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十册教案袁阳五()一:全册教学总要求:1 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2 引导学生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3 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二:各单元教学目标:第一单元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3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4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
2、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第二单元1让学生了解国家公务员的工作职责,培养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中的一员。2引领儿童进入公共生活领域,关心公共事务,有为公共事务服务的意识。3让学生明确“我们”是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作为公民“我们”可以拥有哪些基本权利,“我们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又有哪些。4让学生了解国际上以及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在思想上懂法、知法、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第三单元1以鸦片战争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近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屈辱历史。2以孙中山为主要的历史任务,向学生介绍了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民主
3、共和国家这一段中国人民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3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史、奋斗史。4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们进行的艰苦卓越的斗争,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正确的党,一切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第四单元1了解八年抗日战争中,日军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遭受的深重的灾难和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2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3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4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三:各单元教学重难点:第
4、一单元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2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3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第二单元1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2在行动上依法、用法,能够依法享有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来保护自己,尽自己的义务。3知道权利和义务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一致的。第三单元1了解革命先辈不畏强暴、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2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奋发向上的理想。3激发学生追求先进、摈弃落后、热爱祖国的情感。第四单元1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和爱国主义教育。2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懂得国家兴亡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命运。3
5、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父母的难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情感目标:通过辩论、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为父母解决一些难处,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6、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有哪些不满。2当我们发出这样的抱怨时,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父母有多难?他们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辛苦和难处啊!二、指导开展“看看父母有多难”调查活动。1我们要想调查了解父母的难处,可以用哪些方法呢?看看书,也可小组讨论一下。2学生交流,确定采用的调查方法。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实际情况分组。4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采访调查方式,
7、制定调查计划,教师进行指导。5提醒学生调查时还注意什么?(注意自己的态度,要有礼貌,不能打扰被调查者的工作和学习等。)三、小组交流汇报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情况。2全班谈谈自己的感受。四、全班交流1各组派代表将本组了解到的父母某方面难处写在黑板上。2引导学生将父母的难处分类:身体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工作方面的3引导学生发现父母的难处哪是由自己引起,或与自己有关系的,记录下来。4讨论:父母的那些难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5欣赏佳作妈妈的手,思索交流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的原因是什么。6老师进行总结提升。五、课后活动双休日时与家长交换角色,做一天临时家长,然后记录自己的感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8、1通过辩论、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为父母解决一些难处,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2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小小辩论会:大人的难处我能帮着解决吗?1小组讨论:(1)说明你同意书中哪方的意见?为什么?(2)举一两个事例(你亲身经历或看到的、了解到的)来说明你的观点。2全班讨论。(1)全班分成甲、乙方两个大组。推选一位小主持人。(2)甲方为正方,乙方为反方。(3)宣布规则。先思考3分钟,想好了再说,发言时不能超过5分钟。由于时间关系,发言时不能重复别人的话。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不随便插话,等别人说完再发
9、言。(4)全班同学进行辩论。二、送父母一片阳光1阳光有什么特点?我们怎样为父母送上一片阳光?2有一个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无私关爱后是这样做的。讲一个小故事。3你还知道哪些孩子理解父母的关爱并为父母分忧的事例?(布置学生课前收集)4你的周围或你自己有过这些事情吗?你们是怎么做的?5老师可适时点拨。如果父母的身体不太好,我们要以提醒他们别忘记吃药;父母心情不好,我们要以给他们说说开心的事儿;如果父母是为孩子的学习情况烦恼,我们应该学会自律,尽自己的能力搞好学习等。(鼓励学生发言,说的范围可以广泛一些,从自己身边的小事说起,联系自己的做法谈谈。)6、师小结:有时父母的很多难事都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如果
10、我们能少让父母操心说是在为他们解决困难。我们不但要理解他们的难处,而且要主动为父母分担忧愁,不让他操心,为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等。也许只是一句安慰的话语,也许只是一杯热茶,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都有可能在为父母分担忧愁。我们更要爱自己的父母,回报父母无私的爱,为他们送上一片阳光。三、行动计划1想一想,你觉得你的父母现在有哪些你能帮着解决的难处并写下来。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2加家后和父母好好交流一下,哪些难处是父母瑞在确实需要解决而你又能帮忙的,制定一张行动计划表,督促自己按照表中的内容去实践,过一段时间后,再举行一个班级交流会。3师小结:大人有大人的难处,他们面临着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巨大
11、压力,有着我们小孩所不知道的难处。大人的难处也有大有小,有些难处我们能帮着解决的,我们应该帮父母解决,有些难处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帮着解决,但我们可以安慰父母,不再给他们增加烦恼 2家里的烦人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孩子们家庭生活的烦恼,鼓励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的生活烦恼,并学会一些面对解决家庭烦恼的方法。2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父母离婚的问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3通过观看家庭录像,让孩子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并引导他们将这种初步的家庭责任感转化为实在道德行为为家庭幸福尽力
12、。二、教学重难点:1鼓励学生勇敢面对自己的生活烦恼。2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引导他们将这种初步的家庭责任感转化为实在道德行为。三、教学时间: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回忆幸福往事,说说自己的烦恼。1 学生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说说自己家庭幸福愉快的生活往事。2 老师出示自己的全家照,也说说自己的幸福生活,然后自然地过渡到自己的家庭生活烦恼。 3 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家中的烦恼。二、 让我们来做知心姐姐。1请学生阅读书中的两个案例。2你能发现知心姐姐是怎么帮助他们解决烦恼的吗?3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解决家庭问题的基本策略,如:寻找原因、对症下药、身体力行等。 4小组活动:让我们
13、来做知心姐姐。(1)小组内自由选择角色,然后互换角色再进行一次。(2)双方把交谈的内容记录在书中的空白处。(3)小组交流,评选不组“最佳知心姐姐”,并要归纳出他成功的理由。(4)全班交流,评选班级“最佳知心心姐姐”。三、永远不变的爱 1自由阅读教材中永远的亲情。2学生谈谈体会。3现在再让我们想想家中的烦恼大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家中的烦恼和外面的烦恼有什么不同?4你发现解决家中烦恼的好办法了吗?5教师小结归纳。板书设计:2家里的烦人事最近有点烦 第二课时一、引入话题。现代家庭中父母离异的现象越来越多了,对于许多同学来说,一直对这个问题有着担心和困惑,自己的父母离婚了该怎么办?我的父母现在很好,以
14、后会离婚吗?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父母1你的父母爱你吗?说说你从哪些细小的事中看到了这一点? 2自由阅读教材中离异的父母写给孩子的信,说说从信中你读懂了什么?(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引导他们认识到:父母离婚的原因有很多,作为孩子,我们应该尽量理解父母的选择,更要明白:这不是父母的错,更不是孩子的错,不管家庭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亲情是永远不变的。没有必要为此背上沉重的负担,而要尽快适应这样的生活。) 3教师可以补充教学资源提示中的一些材料,让孩子们认识到:父母离婚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只要正确面对,就能把影响降低到最小。三、 让我们都来为家庭献一份爱1、
15、生活像一条河,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旋涡。让我们试着一起走出旋涡,为家庭幸福出一份力吧! 2全班交流你有哪些增加家庭凝聚力的好方法。小结:要知道你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你的一点帮助,一句提醒,都会在他们的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他们的许多烦恼和痛苦,都有可能在你的一点一滴的关怀中烟消云散!同学们,千万不要忘记你的爸爸妈妈正在等待着你的关怀!现在,就用你的一片爱心,来抚慰爸爸妈妈心灵的痛楚,用你稚嫩的双肩,为他们撑起一片晴天。四、录象感受1观看录像2感受幸福(1)说说录像中的自己或是他人当时的幸福状态。(2)说说自己的家庭联欢会。3体会责任(1)回忆联欢会后,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是否比以前更和谐
16、美满。(2)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4家庭公约(1)小组内讨论主题与主要内容。(2)合作拟定一份家庭公约。(3)全班交流。板书设计:家里的烦人事爸妈吵架婆媳不和“孝,善事父母者。”3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一、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学习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事。2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把父母作为自己倾诉的对象。3和父母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拉近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反思和父母之间形成隔阂的原因,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2学会一些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三、教学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
17、: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我们之间有一条沟吗?1同学们,让我们来听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为何杀死自己的亲生母亲。2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故事中的主人公徐力写给知心姐姐的一封信吧。3听了故事和信的内容,你们想说什么呢?4你和和爸爸妈妈还有哪些冲突和矛盾吗?(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活生生的事例明白造成这个人间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理解与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学会与父母沟通,对父母和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二、我们的心事要告诉爸爸妈妈吗?1你们有自己的心事吗?都有哪些心事呢?把它写在小纸条上。2教师可以把纸条收上来,读一读孩子的心事。(教学这一环节时,为了充分尊重
18、学生,采用不署名写纸条的方法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心事,并将学生的心事进行归类,看看各属于哪些方面的问题。)3当你有了心事之后,会向谁倾诉呢?为什么?4有的同学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爸爸妈妈,有的同学却什么也不愿意对爸爸妈妈说,这是为什么呢?(把学生双方的意见分别写在黑板上)5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些事情作为未成年人必须自动控制父母,有些事情告诉父母是对自己有帮助的,提高他们对与父母交流这件事的正确认识。三、情感激发1出示一个图案设计:图案由涂实的红、绿、蓝三个圆组成,红色的在上,绿色、蓝色的在下,三个圆交叉在一起。2 同学们,你知道此图案是谁设计的?表示什么意思呢?3此图案只是一个普
19、普通通的小男孩设计的家长报的报头,让我们听听他的设计意图吧!(红圆代表我,绿圆代表我妈妈,蓝圆代表我爸爸。红圆与绿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妈爱我,我爱我妈;红圆与蓝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爸爱我,我爱我爸;绿圆与蓝圆交叉的地方,说明我妈爱我爸,我爸爱我妈!)4听了小男孩的设计说明,你有什么想法吗?5总结:是啊,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你们长大了,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了,可你们和父母之间永远有割舍不了的新情,也永远都有沟通的必要和理由。板书设计:3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我们之间有一条沟 我的心事要告诉爸爸妈妈吗4我是独生女(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制定的原因。
20、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对于我国及全球人口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3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人类发展、地球环境带来的问题。4让学生正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要对自己负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树立初步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2让学生正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成为对未来负责,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三、教学安排: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们的家庭不一样1师:今天咱们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好吗?2师:你从他们的介绍中发现了什么?
2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两代人家庭结构的差异)二、为什么我们的家庭不一样1师:我们的上一代或者再上一代的家庭中除了父母以外都有很多的兄弟姐妹,而到了咱们这一代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是为什么呢?2“国家规定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这就是计划生育,它可是咱们国家的国防大学策之一。为什么要制定的基本国策呢?3教师作讨论前的指导。(组内交流资料,围绕主题进行筛选,组内汇总,级员谈感受,填写调查报告)(1)发放调查表。(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3)写出小组调查报告。(4)班级交流。四、画画我们的地球1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2学生创作。你能不能将你的感受画一画呢?主题是“地球上人真多”。
22、3师生交流点评。板书设计:4我是独生女(子)不堪重负的地球 惊人的人口增长 小调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录像1今天老师带来段录像,大家想看吗?(多媒方映,内容有关地球灾难等)2你们有什么感受?二、交流、讨论1教师知道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许多资料,你们想和大家交流吗?2分小组交流。3得出结论。(写在黑板上)(洪水、旱灾、水土流失、饥荒、疾病、人口爆炸、资源匮乏)4如果这些问题与人口问题有关,就把它们连接起来。5通过连线你们发现了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人口爆炸引起的)三、我国的现状1人口的剧烈增长在全球引起了这么的问题,那我们国有的现状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咱们国家是个人口大国,现有人口约13亿,
23、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一组数据。(出示教材中的表格)2你们有什么想法?3我们常说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其实这指的是我国拥有有资源总量,但由于人口过多,按人均资源量来说,其实是“穷国”,而且这个“穷国”的人口现正在以每分钟出生8人的速度激增着。庞大的人口给我们国家衣食信行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你们感受到没有?4学生、教师补充有关资源方面的材料。5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的计算、比较,充分感受人口膨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6现在你理解国家制定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的目的了吗?7课后同学们可以走进社区居委会或派出所,去做个小小调查,调查了解一下5年来的人口出生情况。板书设计:4我是独生女(子)不堪重负的地球 让我们来设
24、计5我来做市长一、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培养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与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2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积极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的小公民的意识。3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家公务员的工作职责,了解公共事务与自己生活的关系。二、教学重点: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充分发表自己对城市建设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积极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的小公民的意识。难点:让学生了解国家公务员的定义,能够区分哪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公务员,让学生了解自己所能接触到的公共事务有哪些,并且感受这些事和自己生活的关系
25、。三、教学时间: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社会是个大家庭,需要彼此的分工合作,大家来说一说,我们的社会离不开哪些行业?2学生自由做介绍。3谁愿意向我们介绍自己父母所从事的职业?4个别学生做介绍。5全班分四人小组进行介绍,请组长把同学们的介绍记录下来。6师生共同归类:全班学生的父母的职业究竟有哪些种类。(教师相应进行板书)7小结:我们的父母虽然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他们同样都在为社会作贡献,值得我们为他们骄傲。二、了解国家公务员1在全班的家长中,有一部分家长是国家公务员,哪些人是公务员呢?请学生自由讨论。2全班展开交流活动,形成生活对话。3教师出示“小知识”,请大家读
26、一读对国家公务员的介绍,并说出自己对国家公务员的理解。4小组内根据所记录的家长的职业,判断哪些家长属于国家公务员。5全班进行交流。6、请家长是公务员的同学介绍自己平时所观察、了解到的父母工作情况。(机动)三、课后延伸请每位同学课后要访一位公务员,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可以进行录音,可以进行文字记录,还可以拍摄录像。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尽管社会分工不同,但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都是重要的,大家是平等的,不要让部分学生产生优越感,部分学生产生自卑感。板书设计:5我来做市长市长在忙啥 第二课时一、交流采访活动1谈话:同学们,采访活动你们有所收获吗?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交流。2分四人小组交流各自采访了
27、解到的情况。3小组推选采访做得好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4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采访后的心得体会。二、学习我和公共事务1公务员都是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的。请学生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公共事务?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相应进行板书)3结合生活实际,请学生谈一谈这些公共事务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大不大。4各自读一读纽约大停电之后的新闻报道。5相互议一议:如果公共事务处理不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后果呢?并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说明。6全班交流,教师进行小结。7教师出示两种观点:一种是管好公共事务人人有责,另一种是公共事务既然有公务员在负责,我们参与是多余的,请每位同学在书上第33页填写自己的看法。8全班开展辩论
28、活动:对于公共事务,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 9小结:通过辩论,我们知道了公共事务是大家的事,我们应该每个人都为公共事务尽自己的所能。三、课后延伸请每位同学课后参与管理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公共事务。注意:课堂上,同学们通过参加辩论活动,对自己究竟该如何处理公共事物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课后,要用正确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板书设计:5我来做市长我和公共事务6我是共和国的公民一、教学目标:1明确“我们”是共和国的公民。2初步了解作为公民的“我们”可以拥有哪些基本权利,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3懂得珍惜权利,同时又要恪守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我
29、们是共和国的公民以及我们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2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 三、教学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导入:在现实生活中,打官司似乎都是大人的事,和我们同学似乎都没什么关系。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听听法律专家是怎么说的?二、听一听、议一议1听录音。(事先录好,教材第38页内容零岁的原告)2听了法制校长的讲座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和感触,都可以说说。3梳理学生的问题后,让全班同学关注两个问题。(1)零岁的孩子为什么能成为原告?(2)零岁的孩子为什么能赢得这个官司?4你是共和国的小公民吗?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你们都是共和国的公民,我也是。5作为共和国的
30、公民,都应该享受公民的仅利,作为一个公民,你知道你享有哪些权利吗?新课标第一网三、读一读、说一说1下面就请我们班的法律小博士告诉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拥有的公民权利吧!法律小博士读资料卡片。2听了法律博士的介绍,你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了吧。3下面我们来听一个小故事,听完了请同学说说你的感受。读故事还我上学的权利。4实话实说:点评:此处的实话实说要鼓励学生使用刚学的公民权利的知识,学会使用“法言法语”。四、演一演、辩一辩1小品表演:学生扮演王爷爷创设情境,想请律师咨询。如果你是律师,你会怎样帮助王爷爷呢?2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辩论:小明的
31、妈妈有没有侵犯小明的公民权。3课外延伸:就我们辩论的话题,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讨论。板书设计:6我是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是公民 我有哪些基本权利第二课时一、对比揭题1出示新闻报道,请一位同学扮演新闻主持人播报新闻。2请另一位同学播报从纳税人做起3从两则新闻报道中你有什么感想?4小结,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二、资料介绍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你们知道吗?法律小博士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三、表演深化1请同学表演不服兵役会受处罚吗创设情境。2你能帮同学们解除心中的疑惑吗?不服兵役为什么会受处罚?四、课外延伸1讲故事我是中国人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受?五、实例导行1在你们小区,如果有人
32、随便把公共绿地的植物挖回家,你认为他作为一名公民违背了什么样的义务?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应该怎样做?2小结并出示公民道德纲要二十字。(补充资料)3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是怎样履行你的公民义务的。4留心身边的事情,你能发现尽义务的榜样吗,如果遇到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你会怎么办?板书设计:我是共和国的公民公民的权利公民的义务7法律护我成长一、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知法、懂法,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2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学会依法、用法。使学生能够做到依法享有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保护自己,依法尽自己的义务。3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国际上以及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
33、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上能够保护、帮助未成年人的机构、部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了解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法律法规来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知法、懂法,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享有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保护自己,依法尽自己的义务,进一步增强法制的意识。难点: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评判,并说出自己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三、教学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天天地长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哪些保护呢?2请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3过渡: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离不开父母、家人、老
34、师的保护,我们还离不开法律的保护。二、分析案例1出示案例:法律帮他找回爱,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2请同学们设想: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小建的生活会变得怎样。3分组交流:通过分析这个案例,我们有什么想说的。4全班进行交流。三、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1小组讨论:为了保护我们少年儿童,我国制定了哪些法律法规,签署了哪些国际条约。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进行补充、归纳。3出示儿童权利公约,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4全班交流:通过自学,自己对儿童权利公约有了哪些了解。5讨论:我国除了制定了法律法规保护少年儿童,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部门保护、帮助未成年人,这些机构、部门有哪些?6、请同学做介绍,教师做补充。四、开展辨析
35、活动过渡:法律法规,就是保护我们的法律武器,我们不仅要了解它们,还要很好地运用它们。1出示教材P49三幅图:(1)有人在公共场合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2)家长未经孩子的同意,看孩子的日记、信件。(3)出版社不向儿童云集稿费和样书。2请每四人小组选择一幅图进行讨论,遇到上面的情况,我们该怎样做?3全班进行交流4教师出示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辨析。5教师再创设新的生活情境,请学生进行辨析。(1)未经同意,请用同学的照片做广告。(2)厂家请同学参与产品推销的宣传活动。6、再请同学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大家进行辨析。7、小结:通过辨析活动,我们应该学会运用好法律武器来保护我们少年儿童合法
36、的权益。五、课后延伸请每位同学课后调查了解:在我们身边,有哪些需要用法律武器去解决的事。板书设计:法律护我成长法律保护我我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知法、懂法以后,除了要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还应该依法尽自己的义务,有一个同学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2出示报刊文摘,请同学认真地读一读。3组织交流:这位同学的做法好在哪些?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4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这位同学一样依法尽自己的义务,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二、学习依法办事1出示讨论题,分小组展开讨论。(1)当我发现有人危害国家财产,应该怎么办?(2)当我看到公共汽车站和路灯杆上有人在贴“牛皮癣”应该怎么办?
37、2全班交流3请同学把课后调查了解到的需要用法律武器解决的事列举在黑板上。(1)学校附近设有网吧。(2)小摊小贩在校门口兜售零食、物品。(3)小店出售三无产品。(4)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5)有人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6)有人损坏花草树木8鸦片的背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鸦片的危害、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以及列强侵略中国的暴行等基本史实,了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2、情感与态度:通过揭露列强侵华的暴行,分析中国屡遭欺凌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了解林则徐禁烟的爱国壮举,培养学生爱戴革命先辈、热爱祖国
38、的情感。3、行为与习惯:体验历史,在体验中进行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等行为与习惯的培养。4、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影视片,查找材料,讨论交流,讲英雄故事等方法,让学生知道落后是国家受欺凌的根源,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前仆后继,奋发图强,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教学重难点:1、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2、让学生知道落后是国家受欺凌的根源,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前仆后继,奋发图强,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教学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历史的转折-从鸦片战争开始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导言,提问“中国古代有哪些让我们自豪的历史?”学生回答后
39、,教师展示有关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图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回顾上册第四单元)。2、可是,到了近代,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却血受欺凌,遭到无数次的侵略和掠夺。教师展示部分图片,如:近代我国疆土的变化,中国人惨遭残杀的情形等。这段痛苦的历史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还得从鸦片说起。二、直面鸦片1、教师展示与鸦片、吸食鸦片等相关的图片,结合教材介绍鸦片。2、学生讨论:人们大量地吸食鸦片会产生什么危害?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1)对个人而言,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还会造成家庭贫困。(2)对国家来讲,将士吸食鸦片,会使军队战斗力下降,政府官员吸食鸦片,会滋生腐败;百姓吸
40、烟上瘾,不但会影响生产,还会给社会的安定造成隐患,与此同时,大量白银流入外国人的腰包,损耗了国家的财力。4、既然鸦片流毒危害如此之大,当时中国人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吸食鸦片?学生发言,教师小结:(1)容易上瘾;(2)市场上卖的鸦片太多了;(3)社会风气颓废,国民素质低下等等。5、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发言,提问:这么多鸦片是从哪儿来的呢? 学生发言(种植、贩卖等) 教师总结:这都是英国一手造成的。三、鸦片叩开了中国的大门1、教师介绍英国: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全世界最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的技术革命),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工业十分发达。号称“世界工厂”。 学生发言,教师引
41、导:这个“工厂”消化功能极强,可以将大量的原材料在短期内迅速生产成人们所需的商品,只要商品售出,即可获得高额利润。 为了获得高额利润,英国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中国市场广阔,又没有优质的工业品,英国人认为这是一个倾销商品的好地方,于是将大量的工业品运到了中国。2、你认为英国人运来的商品在中国会畅销吗?学生讨论,者教师公布正确结论:不会畅销。为什么不会畅销呢,学生进一步讨论,然后发言交流。3、教师总结(1)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可以基本自给自足,对外国工业品具有天然的顽强抵抗力;(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许广州一地与英国通商,严格限制对外贸易;(3)中国经济落后,购买力很低。 因此,英国在中国
42、能销售出去的商品十分有限,而英国却要从中国进口大量他们需要的生丝、茶叶等货物,这使他们企图从正常贸易中获利的目的不能实现。4、在利益的驱使下,卑鄙的英国人又找到了一种新的商品-鸦片,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武器来攻打中国,所以中国市场上的鸦片的数量越来越大,吸食鸦片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正如教材所述,向中国输入鸦片使英国的鸦片贩子一下子变成了百万富翁,可是,中国人却深受其害,有些地区的民众开始自发地与鸦片贩子作斗争,但又凭分散的几个人的力量怎么抵消得了更大的倾销势头。 面对日益泛滥的鸦片,面对国破家亡的危险,你们能想出好办法挽救这种危机吗?谈谈自己的想法。四、严禁鸦片,当务之急1、面对日前严重的鸦片泛
43、滥和国破家亡的危险,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学生各抒己见)2、教师介绍:在对待如何解决鸦片流毒的问题上,当时的中国民众都主张坚决抑制,但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却出现了分歧,分成了严禁派和弛禁派两大派别,严禁派主张严禁鸦片,弛禁派主张放任鸦片走私,林则徐是严禁派的代表。 林则徐多次给哪个皇帝上书,痛陈鸦片泛滥的危害?(答:道光帝) 道光帝接受他的主张了吗?为什么?(答:接受了) 教师引导:因为他认识到鸦片泛滥最终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你知道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哪里查禁鸦片。(答:广东)五、爱国英雄林则徐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林则徐其人。P562、播放虎门销烟的影片资料,参考教材,让学生了解虎门销烟的大体过程。3、展示图片:天安门方块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 你知道这幅浮雕展现的是什么场面吗?为什么要将它刻在这么醒目的位置?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这是一次正义的爱国壮举,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开始,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尊严和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林则徐是值得全国人民爱戴敬仰的民族英雄。5、让学生讲讲自己该学习林则徐的哪些精神?六、狂妄的心,用战争说话1、英国商人用商品打开中国大门的企图成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