学生,不打断学生阅读过程中的fluency的需求,而在阅读后在进行相关构词法的指点。   2、强抓基本词句,加强重点单词句型教学的复现率。   由于“选择”这一话题的励志意义,就是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取舍。而通过原文中的经典句型操练,不仅能达到语言学习需要复现得要求,更能让学生在不断的复现中,通过语言的操练不断拓展自己思考的角度和深度。比如,笔者利用《A game of great honor》中的句子 “In a game for gentlemen,honest comes before victory”引申出让学生反复操练的句型,“If we want to _____, ____ should come before ___.”让学生通过填空加深对于“选择”取舍的思考。其中第一个空格,为能力较差的同学设置了坡度,即给出两个结合时事的选项A.survive a big fire /B.be popular with the others。在实际开课过程中,该环节的表现堪称亮点。再比如,为了强化prioritize这一新授单词,笔者结合选择中必须要面对的价值观的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brain storm的方式进行了一组句型操练:I prioritize…because…这个句型的操练不仅强化了学生对于这个单词词义的理解,更通过口头不断复现让学生熟练掌握了它比较复杂的发音,同时也为下文要深入一层价值观的教育做好了伏笔。 · 以学定教,设计合理任务分层渗透主题。 1、扎根普通中学学生学习习惯,由浅入深分层布置阅读任务。   根据普通中学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习惯,笔者还进行了针对性的备课设计。比如,在课前布置了文章中好词好句的预习翻译任务,《What is it makes a happy person?》中,笔者挑选了A person will be just about as happy as he makes up his mind to be.这句话,让学生去理解,事实证明,有这样的预习,为课上处理更深更广的内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又如,由于普通中学学生的词汇量较小,所以在课堂上每一篇文章正式阅读开始前,都应该在pre-reading环节做一些单词学习的热身运动,笔者比较喜欢用文中的原句的改造后的句子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关键词汇,同时通过填空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思考过程中去。   在词汇教学之后,根据高三学生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的特征,笔者还喜欢结合文章内容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句型练习,先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操练,然后可以脱离文本内容只保留文本中的句型结构,运用已有的经验体会进行句型操练,这样的练习适合所有层次的学生进行,学生因此也很有积极性。   2、根据具体文字信息文体特征,各有侧重多法落实教学重点。   这堂公开课中所选用的两篇精讲的文章,题材和题材都完全不同。笔者通过认真研读文本,抓住文本特征,从而更好的利用文本的优势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同时完善他们对于“选择”的认识,培养他们应有的价值观。   第一篇《A game of great honor》中,不仅讲述了一位少年球手的感人故事,更有大量的关于高尔夫球文化的背景介绍,而这正是我们学生知识结构中所缺乏的,笔者在课前预习时就注意到了让学生关注这些文化背景的介绍,同时在课上也以此为侧重点,通过各种训练让学生理解高尔夫文化的同时,进行比较反省自身。文本中小球手漂亮的完整了他的“二选一”,而学生通过读完这篇文章,也完成自己的“二选一”,这种句型练习,在强化语言学习的同时也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了价值观的问题。 · 以微知着,拓展课内所学深化语言学习。 1、根据多篇阅读素材的共同励志主题,多侧面使学生个人情感体验多样化。   通过实践证明,英语报刊阅读的魅力是基于语言更是超越语言的。尤其在励志教育方面,在任何年级任何班级中都具有它的价值。   比起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它用生动的实例和优美地道的语言,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灵。各种不同的体裁和题材的文章也能更好的激活学生语言学习的潜力,从而全面的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修养,使他们看待事物能从更多角度去思考。   报刊中的丰富的语言的语言材料又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可供表达的素材,许多学生在坚持了一段报刊阅读之后,都会在输出(口头表达,书面写作)方面,有显著的提高。 2、适时引入课外同一主题的语言素材,多层面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得到渗透。   同时,为了提高教学针对性,实现每堂课的最佳效果,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专题设计也很重要,设计时最好还要兼顾到课内所学的内容或者学生已有的知识,比如牛津教材每一个单元都会有一个文化主题,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这一主题,在报刊中寻找相关联的文本来拓展延伸可能所学的内容,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而真的做到这样的精心备课,学生学习的才不仅仅是语言,更是它所承载的文化和思想,实现真正的“润物无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外语文库 > 高中英语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