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鸟语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循情导入(多媒体播放一组鸟儿的图片,并伴有鸟鸣声的音乐。欣赏后,请学生用一句话表达感受。)师:老师和你们的感受一样!大自然中的鸟儿真美,真多!它们不仅有着鲜艳美丽的羽毛,还有着清脆悦耳、丰富多姿的鸣叫声,叫人不由得产生喜爱之情。课文中的“我”也和我们一样,非常爱鸟,而且还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是什么呢?快速读读课文,划出来。(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师:怎样才能“通晓鸟语”,做一个现代的公冶长呢?这节课我们就和作者一起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亲近鸟儿,聆听鸟语,看看我们能有什么收获? 二、披文激情,体味语言师:请大家听,这是什么鸟儿?(播放布谷鸟的叫声)师:你是
2、怎样听的?生:我认真地听。生:我仔细地听。生:我是倾听的。生:我是聆听的。师:文章中的小作者是怎样听的?读读课文第小节。生:出神地听。生:呆愣愣地听。生:傻傻地听。生:充满想象地听。生:带着深情地听。师:从布谷鸟的叫声中,听出了什么?生:听出了声音很亲切。生:听出了为什么作者会呆愣愣的原因。师:真不简单。说说你听出的原因是什么?生:因为布谷鸟的叫声是充满深情的。我每次生病,妈妈都会深情地关心我,叮嘱我,给我讲故事,我每次都很感动。充满深情的声音才会让作者入神,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学生鼓掌)师:讲得真好!你不仅走进了作者的心里,而且还走进了自己的心灵。生:作者“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
3、,在学习上就“真不敢疏忽怠慢”了。布谷鸟在作者心中就像是自己的妈妈一样。生:也像是老师的催促。师:读读“催促”,换个词也可以说是生:提醒、督促。师:加上“声声”再读这个词,读出了什么?生:读出了作者和鸟儿的深厚感情。因为只有感情深,才会一遍遍提醒。生:因为平时只有自己的老师、亲人和朋友才会经常提醒我要认真学习,说明鸟儿已经成了作者的良师益友。师:从喜鹊的叫声中,听出了什么?(抓住“并不出众”和“倍感亲切”,引导学生体会喜鹊的叫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已经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三、启发想象,情动辞发师:作者和鸟儿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是“充满深情的
4、声声催促”,是喜事快快降临的期盼;是给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还会是什么?读读第小节。生:这种感情说明“我”与鸟儿成了“知音”。师:看到“知音”这个词,老师想起了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教师讲述故事伯牙与子期知音的由来)师:听了这个故事,结合课文,谁来说说你对知音的理解。生:知音就是朋友。作者和鸟儿是朋友。生:是很好的朋友。生:是感情深厚的朋友。师:深厚到什么程度?生:是可以互相帮助的朋友。生:是无话不谈的朋友。生:是可以两肋插刀的朋友。生:是做什么事都非常默契的朋友。生:是感情异常深厚的朋友。师:“异常”,我们也可以说生:非常。生:非常不一般。生:特别与众不同。师:你们能成为鸟儿
5、的“知音”吗?一起来听听,看谁的猜想精彩?看谁编的故事有趣。(多媒体播放先几种鸟的叫声,然后播一段百鸟齐鸣的声音。)(学生在小组内讲讲自己的“猜想”和编的故事。)师:你们想象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课后我们可以写一写,讲给家人听。师:听鸟语,作猜想,编故事,真是其乐无穷!作者很想成为通晓鸟语的公冶长,但是“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美好的愿望往往是很难实现,但去实现愿望的过程,却能让我们有很多的收获。文章中的“我”在亲近鸟儿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呢?你们有收获吗?生:小作者是很有收获的。(读课文“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
6、我尝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师:看来你对课文是很熟悉了。一起来读读这三对词:终日忙碌勤劳可贵 飞行整齐纪律重要搏击风雨勇敢顽强师:你们注意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了吗?生:前面是说干什么,后面是说从干什么中看出了什么品质。师:这是一组排比句,后面的省略号表示生:表示还可以从很多鸟儿的身上看出其他的品质。师:你们会这样说吗?练练看。(出示仿写练习。)出示填空句式:从 的 (鸟名)那里,我 。同桌练说,指名说,评议。仿写句子,投影出示学生写的句子,评议,修改。四、趣味拓展,延伸学习师:鸟儿是大自然中的生灵,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假如天空里不见了鸟儿的身影,生活里听不见鸟儿的叫声,人类将会多么寂寞,多一点爱给
7、鸟类朋友吧,让我们共同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学完这篇课文,你们想做什么呢?生:到森林里聆听鸟语。生:为学校“爱鸟周”写一句宣传标语。生:把课堂上讲的故事写下来,读给大家听。生:爱鸟首先要了解鸟。我想和几个同学一起搜集关于鸟类的资料,建立小小鸟类博物馆。师:这些就是我要留给大家的作业,希望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一做,你一定能和鸟语的作者一样,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伯牙与子期: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名字叫俞伯牙。俞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 学习了三年,俞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但是俞伯牙常常感到苦恼,因为在艺
8、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俞伯牙的老师连成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至于音乐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我的老师方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他现住在东海的一个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俞伯牙闻听大喜,连声说好!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东海进发。一天,船行至东海的蓬莱山,成连对伯牙说:“你先在蓬莱山稍侯,我去接老师,马上就回来。”说完,连成划船离开了。过了许多天,连成没回来,伯牙很伤心。他抬头望大海,大海波涛汹涌,回首望岛内,山林一片寂静,只有鸟儿在啼鸣,像在唱忧伤的歌。伯牙不禁触景生情,
9、由感而发,仰天长叹,即兴弹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满了忧伤之情。从这时起,俞伯牙的琴艺大长。其实,成连老师是让俞伯牙独自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感受。俞伯牙身处孤岛,整日与海为伴,与树林飞鸟为伍,感情很自然地发生了变化,陶冶了心灵,真正体会到了艺术的本质,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传世之作。后来,俞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但真心能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不多。有一次,俞伯牙乘船沿江旅游。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边避雨。伯牙耳听淅沥的雨声,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动景象,琴兴大发。伯牙正弹到兴头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异样的颤抖,这是琴师的心灵感应,说明附近有人在听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见岸上树林边坐着一个叫钟子期的打柴人。伯牙把子期请到船上,两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说:“我为你弹一首曲子听好吗?”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听。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到“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要前往他家去 拜访他。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闻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