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列(高考)
1.(2015新课标Ⅱ16)设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且a1=-1,an+1=SnSn+1,则Sn=_____.
【解析】由已知得an+1=Sn+1-Sn=SnSn+1,两边同时除以SnSn+1,得
-=-1,故数列{}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则=-1-(n-1)=-n,所以Sn=.
2.(新课标Ⅱ9)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a1=,a3a5=4(a4-1),则a2= .
解:由题意可得a3a5=a42=4(a4-1),解得a4=2,公比q==8,∴q=2.故a2=a1q=.
考点:等比数列.
(2015江苏11)数列{an}满足a1=1,且an+1-an=n+1(nÎN*),则数列{}的前10项和为 .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
所以.
【山东】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是首项为正数的等差数列,数列的前项和为.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I) (II)
【解析】
试题分析:(I)设数列的公差为,
令得,得到 .
令得,得到 .
解得即得解.
(II)由(I)知得到
从而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试题解析:(I)设数列的公差为,
令得,所以.
令得,所以.
解得,所以
(II)由(I)知所以
所以
两式相减,得
所以
考点: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数列的求和、“错位相减法”.
【北京】6.设是等差数列.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C
考点: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2.作差比较法
【浙江文】10、已知是等差数列,公差不为零.若,,成等比数列,且,则 ,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可得,,故有,又因为,即,所以.
考点:1.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2.等比中项.
【浙江文】17. (本题满分15分)已知数列和满足,
.
(1)求与;
(2)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
【答案】(1);(2)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数列递推关系式,确定数列的特点,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2)根据(1)问得到新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错位相减法进行数列求和.
考点:1.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数列的递推关系式;3.错位相减法求和.
【浙江】20.(本题满分15分)
已知数列满足=且=-(n)
(1)证明:1(n);
(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证明(n).
【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
考点:数列与不等式结合综合题.
【北京】20.(本小题13分)
已知数列满足:,,且.
记集合.
(Ⅰ)若,写出集合的所有元素;
(Ⅱ)若集合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证明: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
(Ⅲ)求集合的元素个数的最大值.
【答案】(1),(2)证明见解析,(3)8
【解析】
①试题分析:(Ⅰ)由,可知则;(Ⅱ)因为集合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所以不妨设是3的倍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任意,是3的倍数,当时,则M中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如果时,因为或,所以是3的倍数,于是是3的倍数,类似可得,都是3的倍数,从而对任意,是3的倍数,因此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第二步集合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所以不妨设是3的倍数,由已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任意,是3的倍数;第三步由于中的元素都不超过36,中的元素个数最多除了前面两个数外,都是4的倍数,因为第二个数必定为偶数,由的定义可知,第三个数及后面的数必定是4的倍数,由定义可知,和除以9的余数一样,分中有3的倍数和中没有3的倍数两种情况,研究集合M中的元素个数,最后得出结论集合的元素个数的最大值为8.
试题解析:(Ⅰ)由已知可知:
(Ⅱ)因为集合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所以不妨设是3的倍数,由已知,可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任意,是3的倍数,当时,则M中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如果时,因为或,所以是3的倍数,于是是3的倍数,类似可得,都是3的倍数,从而对任意,是3的倍数,因此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
(Ⅲ)由于中的元素都不超过36,由,易得,类似可得,其次中的元素个数最多除了前面两个数外,都是4的倍数,因为第二个数必定为偶数,由的定义可知,第三个数及后面的数必定是4的倍数,另外,M中的数除以9的余数,由定义可知,和除以9的余数一样,
考点:1.分段函数形数列通项公式求值;2.归纳法证明;3.数列元素分析.
【福建】16.若 是函数 的两个不同的零点,且 这三个数可适当排序后成等差数列,也可适当排序后成等比数列,则 的值等于________.
【答案】9
考点:等差中项和等比中项.
【福建】17.(本小题满分12分)
等差数列中,,.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求的值.
【答案】(Ⅰ);(Ⅱ).
【解析】
试题分析:(Ⅰ)利用基本量法可求得,进而求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前n项和,首先考虑其通项公式,根据通项公式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求和方法,本题,故可采取分组求和法求其前10项和.
试题解析:(I)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由已知得,
解得.
所以.
考点: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2、分组求和法.
【天津】18. (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数列满足,且
成等差数列.
(I)求q的值和的通项公式;
(II)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I) ; (II) .
【解析】
试题分析:(I)由得 先求出,分为奇数与偶数讨论即可;(II)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即可.
试题解析:(I) 由已知,有,即,
所以,又因为,故,由,得,
当时,,
当时,,
所以的通项公式为
考点:1.等差中项定义;2.等比数列及前项和公式.3.错位相减法.
【湖北】18.(本小题满分12分)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前项和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已知,,,.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当时,记,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Ⅰ)或;(Ⅱ).
. ②
①-②可得,
故.
考点: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2.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项和.
【湖北】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比较与e的大小;
(Ⅱ)计算,,,由此推测计算的公式,并给出证明;
(Ⅲ)令,数列,的前项和分别记为,, 证明:.
【答案】(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Ⅱ)详见解析;(Ⅲ)详见解析.
【解析】
试题解析:(Ⅰ)的定义域为,.
当,即时,单调递增;
当,即时,单调递减.
故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当时,,即.
令,得,即. ①
(Ⅱ);;
.
由此推测: ②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②.
(1)当时,左边右边,②成立.
(2)假设当时,②成立,即.
当时,,由归纳假设可得
.
所以当时,②也成立.
根据(1)(2),可知②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
(Ⅲ)由的定义,②,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的定义及①得
.
即.
考点:1.导数的应,2.数列的概念,3.数学归纳法,4.基本不等式
(2015新课标Ⅰ7)已知{an}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Sn为{an}的前n项和,且S8=4S4则a10= .
解析: ,,,.
【上海】22、(本题满分16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6分.
已知数列与满足,.
(1)若,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的第项是最大项,即(),求证:数列的第项是最大项;
(3)设,(),求的取值范围,使得有最大值与最小值,且.
【答案】(1)(2)详见解析(3)
因为,,所以,即.
故的第项是最大项.
解:(3)因为,所以,
当时,
.
当时,,符合上式.
所以.
因为,所以,.
①当时,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知,不存在最大、最小值;
②当时,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而;
③当时,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知,的最大值,最小值,由及,得.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定位】等差数列,数列单调性
16.【2015四川16】
设数列{an}(n=1,2,3,…)的前n项和Sn满足Sn=2an-a3,且a1,a2+1,a3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Tn,求Tn.
【解析】本题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1)由已知Sn=2an-a1,有an=Sn-Sn-1=2an-2an-1(n≥2),即an=2an-1(n≥2),
从而a2=2a1,a3=2a2=4a1.
又因为a1,a2+1,a3成等差数列,即a1+a3=2(a2+1),
所以a1+4a1=2(2a1+1),解得a1=2.
所以,数列{an}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an=2n.
(2)由(1)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T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