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省高中物理杨永忠名师工作室观摩课、示范课教学设计方案学校:毕节市民族中学 设计者:孙华主题、单元或课的名称人教版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动力学图像问题学科 高中物理年级 高三班 10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V-t、F-t、F-s、a-t等图像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系统的整理,按照考纲要求归纳整合复习,使学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图像正确分析物体的实际运动学习者特征分析知识基础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基础学生使用小组合作、交流评估、互助探究理念,突破考纲要求。学习者特征分析1. 在一轮复习突破学生对物理图像的探究欲望;2. 学生都
2、是以小组为合作单位,组与组之间相互评估。学习动机分析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应用物理正确处理运动的现象。学习风格分析探究图像的求知欲教学内容教材分析物理图像考察综合知识的运用,涉及面广,要求高,难度大,综合分析思路强,可以帮助学生把很多知识串联起来共同学习与巩固。知识结构图常见的图象有:vt图象,at图象,F t图象,Fs图象,F a图象等。 图象间的联系:加速度是联系v t图象与Ft图象的桥梁。 图象的应用(1)已知物体在一过程中所受的某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3)通过图象对物体的受力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解题策略分析图象问题时常见的误区 教学重难点:重点:几种常见的物理图像难点:应用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情景信息化教学媒体和资源的选择和运用:运用多媒体展示提高容量教学准备:1师准备:根据学生情况,拟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上网查找资料;2学生准备:课前发放预习资料,了解生活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教学过程(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及意图1.引入新课复习引入提前做发放练习,对本节知识点有个线索2.教学过程物理公式与物理图象的结合是一种重要题型,也是高考的重点及热点。 1常见的图象有:vt图象,at图象,F t图象,Fs图象,F a图象等。 2图象间的
4、联系:加速度是联系v t图象与Ft图象的桥梁。3图象的应用(1)已知物体在一过程中所受的某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通过图象对物体的受力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4解题策略(1)弄清图象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的物理意义。(2)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象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象与公式”、“图象与物体”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1)弄清图象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的物理意义(2)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象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象与公式”、“图象与物体”间的关系,
5、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 5分析图象问题时常见的误区(1)没有看清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2)不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3)不清楚图线的点、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4)忽视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例题巩固应用及分析(1)没有看清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2)不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3)不清楚图线的点、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4)忽视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3)通过图象对物体的受力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2)已知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通过图象对物体的受力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1)已
6、知物体在一过程中所受的某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通过图象对物体的受力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教师讲解,师生互动解决3.反思体会评价通过每一道例题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能对物理图像由深刻的认识吗?学生巩固应用4.布置作业拓展思考电磁学图像问题教学评价:1.希望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让学生熟悉物理图像的意义2.运用物理图像分析解决问题板书设计:课件展示专题归纳1、 常见的物理图象2、 图像间的联系3、 图像的应用4、 图像的应用5、 分析图像常见的误区例题课后反思:通过动力学图像的学习可以得到一类图像问题的深刻思考与应用学生分组的作业完成情况反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