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钟晓燕教学设计模板课题摘要学科小学语文学段小学年级四下单元课后选学教材版本浙教版课程名称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第八册后面的一篇选学课文,与第三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相配套。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张晓天,原载于1997年的大众科学上。这是一篇趣味十足的科普说明文,但是学生读完后留在脑海中的更多的是有趣的科学知识,而很少关注作者的趣味表达方式,如何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充满趣味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理解并运用这种“趣味表达”的方式,这是基于“凸显语用”理念的本课又一教学追求的目标。2.学情分析动物世界是孩童喜欢看的一个
2、电视栏目,本课想创设“给动物世界配解说词”这样的情境,从“枯燥讲解”“趣味讲解”“仿造方法改写讲解词并讲解”这样三个阶段来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认识语言规律,掌握语言规律。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通过表格理清课文讲述的三组动物共栖现象,共栖的原因的基础上,区分“共栖”与“和睦相处”的涵义,认识说明文围绕课题展开说明的特点。2通过配讲解词的方式品味作者构段的巧妙,语言的富有情趣,从而感受科普说明文的趣味性。3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通过排序,改写情趣化词语的方式学写趣味化的讲解词,激发学习科普说明文,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 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
3、说明谈话激趣1.谈话:喜欢看动物世界吗?说说喜欢的理由。(获取动物类知识,认识大自然等)2.出示无配音的动物世界,好看吗?感觉缺少了什么?(好的讲解词可以帮助我们看懂动物世界发生的事情)3.激趣: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动物知识的科普说明文,学完后,我们试着给一期动物世界来配音。视频,无配音的动物世界梳理知识,理解“共栖”1 字词检查(1) 生僻字(通过图片理解虻与蛆)澡泽 虻、蛆、剔牙、育雏、寝食不安(2) 多音字皱褶缝、皮肤薄、着地、照看 吸血(3) 带有生僻字的句子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2 默读课文,梳理科学知识(1)
4、 喜欢这篇说明文吗?记住了文中的哪些动物?(2) 这些动物间有什么关系吗?(可用文中的话,但是老师建议用文中的关键词)学生口头讲述一例(3) 出示表格,填完整表格动物名称动物间的关系(可用文中的语句或关键词)第一对犀牛与犀牛鸟犀牛为犀牛鸟提供食物,犀牛鸟为犀牛捉虫、放哨第二对第三对(4) 你觉得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这种关系比较恰当?(难点:“共栖”等同“和睦相处”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关系图,引导学生通过关系图理解“共栖”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3 揭示学习方法(1)出示课题,小结:原来这篇说明文介绍的动物知识可以用课题中的“共栖”一词来展开说明的这就叫做“围绕课题展开写”,这是说明文的
5、一大特点。(2)出示另外几篇说明文的题目,让学生猜猜文章会介绍一些什么知识。恐龙的灭绝、月球之谜、蟋蟀的住宅、新型玻璃小结:看来,今天我们收获了学说明文的一大好方法。4借助前面表格,首次给动物世界配讲解(结合图片),问:如果是配上这样的讲解词,你们觉得喜欢看吗?为什么?没有具体讲共栖的过程,缺少趣味性。PPT出示三对动物共栖图片及表格。根据共栖关系进行演示。研读“有趣”,领悟写法1 选择一个动物共栖故事读读,划出你认为能体现趣味性的语句,品读一下,作者是怎样做到“有趣”的2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提炼(1) 富有情趣的词语,如带有以下词语的句子A. 寝食不安、放哨、报警B 又痛又痒、剔牙C 照看
6、收留 有利可图 唱歌(2) 先讲共栖现象,后揭示原因的构段方式3 四人小组合作配“讲解词”(1) 出示合作要求:选择一对最感兴趣的动物;想想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讲解;抓住哪些有有情趣的词进行讲解;推选一人进行讲解(2) 选择一人上台表演讲解(配图或视频)视频出示图,配合学生解说。小结师:动物世界充满奇趣,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1 修改其中的个别词,使得这讲解词更富有趣味鲨鱼为海中的大鱼( 霸王 ),生性凶猛且专食其他许多鱼类。奇怪的是,它身边却经常游( 跟随 )着一群身长不过30厘米的小鱼( 小家伙 )向导鱼。鲨鱼为什么能让( 容忍)向导鱼生活在其身边而不食之呢?原来,它们之间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关系。向导鱼为鲨鱼带路(做向导),把它引到群鱼聚集的海面,让鲨鱼吞食那些( 无辜 )同类。而向导鱼呢,则捡拾鲨鱼吃剩下的残渣。六、备注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七:他人评议请记录学科坊学友、坊主或其他老师对本篇教学设计的修改建议。建议去掉“解说生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