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都市型红色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模板.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52565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市型红色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都市型红色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都市型红色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都市型红色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都市型红色旅游发展研究-开题报告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都市型红色旅游发展研究题 目: 以武汉市为例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学生姓名: 学号: 专 业: 旅游管理 院(系): 管理学院 2015年12月28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毕业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一、 研究背景 中国的红色旅游可以溯源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间,红卫兵沿着革命先烈遗迹瞻仰革命圣地的热潮,虽然当时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却是当今红色旅游的开山鼻祖。改革开放以后,伴随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红色旅游也在逐步地产生并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家旅游局就在国家计划安排的旅游基本建设投资中,每年安排资金,帮助延安、韶山、井冈山等一批

2、革命老区和革命纪念地建设旅游设施,发展旅游产业。90 年代后期,正式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概念,并积极支持有关地方开发红色旅游产品、举办“红色旅游交易会”和开展各种形式的红色旅游推广活动,使红色旅游在全国逐步形成规模并走俏市场;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及国家对旅游业的日益重视,红色旅游迅猛发展。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颁布,全国掀起了红色旅游热潮。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把红色旅游纳入到整个旅游行业发展大框架中,红色旅游发展进入新时期。 建党90周年后,在武汉市十二五规划中红色旅游迅速升温,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革命旧址复原维修完成,全面迎接游客。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

3、,20多处革命遗址进行维修改造,武汉市红色旅游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但是与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红色旅游发展得好的先进省市相比,武汉还存在差距。武汉虽拥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优势丝毫不比其他省市逊色,但发展却在别人之后,至今没有一个较为成熟、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红色旅游产品,这与武汉在全国革命历史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二、 研究意义1.对开创“都市型红色旅游”新型开发模式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武汉市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也拥有着众多的革命遗存,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促进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武汉市委、市

4、政府成立了红色旅游调度中心,统筹安排武汉市红色旅游工作,并委托武汉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武汉市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在对武汉红色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客观地分析武汉都市型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对武汉都市型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质量等级定量评价,能对其他城市都市型旅游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对于带动都市经济发展,培育都市发展旅游的新型增长点有重要意义红色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种形式,红色旅游景点不仅仅包括革命老区的一些旅游景点,武汉、上海、北京等大都市也是革命活动重要场地。现代旅游业主要集中在一些自然景观及古代遗址等方面,红色旅游业也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部分,加大对红色旅游业的开

5、发,有助于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不仅有利于增加新的旅游点,同时也可以起到对城市其他种类旅游业发展的刺激作用。3.对于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培育武汉城市精神等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 都市红色旅游是建立在“都市红色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文化旅游产品”。对都市红色旅游资源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到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对生活在21世纪的一代,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发生了不少变化,都市红色旅游的开展,丰富了人们的革命历史文化知识,起到缅怀前人、教育今人、激励后人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突出城市文化,增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及凝聚力,

6、建设城市精神。 三、文献综述(一) 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有关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学术研究分为全国范围红色旅游研究和地方红色旅游研究。全国范围研究方面,何烈孝、冯淑华和王婷婷(2011)提到随着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深人开展,红色旅游市场需求逐渐向个性化、体验化和多样化方面发展。刘海洋和明镜(2012)总结了红色旅游概念界定,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国内红色旅游研究进行了述评。蔡慧(2013)认为红色旅目前在全国各地的红色景区掀起了一波接着一波的红色旅游热潮,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便由此而生。地方红色旅游研究方面,唐闪光(2010)认为湖南是全国红色

7、旅游之源,是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但良好发展态势中依然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文化内涵不深、管理体制不畅等问题。肖杉(2011)认为泰安市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省重要的的地区,无论区位要素还是资源条件都适合开发建立红色旅游开发模式,整合区内外红色旅游资源,推动山东省红色旅游建设。孙钟伟(2011)认为陕西的旅游资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都十分丰富,而以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显得非常紧迫。刘洪涛(2014)提出陕西省红色旅游的发展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层次不高,因此要抓住国家倡导发展红色旅游的良好机遇,打造陕西红色旅游精品,对于陕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胡勇胜(2015)认为湖南具

8、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要实现其红色文化传承与红色旅游协同发展,应树立协同发展概念,组建高素质的红色旅游文化团队。关于都市型红色旅游的研究并不多,在知网上以都市型红色旅游为关键词,搜索的结果仅有三篇关于都市型红色旅游发展研究的文献。李书剑(2007)在硕士论文中从人文关怀视角探讨如何在都市旅游进一步深化过程中,构建“以人为本”的都市旅游服务体系,即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的旅游服务,以充分体现都市旅游的人文关怀,并推动都市旅游服务产业和谐发展。刘中萍(2015)以上海为例,分析了都市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及其开发模式,指出相对老区而言,都市地区拥有优越的外部条件,在开发中更注重精质、完善

9、配套、便捷通达、适度整合,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出相宜的都市风格。刘中萍(2015)主要以上海市为例来探讨都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与整合研究,在对上海红色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建了都市红色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和评价体系,进而对上海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目前对武汉红色旅游资源的研究还十分少见,有限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红色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开发模式研究,以及武汉市红色旅游景点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出现的问题的研究。黄传馨(2010)认为武汉市是高品位红色旅游资源的密集地,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城市,红色资源种类多且丰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杨书林(2011)

10、 以武汉的红色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武汉红色旅游发展不热的问题所在,最后建立武汉红色旅游产业,开发红色旅游市场,促进武汉市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二) 国外研究现状红色旅游源于国外,兴于中国。但是各国类似于“红色旅游”的旅游形式不同,其研究的对象也不同,但是类似于红色旅游的活动形式是存在的,一是历史文化旅游。二是黑色旅游,加拿大学者Carolyn Strange和利亚学者Michael Kempa(2003)以南非的罗本岛和美国的阿尔卡特拉兹岛为例,将以监狱或者监狱地遗址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为黑色旅游,并对美国的黑色旅游进行了探讨。关于上述旅游形式的开发和保护问题,国外界已经

11、系统的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Joshua Hagen(2009)认为纳粹主义德国一直注重保护史迹和历史文化遗产以服务于政治和公众的需要,还特别研究了巴伐利亚州在纳粹时期很注重建筑遗产的保护。(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对红色旅游研究进行了多角度探讨。在研究区域上,以地方个案研究为主,地域特色明显,尤以对井冈山、延安、瑞金等著名红色旅游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研究为主,这些地区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地域分布广泛、地方特色迥异,要挖掘资源特色和促进景区创新发展,还要对一些红色旅游相对集中的都市进行研究。总之,笔者认为都市型红色旅游研究以武汉市为例这一选题,无论是在研究区域,研

12、究内容上,还是研究角度上都将会是今后研究的创新方向。.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进度安排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引言,论述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都市型红色旅游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理论基础,论述都市型红色旅游和都市型红色旅游资源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总结都市型红色旅游与传统的红色旅游二者的区别;第三部分:调查分析武汉都市型红色旅游的基本状况,用SWOT分析法对武汉都市型红色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准确的分析,得出武汉都市型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武汉都市型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质量等级定量评价,以确定其是否值得开发、如何开发、何时开发、为谁开发及开发方向

13、如何,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规划建设提供科学基础。 第四部分:根据SWOT分析法分析的结果和资源质量等级定量的评价结果,提出解决武汉都市型红色旅游发展问题的方法和武汉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第五部分:论文研究成果和展望。二、重、难点重点:1. 论述都市型红色旅游和都市型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念,总结都市型红色旅游与传统的红色旅游二者的区别,为进一步研究武汉都市型红色旅游做充分准备; 2.运用SWOT分析方法,客观地分析武汉都市型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发现武汉市都市型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并对武汉都市型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质量等级定量评价,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规划建设提供科学基础; 3.提出解决武

14、汉都市型红色旅游发展问题的方法和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难点:1.武汉都市型旅游资源的基本数据的获取,需要大量的查询文献、实地调研、走访及问卷调查等; 2.对武汉都市型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质量等级定量评价,需要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查阅相关文献,收集武汉红色旅游资源各种现有信息,从中获得与红色旅游资源调查项目相关的内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加大对红色旅游特别是都市红色旅游的把握和认识。 (2)实地调研法 拟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武汉绝大多数的红色旅游区,获得较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另外通过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武汉红色旅游景区的资源现状,最后通过对红色旅游

15、景点所在区的综合考察,分析景点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类型以及价值等。 四、 进度安排 (一)确定选题指南第11周(11月16日-11月22日),教研室讨论备选题目,形成选题指南。 (二)学生选题第12周(11月23日-11月29日)完成学生选题。(三)召开毕业论文工作动员大会、下达课题任务书第13周(11月30 日-12月6日),召开教师、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动员大会,讲解毕业论文撰写格式。学生接到任务书后,学生与导师沟通,确定论文思路、框架,并由各教研室审定。(四)撰写开题报告,开题答辩第14周-17周(12月7日-2016年1月3日),学生依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和研究框架,写作开题报告

16、,学院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开题答辩。(五)论文写作第18周,第二学期的第1周-第6周(1月4日-4月3日),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第6周,学生完成论文一稿。(六)中期检查第7周(4月4日-4月10日),学院开展毕业论文期中检查。(七)论文二稿第8周-第10周(4月11日-5月1日),完成论文二稿。(八)论文内、外审第11周(5月2日-5月8日),毕业论文工作办公室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学生论文进行审阅。查找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九)答辩前的准备工作第12周-13周(5月9日-5月22日),学院成立答辩委员会、学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统筹安排毕业论文答辩事宜。(十)论文答辩 第14周(5月23日-5月29日)

17、,答辩委员会组织学生参加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发放毕业证和学位证。 3.参考文献1何烈孝,冯淑华,王婷婷. 红色旅游市场化转型以井冈山为例J. 宜春学院学报. 2011(01):42-45.2刘海洋,明镜. 国内红色旅游研究进展与评述J. 旅游研究.2012(03):60-65.3蔡慧. 中国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西安工程大学,2013.4唐闪光. 浅论湖南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J. 中国城市经济. 2010(12):76-77.5肖杉. 泰安市徂徕山红色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西南大学,2011.6孙钟伟. 陕西红色旅游发展战略的整合J. 旅游纵刊(下半月). 2011(04):6

18、8.7刘洪涛.陕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 网友世界.2014(07):60.8胡勇胜. 论红色文化传承与红色旅游协同发展的对策以湖南地区为例J. 2015(05):10-12.9李书剑. 基于人文关怀的上海都市旅游服务体系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07.10刘中萍. 上海都市红色旅游资源评价及整合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5.11刘中萍. 都型红色旅游发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旅游纵览. 2015(05):117.12黄传馨. 武汉红色旅游发展探析J. 学习月刊. 2010(05):139-141.13杨书林. 武汉市红色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1(10):15-16.14Carolyn Strange.Michael Kempa. Shades Of Dark Tourism Alcatraz and Robben Island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386405.15Joshua Hagen. Historic preservation in Nazi GermanyJ.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2009:35. 4.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年 月 日5.所在院(系)审查意见 院(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