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王子安集》理校刍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5576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子安集》理校刍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王子安集》理校刍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王子安集》理校刍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骈文研究第六辑 王子安集理校刍议汪政内容摘要:唐代杰出文学家王勃在其短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尤其在骈文领域,可谓独步千古。然其文集亡佚已久,虽自晚明以降辑佚、校勘者不乏其人,亦颇有建树,但终因传世文献有限而难以为继,迄今未有相对完备的本子。立足当下的条件,对现有材料合理运用理校的手段,或能取得突破,解决较多其他校勘方式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关键词:王勃;王子安集;理校王勃()字子安,唐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县)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赋齐名,并称“王杨卢骆”,又称“初唐四杰”。虽曰齐名并称,然王之成就实非三人所及。郭宗林听雨园杂志:“唐初以王、杨、卢、骆并称,其实王之天分学力,迥出三

2、人之上。”王勃诗文俱佳,但主要成就在于骈文。自六朝以来,骈文繁荣已久,但当时文风的整体倾向是柔媚含蓄、矜持拘谨,而王文正以其充沛的情感、阳刚的格调、磅礴的气势,极力扭转文坛风气,创造出一种昂扬奋发、巨丽超华的境界。另外,就技法而言,之前的骈文在对偶的工整、辞藻的华美、平仄的谐合、句式的多变方面还未臻尽善,而王文以收放自如的格局、左右逢源的事典、灵动跌宕的句法、抑扬顿挫的声律、工稳妥贴的对仗、雕龙起凤的词采,在最大程度上完善并定形了骈文的艺术形式。故唐人杨炯王勃集序赞曰:“八纮驰骋于思绪,万代出没于毫端。契将往而必融,防未来而先制。动摇文律,宫商有奔命之劳;沃荡辞源,河海无息肩之地。以兹伟鉴,取

3、其雄伯。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大则用之以时,小则施之有序。徒纵横以取势,非鼓怒以为资。长风一振,众萌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翰苑豁如,辞林增峻。反诸宏博,君之力焉。”此论绝非谬奖。纵观整个骈文史,初唐实乃绝顶之巅,当时骈文艺术所达到的高度可谓空前绝后,而王勃堪称屹立巅峰的第一人,他的存在既是中国骈文史上的奇观,也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观。清蒋清翊注,汪贤度校点王子安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第 页。清蒋清翊注,汪贤度校点王子安集注,第 页。王子安集理校刍议一、前人对王勃文集的整理工作然而天妒英才,其人英年早逝,其文也亡佚久矣。四库全书总目王子安集:“唐书文苑传称其文集三十卷,而杨

4、炯集序则谓分为二十卷,具诸篇目。洪迈容斋随笔亦称今存者二十卷(清蒋清翊按,今本容斋四笔作二十七卷),盖犹旧本。明以来其集已佚,原目遂不可考,世所传初唐十二家集仅载勃诗赋二卷,阙略殊甚,故皇甫汸作杨炯集序,称王诗赋之余,未睹他制。”其友杨炯作序的王子安集早已不知所踪。现存的王勃诗文集版本有:张逊业于明嘉靖三十一年()辑刊十二家唐诗二十四卷,其中有王勃集二卷;张燮于明崇祯十三年()编纂初唐四子集,其中王子安集十六卷(多辑自文苑英华);项家达于清乾隆四十六年()校刊初唐四杰集,其中王子安集十六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清同治十三年()蒋清翊校注王子安集注二十卷(清光绪九年吴县蒋氏双唐碑馆刻本)。此

5、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一卷,并抄录其中逸文 篇(实为 篇,其中 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民国十二年上虞罗氏贻安堂凝清室刻本)中收录其据日本古钞本抄录的王子安集佚文一卷。今人整理本有:聂文郁选注的王勃诗解(青海人民出版社 年版)据张逊业刊本选录诗 首;何林天校注的重订新校王子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 年版)以张燮刊本为底本进行校勘,参校全唐诗乐府诗集初唐四杰集文苑英华以及日藏王勃集残卷本。汪贤度点校的蒋清翊王子安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以张燮本互校点勘。汪政、沈泓选注的王勃文铣(浙江古籍出版社 年版)以蒋清翊校注王子安集注(清光绪九年吴县蒋氏双唐碑馆刻本)为底本,参

6、照张燮辑王子安集(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和罗振玉辑永丰乡人杂著续编王子安集校记(民国十二年上虞罗氏贻安堂凝清室刻本)整理而成。二、前人整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综上所述,前人在王勃文集的校勘、辑佚、注释工作上可谓尽心尽力,然目前所见的王勃文集在文字上仍有大量缺漏和可疑之处有待解决。例如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王子安集注本):“停琴绿水,仲长统之欢娱;置酒青山,郭子期之宾客。人探一字,四韵成篇。”别本在“郭子期之宾客”下有“足可银钩”四字,可见其间必有脱文。又如江浦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 年版,第 页。骈文研究第六辑 观鱼宴序:“道之存矣,超然四海之间;言可传乎,千载之后”。“千载”之前缺二

7、字。再如秋日游莲池序:“烟霞召我,相望道术之门;文酒起予,放浪沉潜之地。少留逸客,塞雁飞鸣。北斗横而天地秋,西金用而风露降。”前后皆为对偶句式,独“少留逸客,塞雁飞鸣”两句不协,故其间必有阙文。凡此种种,不可枚举。这并非由于整理者的水平不济或疏忽大意,而实在是因为传世文献的缺失,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勃文集散佚已久,直到明末才有人留心整理,其间年代久远,又始终没有发现完备可信的旧本。杨炯王勃集序:“君平生属文,岁时不倦,缀其存者,才数百篇。”可见早在唐代,王勃死后不久,他的文章便大多散佚,当时整理的文集也仅仅搜罗到其一小部分作品而已。三、为何要采用理校的方式抛开散佚篇章不论,单就现存文本的诸

8、多问题,便给读者带来极大不便。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而言,阅读原是赏心悦目的审美过程,尤其对追求完美的读者而言,阅读这种瑕疵连连的文本会产生目中揉沙的不适感。在现有文献的条件下,解决该问题的唯一途径是理校,并且可能需要采用较为大胆激进的理校方式,才可能大致扫除现有文本的诸多缺陷。理校作为校勘方法之一,即据理推断,以定其正误的校勘方法。段玉裁曾说:“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误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在校书过程中,遇到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又必须定其是非之时,只能综合运用文史等诸种知识,据理作出推断。一些校勘大家,常能运用此法解决问题。其实清人蒋清翊在校勘王子安集注的过程中就多次运用理校的

9、方法。例如秋日游莲池序:“相望道术之门。”蒋清翊按:“望疑忘字之讹。庄子大宗师:人相忘乎道术。”上吏部裴侍郎启:“匡弊俗者,非一日之卫。”蒋清翊按:“卫似术字之讹。”上许左丞启:“延首下风,匍匐文章之府。”蒋清翊按:“章疑昌字之讹。”不独蒋氏,他人也对王文做过理校。例如与员四等宴序:“自嵇阮寂寥,尹班超忽,高筵不嗣,中宵谁赏?故今惜芳辰者,停鹤轸于风衢;怀幽契者,伫鸾觞于月径。”高步瀛唐宋文举要按:“作故是,故下今字殆令之讹。”再如,上武侍极启(其一):“白鹤摧辉,影灭青胡之宝。”高步瀛唐宋文举要按:“青胡疑青砂或青丘之讹。拾遗记卷一曰:舜葬苍梧之野,有鸟衔青砂珠,积成垄阜,名曰珠丘。”这些理

10、校大都言之成理,收效颇佳,可惜仅为偶然一用,未能广泛开展。但主要是因为理校这种方法是校勘中要求最高、难度最大而又最危险的做法,使用不当或学识不济,就容易清蒋清翊注,汪贤度校点王子安集注,第 页。高步瀛唐宋文举要(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第 页。高步瀛唐宋文举要(第三册),第 页。王子安集理校刍议陷于主观武断。但有时因材料缺乏而又非校正不可时,亦不得不用此法。四、王子安集理校实例有鉴于王勃骈文成就之高及其现有文献缺漏之甚,对王文进行深入理校可谓不得已而为之。以下即笔者理校蒋清翊王子安集注(清光绪九年吴县蒋氏双唐碑馆刻本)的实例(说明:不包括诗歌;有疑问的字词加着重号)。(一)北?海虽赊,

11、扶摇可接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北”字诸本皆同。这两句显然是化用庄子逍遥游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如书所载,大鹏借助“扶摇”风去往的目的地是“南冥”,而不是“北冥”。所以“北”字疑为“南”字之误,可能由于原稿模糊,传抄者惑于庄子逍遥游篇首“北冥有鱼”一语而妄改,因为以王勃的出世之学,实在不当有此纰漏。此外,据张志烈初唐四杰年谱考证:“此文作于上元二年,勃年二十六。初,勃父福畤受其牵连左迁为交趾县令,勃陪同赴任,于

12、九月途经洪州,重九与滕王阁之宴,作有此文。”王勃此行千里迢迢赶赴的目的地也正是南海交趾,所以作“南海虽赊,扶摇可接”便恰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如作“北海”则与情理、典故皆不通。(二)河阳採?犊,光浮一县之花 九月九日采石馆宴序“採”字诸本皆同。此句显然是用晋人潘岳故事。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其中“河阳”是地名,在今河南省孟州西,因为潘岳曾任河阳县令,后多以“河阳”指称潘岳。“一县之花”是指潘岳任河阳县令时,曾在全县遍种桃李,因而传为美谈。全句他处皆无疑问,唯有“採犊”二字不可解。“採”为动词,仅有“摘取”“选择收集”等为数不多的意项,用在

13、此处,令人费解。综合来看,这个“採”字极有可能是“采”字之讹,形似而误。如用“采”字,那么句意便可疏通。“采”是色彩的意思。“犊”是小牛,这里指代牛车。“采犊”指的是光彩的牛车,符合语林中对潘岳的描述,并且与后文“彭泽仙杯,影浮三旬之菊”形成对偶,因为“采”“仙”二字均为形容词。王勃秉承家业,学究天人,其作消亡殆尽,其学鲜有人知。其实,王勃仅见于著录的著作就有: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大唐千岁历颜氏汉书指瑕十卷、平台钞略(一作平台秘略)十篇、合论十篇、黄帝八十一难经注元经传百里昌言二卷、舟中纂序五卷、医语纂要论一卷、古君臣赞十篇等。上述著作除个别篇章(如黄帝八十一难经序平台秘略论赞被收入文苑

14、英华),余皆亡佚。骈文研究第六辑 (三)星驰一介,留美迹于芳亭?;云委八行,抒劳思于彩笔 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 “亭”字诸本皆同。根据上下文义,可以推断这两句意谓对方派使者连夜给自己送来一封书信(邀请赴宴)。“一介”指一个人,这里特指一个信使。云委:如云之委积。此喻笔法的形态。八行:后汉书窦章传:“更相推荐。”李贤注引汉马融与窦伯向(章)书曰:“孟陵奴来,赐书,见手迹,欢喜何量,见于面也。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谓信纸一页八行。后世信笺亦多每页八行,因以称书信。唯有“芳亭”二字不可解,明明在说书信的事,怎会凭空冒出一个“亭”字。遍查众书,未见相应典故。因而,此“亭”字疑为“笺”字之误。芳

15、笺,指芳香的信纸,与下句的“彩笔”对偶工整。且“美迹”是对来信者书法的称赞,笔迹当然只可能留在“芳笺”上。(四)单父歌?鱼 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歌”字诸本皆同。蒋清翊王子安集注:“歌疑讹字。”但未能明确究竟是何字之讹。此句化用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故事:“宓子贱治亶父三年,巫马旗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单父(又称亶父):春秋鲁国邑名。故址在今山东省单县南。孔子弟子宓子贱为单父宰,甚得民心,孔子美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据上下文义及吕氏春秋的记载,“歌”疑为“舍”字之误。

16、“单父舍鱼”意谓单父的渔民完全听从宓子贱的教导,主动放弃捕到的小鱼。如作“歌鱼”便不可解。(五)王子敬琅邪名士,尝怀习?氏之园 新都县杨乾嘉池亭夜宴序“习”字诸本皆同。这句显然是采用王献之故事,晋书王献之传:“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尝经吴郡,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相识,乘平肩舆径入。”晋书明确记载“顾辟疆有名园”,故“习”疑为“顾”字之误。(六)杏圃扬徽,渔叟请绪?帷之赏 卫大宅宴序“绪”字诸本皆同。这二句化用庄子渔父故事,据载孔子在缁帷杏坛讲学时,曾向渔父请教。杏圃:即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处。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缁帷:喻林木繁茂之处。

17、后指高人贤士讲学之典。从上下文义与庄子 原本来看,此处“绪”疑为“缁”字之讹,形似而误。(七)辕门旧迹,银龟成大将之家;鼎路初平,玉马受三?台之策 唐故度支员外郎达奚公墓志序 “三”字诸本皆同。疑为误字。“三”为数字,“三台”与前句的“大将”不对偶。骈文清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卷五,清光绪九年吴县蒋氏双唐碑馆刻本。王子安集理校刍议发展到王勃所处的时代,与早期骈文的要求已有不同,在对偶方面非常严格,通常数字只能对数字。在从上下文义来看,“三”疑为“上”字之讹,形似而误。上台:星名。在文昌星之南。泛指三公、宰辅。玉马:喻贤臣。策:指授职的文书。此句意谓贤臣受命出任三公之位。(八)歭?云蓬于性海 唐故度

18、支员外郎达奚公墓志序“歭”字诸本皆同。“歭”字意为止息。云蓬:即神蓬。神草名。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条阳山出神蓬,如蒿,长十丈。周初,国人献之。周以为宫柱,所谓蒿宫也。”性海:佛教语。指本体之理性深广如海。“歭”字用在此处,意义不通。从句意分析,“歭”字疑为“峙”字之讹,形似而误。“峙”有耸立的意思,此句谓云蓬耸立在性海之上。如此句意便可晓畅。(九)敢抒邹?衢之恸 唐故度支员外郎达奚公墓志序“邹”字诸本皆同。此字甚不可解,疑为“陬”字之讹,形似而误。陬衢之恸:指对父母的哀悼。陬:地名。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19、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郰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十)钟?鼓无施,伏雷门而假息 上武侍极启(其一)“钟”字诸本皆同。蒋清翊王子安集注:“钟与雷门无涉,疑是讹字。”蒋氏言之有理,但未说明此处当为何字。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以及相关典故,此处“钟”疑为“布”字之讹。可能是传抄者不知相关典故,误认为“布鼓”二字有误,随意将其替换为寻常的“钟鼓”二字。布鼓: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颜师古注:“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后以“布鼓”为浅陋之典,而王勃在此正欲表自谦之意,用“布鼓”之典非常恰当。(十一)俯舍?铜墨之荣 上刘右相

20、书“舍”字诸本皆同,字意不通,疑为“拾”字之讹,形似而误。俯拾铜墨: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铜墨:铜印黑绶。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又:“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因亦以“铜墨”借指县令。此句意谓取得官爵如同俯身捡东西那样容易。既然前有“俯”字,后必为“拾”字,如是舍弃,何须俯身,且与典故不合。(十二)有时无主,贾生献流涕之书;有志无时,孟轲?养浩然之气 上绛州上官司马书 “轲”字诸本皆同。贾生:贾谊。生:“先生”的省称。指有才学的人。亦为读书人的清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卷五,清光绪九年吴县

21、蒋氏双唐碑馆刻本。骈文研究第六辑 通称。孟轲:孟子,名轲。前句既称贾谊为贾生,后句则不应直呼孟轲其名,这既不符合对先哲的尊称,又不符合当时骈文对偶的句法。故“轲”疑为“子”字之误。(十三)四海君子,攘袂而耻之乎;五尺微童,所以?固穷而不为也 上绛州上官司马书 “所以”二字诸本皆同。如将此二字拿去,“攘袂而耻之乎”与“固穷而不为也”两句正好相对,多出“所以”二字,显得非常突兀,故疑为衍文。既于意不通,也不符合王勃骈文讲究对偶的风格。(十四)长兹?下慢 拜南郊颂“兹”字诸本皆同。此句不可理解,“兹”疑为“恣”字之误。恣:放纵;放肆。长恣下慢:上级放肆,下级傲慢。根据前后文意来看,这段文字意在表达对

22、对方阵营的声讨,用“恣”字才合情合理。如疑“兹”“恣”通假,似乎并无佐证。(十五)智士高风?,文翁泽远 益州夫子庙碑“高风”二字诸本皆同。此二句对偶失当,绝非王勃辈骈体高手所为,故“高风”疑为“风高”之误。如此则“智士”对“文翁”,“风高”对“泽远”,方符合当时骈文的对偶要求。(十六)翦瑶带?而犹欷,折琼英而不欢 采莲赋“带”字诸本皆同,疑为“蔕”字之讹,形似而误。蔕: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该篇乃赋采莲之事,“瑶蔕”与“琼英”俱是对花的美称,且对偶工稳。如作“瑶带”,则不知所云。(十七)法师玉函降彩,金瓶探色。振八解之遥源,践三明之广路。灵机入证,穷象载于初髫;妙谛因心,释羊车于弱冠。三千

23、法界,由广位而出无明;十二因缘,自普济而登彼岸。弘宣誓愿,大拯沉黎。挥觉剑而破邪山,扬智灯而照昏室。弥纶所被,白马尽于禺同;权渐所开,黄牛至于嶓冢。虔诚乐土,憩影兹峰。乃以贞观九年,于寺西院,立七佛堂一僧舍。星毫动牖,月面分阶。彩凤衔旒,神龙负塔。飞烟涌座,龛龛忉利之天;香雾成台,树树菩提之果。朝散大夫行县?令清河张楚?,亲承妙业?,俯刊贞琰?。林宗有道?,伯喈无愧?。法师夙机少悟,应变多奇。玉山中断,琼林下杂。支道林之好事,语默方融;释惠远之高居,风埃遂隔。洎乎坐忘遗照,返寂归真,城肆飒然若空,山岑黯而无色。岂直岩枝泣血,涧户摧梁而已哉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 “朝散大夫”一节文字诸本皆同

24、。然而整段文字俱是描述某法师,中间却突然冒出“朝散大夫行县令清河张楚,亲承妙业,俯刊贞琰。林宗有道,伯喈无愧”一节文字,文理不通,疑错简于此,当移至此段末尾。王子安集理校刍议五、关于王子安集理校的注意事项在上述理校实例中,虽然发现问题的方式各有不同,解决问题的手段也各有千秋,但依然可以归纳出些许值得校勘者注意的事项。第一,文字学的修养不可或缺。理校者须善于运用文字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唐故度支员外郎达奚公墓志序:“敢抒邹衢之恸。”在这个例子中,笔者认为“邹”为“陬”字之讹,因形似而误。然而,从“邹”“陬”两者的字形看,似乎并不相似,缘何下此结论呢?这是因为,虽然两字的正体字在字形上并不相似

25、,但“陬”字在古代可写作“郰”或“鄹”,字形上便相当接近“邹”。所以,如果对异体字不了解,就不能发现并解决该问题。第二,文史储备和典故积累不可或缺。由于骈文注重用典,几乎句句皆有典故。那么,理校者对于典故的熟悉及其他文史知识掌握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新都县杨乾嘉池亭夜宴序:“王子敬琅邪名士,尝怀习氏之园。”如果没读过晋书王献之传的相关记载,则不可能知道“习”字之误。又如,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上武侍极启(其一):“钟鼓无施,伏雷门而假息。”上刘右相书:“俯舍铜墨之荣。”在这些例子中,如果不了解“鲲鹏”“布鼓”“俯拾地芥”等典故,则根本无法开展理校工作。第三,具备扎实的

26、文学修养,熟悉骈文的文体特征以及作者的行文风格。骈文发展至初唐,通常全篇均由对偶构成,除少数散句外,都可以分为上下联,字数、词性和结构几乎完全相同。例如,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利用王勃骈文的对偶特征,发现文本中存在的可疑问题。如益州夫子庙碑:“智士高风,文翁泽远。”“高风”与“泽远”显然无法构成对偶关系。再如上绛州上官司马书:“四海君子,攘袂而耻之乎;五尺微童,所以固穷而不为也。”这里的上联是四六句式,而下联是四八句式,若明了骈文的句法结构,便可发现问题所在。第四,悉心研读文本,除须正

27、确理解字面含义,还须通晓全篇内容,厘清文章脉络。如做不到这些,那有的问题是很难被发现的。例如,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一文中“朝散大夫行县令清河张楚,亲承妙业,俯刊贞琰。林宗有道,伯喈无愧”一节文字,仅从字面看似乎并无不妥。但若纵观全局,剖文析理,便能意识到此节文字出现于此,显然不符合文章表达的顺序,实属错简。骈文研究第六辑 六、结语上述是对王勃文赋理校的汇总。由于理校对学识水平要求甚高,有什么程度的学识水平,就有什么程度的校勘成果。笔者水平有限,只能抛砖引玉,以待方家。虽然如此,也切实解决了些问题。可见,只要秉持客观公正、胆大心细的作风,理校这一校勘形式对于诸如王勃此类价值极高,又缺乏文献材料的整理工作而言,颇有用武之地。作者简介:汪政,年生,浙江奉化人,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研究,出版有王勃文铣等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