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98252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 李建华新课程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让学生“动起来”,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要有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用质疑的眼光来观察社会,分析历史,探索未来,鼓励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情景与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一、 新授课阶段的问题设计初中新授课阶段,学生对历史知识机械记忆的多,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不透彻,基础不扎实。思考问题时,过分依赖教材,不能对教材内容灵活处理,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培

2、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一)问题的设计层次1、是什么?(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即让学生能从书本中找出答案,如这段材料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讲了一个什么事,说的是一个什么问题等。如在学习冷战中的对峙一课中,可利用美苏争霸的漫画进行设问:漫画中的两个人分别是谁?两人用右手扳手腕反映当时政治有何特点?两人左手指向导弹按纽,说明什么?从漫画中看出战略优势当时在哪个国家?2、为什么?(针对中等生)。即让学生分析事件出现的原因、目的等。如在学习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课中,可设问“为什么会出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等于复古罗马、希腊文化吗?”等问题。3、怎么办?(针对尖子生)。即让学生从事件产生的意义、影响这

3、个角度设问,也可从历史事件对今天的借鉴价值或你对它的评价、认识等角度设问。如在学习经济大危机一课时,可投映材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中创立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选自大国崛起)。然后设问:材料中,美国面临着什么问题?你认为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对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有何意义?如果面对金融危机,你认为我国政府该如何应对?因为这一层次的问题更能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可视学情确定学生是通过教材阅读获取信息,还是脱离教材,大胆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4、(二)设计问题的注意事项1、问题设计应以教材的重点、难点为主要内容,包括重要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2、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跨度宜小不宜大,问题的切入点最好围绕某一单个历史知识展开。3、问题的思维度应识记和理解并重,以记忆、描述基本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为基础,以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内涵为目的。4、问题的材料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熟练阅读不同类型材料的能力。二、总复习阶段的问题设计(一)问题设计的目标:1、以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为依托,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历史主干知识为主题,在二者之间寻求最佳切入点来设计问题。如讲中日关系时投映材料: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对我国

5、发动了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绝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材料二:2006年10月,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后首次访问中国,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08 年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6日开始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后再次访日。可设问题:(1)请写出日本在20世纪3040年代对我国人民犯下的法西斯暴行。(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重要问题?(3)对今天的中日关系你是如何看待的?2、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提出问题,问题要体现思维的发散性,又要体现思维的集约性。具体可采取“联想与综合”、“分析与比较

6、”的方式。(1)联想与综合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学科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如讲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盛世局面时可设问:古代有哪些盛世局面?这些盛世局面产生的背景?时间?地点?重要人物?结果以及产生了什么影响等。(2)分析与比较 新课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只对单个历史概念、历史事件进行死记硬背,结果往往是前读后忘,顾此失彼,事倍功半。如果我们能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同一类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使学生了解历史事实的本质差别,就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构

7、成完成的知识网络体系。如讲到改革时,可投映20世纪以来最杰出的改革家:列宁、罗斯福、邓小平的图片。然后设问:图一中的改革家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曾经实行过的政策有哪些?图二中人物推行新政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其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生,对此应如何理解?图三中的人物在改革过程中推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取得了什么成就?从上述三次重大改革中你得到了哪些历史经验? (二)设计问题的注意事项1、设问的角度要灵活。2、问题要含有多个答案或具有多种解决方法;寻找这些答案或方法需要学生作发散性思维操作。3、问题具有迁移价值。三、老师的灵活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事先想到学生回答的内容,估计学生会在什么地方出错、什么地方卡壳、什么地方含混不清,应采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化解问题。而实际教学时,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出乎意外的问题,对这种情况应灵活处理,适时引导。要善于把问题继续引向深入,问题的解决并非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以得出结论为教学的终结,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疑问,要注意拓展学生的思路,引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四、结束语通过教学实践,基于问题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提高。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