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5964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3-06-18作者简介:徐延华(1977),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研究徐延华(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46)摘 要: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开展的基础。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图书馆学科馆员发展历史和当前我国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双一流”背景下提高学科馆员社会认知度,推动学科馆员岗位设置标准化和职业认证社会化,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制度、业务培训、技能提升等对策,对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规范和服务创新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建设中图分类号:G258.6 文

2、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7-0063-041 背景 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2015 年 1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学科建设规划了发展蓝图。2017 年,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共同发布统筹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1,确定了我国第一批 42 所“双一流”大学名单。各高校图书馆以此为契机,积极行动,按照“双一流”建设规划和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总体方案,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并根据时代特点推出决策咨询服务、学术竞争力分析、学科

3、发展态势分析等,将图书馆学科服务嵌入高校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中,为保障高校双创建设、科研发展、成果转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创新工作是新时代高校发展对图书馆人职责和使命的要求2,在所有这些工作中,学科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工作内容、工作状态、工作方式等,都对“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双一流”建设发展水平以及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与服务现状2.1 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历史沿革 通过文献调查和对相关信息资料的分析,笔者发现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建设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战后各国经济、技术、文化迅速崛起,信息资源呈几何级快速增长,同时,人们在科研和

4、工作中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尤其是本土未受战争波及的美国,这种资源量的增长与人们信息需求质量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20世纪 50 年代,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图书馆率先在图书馆服务中推出学科馆员服务,利用学科馆员专业的信息检索技术为读者提供专业、快捷、准确的科研信息服务,并将这种服务发展为专业化、科学化、常态化的高质量参考咨询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美国图书馆协会和其他很多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迅速效仿,并在全世界发达国家快速普及。我国的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也是在我国经济文化迅速崛起的背景下,上海图书馆在工作中率先推行学科馆员制度,其他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快速跟进

5、,并在图书馆理论和实践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有关学科馆员的服务理论、服务事业、服务模式和工作思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推动我国学科馆员系统建设上了新台阶。2.2 学科馆员服务现状 从学科服务发展的历史进程看,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建设已经发展了三代:从 20 世纪90 年代末期到 2009 年左右,是主要提供纸质资源查找与初步信息分析的第一代学科服务时代。200936第 43 卷第 7 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 年 7 月年至 2017 年,学科服务开始进入基于网络信息和数字技术的第二代(学科服务 2.0)。在 2017 年三部委关于“双一流”建设发文后,各高校图书馆纷纷推

6、出嵌入式、内涵式服务,通过为用户知识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分析支持、知识支持的智慧型学科服务,可以认为现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已经进入学科服务3.0 时代。在新的时代和新的起点,各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紧紧围绕“双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学科建设中的五项建设任务和五项改革任务,不断完善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改革学科服务内容,创新学科服务模式,拓展学科服务理论,为高校教学、管理、学科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由于受社会发展、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国家政策以及学校发展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学科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3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队伍建设问题3.1 学科馆员岗位重要性

7、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学科馆员提供的高质量服务对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学科建设、教学创新、科研发展、成果转化、文化传承的作用有目共睹,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界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在整个社会层面,学科馆员并未得到社会面的广泛认同。首先,除高校图书馆以外的整个高校范围内,高校领导层、其他非学科馆员对接服务部门等对学科馆员的理解和认知不足,学科馆员工作没有得到充分肯定4。甚至在有些高校,如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虽然开展了学科服务,但并未设置学科馆员岗位。另外,在 1999 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中,共计 1,838 个细类职

8、业,与图书馆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被称为“图书资料专业人员”;在 2015 年修订版中增加到 1,481 个职业、2,670 个工种,但也只是把“图书资料专业人员”修改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人员”,学科馆员岗位和工种的重要性未被纳入大典目录,影响了学科馆员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以及由此所应同步推行的学科馆员岗位职责、管理措施、工作范围、工作程序、权利与义务等相关通用管理政策,制约了学科馆员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其次,在设置学科馆员工作岗位时,各高校图书馆都是根据所属高校发展特点和本馆的基本情况设定学科馆员岗位,并制定学科馆员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制度、工作方法。不同的高校图书馆对其称呼也不一样,如

9、: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称学科馆员,但有的高校图书馆则称数据馆员、参考咨询馆员等。再次,当前图书馆界并未形成一种通用的学科馆员管理制度、工作制度、激励制度,很多图书馆为了完成临时工作任务,在学科馆员岗位设置上采用招聘临时兼职学科馆员的做法5,导致各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不统一,工作质量和评价标准差别较大,影响了业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鉴于此,目前我国亟须通过国家层面推动学科馆员通用职业岗位设置,提高社会层面对学科馆员工作的整体认知度。3.2 学科馆员队伍配置与选拔任用缺乏科学性 学科馆员一般由高校图书馆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相关专业知识或图书馆工作经验丰富的资深馆员担任。目前,我

10、国各高校原则上也是按照上述选拔标准配置本馆学科馆员队伍,但由于各高校图书馆各种各样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如人员不足、馆员知识老化、图书馆软硬件环境限制等,很多高校图书馆无法严格按照上述标准配置本馆学科馆员队伍,导致各高校的学科馆员队伍良莠不齐,主要表现在配置比例和质量方面。有统计显示,国外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配置一般占本馆人员总数的30%,而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配置人数仅占10%;在配置质量上,国内学科馆员的学科背景、专业能力等也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有些高校图书馆只能从其他院系甚至是社会上招聘兼职人员完成技术维护及其他专职工作,或者由本馆其他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学科馆员工作。这种情况不

11、仅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质量,还增加了学科馆员队伍的管理难度,使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呈现随意性、低质化的特点。3.3 学科馆员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缺乏前瞻性 首先,从全国整体看,我国图书情报硕士、博士培养力度不足,而全日制图书馆学专业培养对于迅速增加高端人才力量、提高图书馆学研发能力和后续服务能力非常重要,会影响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整46徐延华:“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研究体发展水平,导致很多高校图书馆不能适应国内日益增长的图书馆学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创新吸收、引用、学习国外先进的图书馆学专业理论。其次,学科馆员的知识范围、知识能力、信息素养影响其未来的工作能力、技术

12、进步、理念创新和研究视野的进一步发挥,而高校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双一流”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每天都要面对许多新知识、新问题,需要及时对标国内外优秀高校的学科发展水平,这都要求学科馆员及时主动地开展有特色的学术竞争力分析、学科发展态势分析、决策咨询服务、专利信息服务以及其他专业性服务。但是,由于受经费、人员、体制和领导战略眼光的影响,各高校图书馆都缺乏具体的培训制度和前瞻性的培训规划与培训内容。4 解决策略4.1 提升社会对学科馆员岗位的认知度 首先,争取将学科馆员工作岗位列入国家职业分类修订目录。2021 年 6 月,人社部重新启动大典的修订工作,这也是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综

13、合国力和科技软实力迅速提升,各项产业结构迅速分化,产业调整不断优化的需要。目前,大典的修订工作正处于修订信息征集阶段,因此,图书馆界应争取将学科馆员职业种类列入本次大典的修订内容。其次,争取实现学科馆员任职资格认证制度。目前,在图书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各图书馆对采编人员也要求持证上岗,以保证采编业务的标准化和科学性。国家图书馆与 CALIS开展的编目资格证培训被认为是最具权威性的图书馆采编工作技能培训,获得资格证尤其是 CALIS 编目员资格证是图书馆采编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体现,被图书馆界普遍认同。同样,图书发行员资格证对于图书馆上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发行员资格证已经被列入人社部发行员资格证

14、考试执证上岗的科目之一。尽管 2017 年 12 月国家人社部取消了发行员资格证初级人员的任职资格考试。但原有执证人员仍被视为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目前,在政府招标中,国家图书馆编目资格证、CALIS 编目资格证以及图书发行员资格证已经成为图书馆图书招标服务要求的必选项,有些还被作为评分标准。鉴于此,图书馆界应在争取将学科馆员列入大典后,实现学科馆员资格认证制度。如果不能实现上述目标,最低要求也应是在图书馆行业内,由与国家图书馆或CALIS 相当的机构主持实行执业考试和执证上岗制度,这对提升社会对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职业认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2 推动学科馆员和学科服务体系化、制度化建设 高校图

15、书馆学科服务是一项系统化、规范化、智慧化工作,有些工作应是可推广、可复制、可共享的项目化工作。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和设立参考服务部时,应注重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和制度建设,并按照上述要求推进各项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学科馆员岗位设置,规划引领学科服务的未来工作6。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学科馆员的任用管理,通过制度明确规定学科馆员必须具备的学科背景、专业能力、选聘详细工作流程以及工作细则等,保证选聘制度和程序的客观公正。高校图书馆应明确规定学科馆员的权利和义务,对学科馆员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工作职责等进行原则性规定7。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完善的任职资格认证制度

16、、考核晋升制度和其他奖惩制度,培养学科馆员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勇于担当的品格,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和学科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4.3 强化学科馆员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工作 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完善的学科馆员职业培养机制8:首先要提高高等教育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能力,增加图书情报学博士、硕士授予点,并在学科开设过程中将学科馆员业务能力作为重点授课内容,从整个国家的学科建设角度提高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层次。其次要加强图书馆内部的信息素养培训,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已经建立了学科馆员管理制度,对学科馆员的任职资格、招聘制度、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专业要求等进行详细的规定;我国的

17、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立了学科馆员岗位培训体系,为学科馆员业务能力的提升和信息素养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他高校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本馆职业培训体系化、制度化建设,使学科馆员能够及时了解我国和国际社会相关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和最新理念,为56徐延华:“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研究学科馆员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基础。再次要将学科馆员培训与高校的学科建设、资源建设、信息管理以及高校图书馆管理等基本工作相并列,保证学科馆员每年都能接受一定频度的系统培训。最后要保证培训和教育兼具科学性、前瞻性,要建立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5 结语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高校图

18、书馆学科服务和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积累了一些成熟经验,但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加强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和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克服当前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于推进“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整体建设水平和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深入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参考文献:1 刘源.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21.2 张现龙.“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调查与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8):115-122.3 沈洋,刘恒.“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探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9):124-128.4 杨小莉,黄杉.“双一流”高校学科服务现状与优化研究J.

19、图书馆界,2022(4):44-50.5 邓成世.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探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22.6 张春红,吴爱芝.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情报服务的模式与方法J/OL.情报理论与实践:1-10.http:/ 20.0932.002.html.7 何祥芳.中西部“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21.8 张博.“双一流”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2(3):81-86.(编校:周雪芹)(上接第 62 页)断扩大资源建设范围,开展网络资源、时空资源、科学研究数据等资源建设工作,并对馆藏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20、,实现资源融合。财经高校图书馆对资源建设部门的合并和细化说明其重视对资源建设的统一管理,并积极探索纸电资源融合采购的方式和途径。纸电资源融合采购解决了财经高校图书馆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降低了采购馆员的沟通成本,为其学科的交叉建设和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提供了资源保障。3.2 技术融入是服务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手段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化、5G 等新技术的出现,对文科学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在新文科环境下,新技术不断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学科,跨学科学习成为高校师生的主要学习和研究方式,技术融入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手段。目前,财经高校图书馆正在探索利用新技术开展服务工作的方式

21、方法,如: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根据江西财经大学的新文科建设思路,积极搭建经济管理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跨学科资源平台;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长期坚持收集和保存校内特有资源,并建设机构知识库;首都经贸大学图书馆提出要开展精准化、智慧化的学科服务;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提出要构建基于用户分层的学科精准服务体系;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提出要深入开展科技情报分析服务等。可见,财经高校图书馆应以新文科建设为目标,构建包含学科态势分析、情报分析、数据管理等服务类型的新型服务体系,利用新技术开展精准化、智慧化的学科融合服务。参考文献:1 黄晓云,温颖茜,覃芳晨.新文科新医科背景下校企合作研究:以广西医科大学与传神翻译公司合作开展涉外公证文书翻译为例J.现代英语,2022(11):38-41.2 蔚海燕,李旺.图书馆数据服务助力新文科建设之路径J.图书与情报,2020(6):77-83.3 李淑敏.“后疫情时代”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海外动态与趋势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4):41-46.4 学科分析报告EB/OL.2023-05-22.https:/ 樊丽明,杨灿明,马骁,等.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0-13.(编校:冯耕)66徐延华:“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