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98281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 袁柳燕 一、 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 背诵全词 2、 了解苏轼生平,了解豪放词的风格特点。 3、 理解词中写景、怀古、抒怀相结合的写法。 4、 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教育方面: 通过诵读,感受苏轼所创设的宏大的意境,从而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学习其旷达洒脱、豁达坚韧、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生活态度。 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能力。 二、 教材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中的一首词。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豪放派的风格。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所写,通过写景、怀古、抒怀相结合的手法,创设了壮阔博大的意境,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让读者在现实与历史中穿梭,在对比中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令人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在这种情感冲击中,更能体会到苏轼的旷达洒脱、豁达坚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感受壮阔博大的意境。 2、理解词中写景、怀古、抒怀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苦闷。 教学难点:理解其“人间如梦”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乐观面对人生挫折。 三、 教学方法 以诵读法为主,通过范读、齐读、个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词的艺术魅力,体味作者的情感。为解决教学难点问题,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交流中深刻理解“人间如梦”所蕴含的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堂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创设雄浑壮阔的氛围,导入新课 (二)背景及作者简介 1、背景简介 此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年47岁。这时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这次被贬是因“乌台诗案”而起。元丰二年(1078)苏轼因写过讽喻新法的诗,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政治上遭受打击,思想苦闷,经常游于江湖山水之间,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此词。 2、作者简介 苏轼: 文——“唐宋八大家” (唐)韩愈 柳宗元 (宋)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诗——“苏黄” 苏轼 黄庭坚 词——“苏辛” 北宋词人苏轼、南宋词人辛弃疾 fú 书、画——“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三) 诵读、鉴赏 1、学生自由读,然后听配乐朗诵。 配乐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齐读词的上阕。 思考:上阕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一种意境? 景 意境 大江(东去) 故垒(赤壁) 乱石(穿空) 豪迈奔腾雄奇壮阔的古战场 意象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鉴赏感悟:上阕中哪些词语用的传神?为什么? 淘、乱、穿、惊、卷。 “淘”,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形象地定出了历史的推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 “乱”,岸边山岩之险怪 “穿”,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惊”,江水之汹涌 “卷”,写出了浪花的汹涌,而用“千堆雪”形象真切。 这些词语把赤壁之景写的雄奇惊骇,既烘托了古战场的激烈,又烘托了英雄人物。 4、学生自由读词的下阕 思考: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 小乔初嫁 柔 雄姿英发 刚 羽扇纶巾 文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武 速读下阕,请用几个词概括文中周瑜和词人本身的形象。 春风得意 周瑜 风流倜傥 豪放洒脱 年轻有为 对比 仕途坎坷 作者 命运多舛 年老无为 不胜嗟叹 思考:作者为什么思慕周瑜? 诗人赞颂周瑜,意在抒发自己年近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5、小组合作探究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大家是如何理解的? 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人生态度 豪放中见旷达 苍凉中见洒脱 6、齐背诵全词 7、小结:用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的结尾总结全文 在《苏东坡突围》文末余秋雨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设计: 上片:写景—所见 大江 赤壁 乱石 惊涛 怀古— 所想 淘尽风流人物 涌现多少豪杰 所忆 雄姿英发 风流潇洒 才华横溢 下片:抒怀—所慨 功业未成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五、 教学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气势宏大磅礴,只有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才能读出气势,体会出情感。而要让学生读出情感就要创设情境,使其身临其境,所以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重创设情景,意在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氛围中感受苏轼词的豪迈、奔放风格,体会词人壮志满怀却无处可酬的情怀。 随着《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音乐响起,课堂很快进入肃穆悲壮的情景氛围中,这就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调。接着学生朗诵,而配有音乐的名家朗诵更将那种苍凉悲壮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到这里,已将学生带入了苍凉悲壮的情景氛围之中了,至此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诵读来鉴赏本词,体味作者情感,就比简单了。 可是,由于学生不容易理解苏轼那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一时期中国文人普遍的价值取向,所以在最后小组合作探究方面,对问题的理解有点偏差,而我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上,急功近利,急于让学生的答案与自己预想的相符,这样本来是要学生各抒己见的,最后却让我将答案模式固定化、唯一化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另外,本节课由于我指导不到位,引导不力,而使得小组合作讨论环节耗费时间过多,所以在以后的班级小组合作中,我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是这一教学方式真正服务于我的课堂,真正能发挥学生的能力。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