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均数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会计算平均数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难点: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四、教学工具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创设情景:玩数字游戏每三秒呈现10个数字,看看自己可以记住几个数字,将结果记录在小卡上。(教师展示数字卡纸,学生动手将自己的结果记录
2、下来)二、探究新知1、引发质疑,探求方法出示淘气同学记住数字的情况统计表,根据这张情况统计表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性地评价和肯定)淘气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这个数字“6”是怎么得来的吗?(1)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完成(2)四人小组活动讨论(3)汇报交流方法(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进行演示)师小结1:通过把多的补给少的,使每一次记住的个数同样多,这样的操作方法体现了“移多补少”的思想,同样多的这个数字“6”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过渡:除了移多补少这种操作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对照算式
3、来说一说算法)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淘气一共记住数字的总数除以次数,得到平均每次记住多少个数字。 (5475+9)56(个)。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板书) 2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引导学生再次来看情况统计图,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淘气平均每次记住6 个数字 ,这个平均数6 ,是不是淘气每次真正记住数字的数量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小结:平均记住6个数字,并不是淘气真正记住数字的数量,它只是一个“虚拟”的数,有可能比6多,也有可能比6少,反映的是淘气记住数字这一组
4、数据的平均水平。 三、联系生活,进一步体会平均数。平均数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举例说一说,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考试成绩、身高、降雨量、地铁客流量等。四、知识应用,巩固新知练一练我最棒在1分投篮比赛中,奇思前后4次投中的个数分别为7个、7个、6个、8个。用什么数可以表示奇思投中的个数?火眼金睛下面说法正确吗?(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cm, 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 )(3) 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
5、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 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填 空1、甲18岁,乙24岁,两人的平均年龄是( )岁。2、每班平均42人,3个班一共( )人。3、幼儿园把360朵花平均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4朵花,幼儿园共有( )个小朋友。4、a、b、c分别表示3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最强大脑下表是四(1)班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人数统计表四(1)班一共多少人?平均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最大的快乐又是什么呢?六、课后作业1.调查家庭成员的身高、体重、年龄并求出平均数。2.完成课本91页练一练第二题。七、板书设计 平均数操作法 计算法移多补少的思想 (5+4+7+5+9) 5 = 6(个) 总数量 总份数 = 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