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阶段检测试卷
2015.3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红树林吸日月之精华,经风雨之洗礼,贫瘠( )的海滩湿地却是豪华的温床。它们凭着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古木苍茎,lín( )峋如蛟,一连连、一排排,结成摧不垮的团队,风流在海与岸之间,xiāo( )洒在水与天之间,化惊涛为诗人的吟哦,拨响大海的弦( )音,饱尝海水咸涩的滋味,苦苦死守贫寒的湿地,酿造出福荫人类的生态环境。
(摘自魏清潮《海风吹过红树林》)
2.默写。(8分)
(1) ,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2)万籁此俱寂, 。 (《题破山寺后禅院》)
(3) ,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4)戎马关山北, 。(《登岳阳楼》)
(5)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
一声。(《一面》)
(6)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写出连续两句咏“月”的诗句 ,
。
3.名著阅读。(6分)
(1)《西游记》中,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_______________, 。 (2分)
(2)《西游记》第七回写到“五行山下定猿心”,齐天大圣向如来佛祖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和“将天宫让与我”的“无理”要求,佛祖则提出与大圣打赌请简述大圣在“赌”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结果如何? (4分)
4.下面语段每句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5月3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落下帷幕,①本次动漫节,有近600多家中外企事业单位参展参会。②十年来,中国动漫产业迅猛开展,队伍不断壮大,③陪伴着动漫节走来的人们,见证了“中国国际动漫节”这介品牌的成熟与成长,④可以预见,中国的动漫产业得凭借独特的传播方式,超越国界的影响力。
(1)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删去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 前增补
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5分)
(1)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学校举办节水宣传画展,请为下面的这幅漫画拟一个题目,并说说这幅画的寓意。
题目(1分):
寓意(2分):
(2)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浪费水、污染水的不良现象,如果你发现你的同学有浪费水的行为,你将如何劝说他呢?(2分)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古文《赵普》,完成6—9题。(共13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普少习吏事 ( ) ②读之竟日 ( )
③普颜色不变 ( ) ④卒用其人( )
7.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8.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2 分)
A、闭门读书 B、半部《论语》治天下 C、凿壁借光 D、闻鸡起舞
9.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二)阅读课文《一面》节选部分,完成10~14题。(15分)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是“我”在书店里买书时特定情景中的一段心路变化历程,认真阅读选文,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心路
更加疑惑 ( ) ( ) 乐观自信
情景
( ) 看到书的定价时 说“钱不够”时 ( )
12.作者写道:“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我”是凭什么作出这个“断定”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将“竹枝似的”换成“细长的”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说说文中 “千千万万”的“青年男女”在得知鲁迅死讯时的感情,结合上文,探究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3分)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会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郁达夫《怀鲁迅》节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7分)
留守寸土
张丽钧
那是一天深夜,电话铃响。我拿起听筒,是一个女人的声音:“老师,我是您班学生郑亮的妈妈——这么晚了打搅,真不好意思——有件事想问问您:郑亮这两天没出什么事吧?”我吓了一跳,忙问:“郑亮没有回家?’’郑亮妈妈说:“回了,只是着了魔似的,反反复复地说:‘这是不公平的。’现在,他睡下了,我放心不下,就给您拨了这个电话。”
——不公平?有什么不公平的呢?这几天我忙于跑自己调动的事,班里的工作有些放手,难道说我不在的时候,郑亮跟同学们发生过龃龉?
我心里没底,可嘴上却故作轻松地劝慰了郑亮妈妈一番。
第二天一早,我到班里组织晨读。按着头一天晚自习预习时分配好的角色,大家开始兴致勃勃地朗读新课文——《雷雨》第二幕。我却无心听取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精彩对白,只是思忖着展读后如何“提审”郑亮,再如何编织一个新理由请假出去,到那个我梦寐以求的大单位去拜望一下,据说是对我颇感兴趣的老总。
突然,同学们哄笑起来。抬眼看时,见郑亮脸孔红红地从座位上站起身——轮到他读了。他分到的是周冲这个角色。只听他大声读道: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读罢,带着成功的欣悦坐下了。
我忙埋头看书——可不是么,周冲就只有这一句台词!
猛然间,我彻底明白了昨天晚上发生在郑家的一幕。原来,这男孩领到自己的角色之后,一直在“着了魔”般地诵读那仅有的一句台词。他没有因为自己角色的卑微而沉郁失落,也没有因为台词太少而掉以轻心,他用心揣摩着,玩味着,掂量着,把握着,他要给这至短的台词注入无比丰沛的情感啊!
我听不清周朴园和鲁大海在争执些什么,只管用激赏的目光直视着那个只分到了一句台词的男孩,我想对他说:谢谢你,谢谢你教会了我如何倾全力去诵读自己人生的台词,谢谢你教会了我如何把哪怕仅有一寸的灵魂圣土也侍弄得美艳芳香。
……“雷雨”远去了,男孩远去了,至今仍留守在三尺讲台的,是我一颗暖暖的心。
15.文中的“我”的职业经历了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2分)
16.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3分)
只管用激赏的目光直视着那个只分到了一句台词的男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留守寸土”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郑亮这个男孩身上有着怎样的品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我们也许会沉郁失落,甚至选择放弃。读了本文,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从中获得的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共50分)
读自然,我们心无杂尘,纯洁明净;读社会,我们感受美丑,分辨善恶;读历史,我们体验兴衰,获得启迪------读父母、读老师;读自己、读古人;读小溪,读大海;读掌声,读泪水;读挫折,读成功……人生经历中,接触、交流、感悟、思考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也是“懂”的过程。
请以“我读懂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立意自定;3、不少于550字。
我读懂了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