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均数 执教人:天马学校 姜鹏飞【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活动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掌握平均数的算法。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3. 通过具体活动操作,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训练数感。【教学重难点】:平均数的计算和平均数的意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练习单【教学具体过程】:一、 情景引入,激发兴趣1 体育运动“姜老师可是一位篮球高手,实话实说你们觉得像吗?”2 1分钟投篮比赛“高手通常是最后出场”二、 具体活动,探索新知1 小唐投第一次“第一次发挥失误,要多投几次才准确”2 小唐投三次“到底应该用哪个数来表示他一分钟投篮的水平呢?”3 揭示主题: 平均数相同的数 移多补少(演
2、示) 先合后分(演示) 三、 探索新知,升华知识1 姜老师要投四次 “比的是平均数,而不是总数,比较合理”2 投三次获胜 “平均数的敏感性”3 投第四次 “通过估计体会平均数的范围”4 哪一次都没有投过7个(平均数意义) 平均数不代表某一次的实际成绩,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四、 巩固练习1 22 18 20 20(计算平均数的练习,分布计算和综合算式,移多补少更简单,方法的择优。)2 6 10 8 6(0个投了也要计算次数)3 ? ? ? ? 10(逆向思维,平均数的意义)4 平均身高(姚明说明)平均数意义的理解5 平均水深(照片说明,生活中的平均数)6 平均年龄(老人说明)7 男女对话(情感态度)【板书设计】: 平均数平均水平相同的数移多补少不代表某一次的实际数据先合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