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08122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鄂州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 试 题学校:_ 考生姓名:_ 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 本试卷由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8页,七大题2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4. 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2、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祝考试顺利第卷  选择题(共30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抖擞(su)  匿笑(n)  信手拈来(nin)  孜孜不倦(z)B. 纤维(xin)  惆怅(chng)  无精打彩(ci)  忍俊不禁(jn)C. 棱角(lng)  浮燥(zo)  屏息敛声(bn)  以身作则(z)D. 星宿(s)  亘古(gn)  无动于衷(z

3、hng)  嘎然而止(ji)【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字音字形识记。B.无精打彩无精打采,忍俊不禁(jn)jn;C.浮燥浮躁,屏息敛声(bn)bng;D.星宿(s)xi,嘎然而止戛然而止;故选A。2.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华传统文化一向推崇对劳动实践的认同、对劳动精神的传承、对劳动文化的传播。B. 截至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四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记录。C. 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少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等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D. 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

4、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D.成分残缺,应在“一人去游泳”的后面加上“的倡议”;故选D。3.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B.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待人处事就要宽容:宽者,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容者,海纳百川,不心胸狭隘。C. C919大型客机上的旅客们在机舱内挥舞着国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高呼“东方风来,翼起翱翔”。D. 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5、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标点符号运用。B.有误,“宽者,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与“容者,海纳百川,不心胸狭隘”是并列成分,之间应用分号,故应把“计较”后的逗号改为分号;故选B。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交友之道张保振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朋友的重要。诗经小雅言“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明朋友的至要。孟子滕文公上载“出入相友”,说明朋友的必要。朋友的重要、至要、必要,在古人看来,是“友也者,友其德也”的。所以,与朋友交,就要只取其长,不计其短。也就是说,交友要有选择,看重并

6、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交友呢?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朋友的。对朋友,古人们看得很重,认为是“五伦之一”,是“平居可与共道德,缓急可与共患难”,并认为,“友则两相关切。若酒肉饮博,相与往还,此党也,非友也”。所以,择友,就要或道同相助,或品德相亲,或学问相成,或气节相感,或然诺相信,或才技相合,或诗文相尚等,要两相共赢,昭昭可鉴。毕竟,择友只有志趣相投,互为“人镜”,补充提高,才能获取增加一倍的智慧,放大一倍的力量;才能如同读一本圣贤经传,或一篇名人诗篇,使身心得到滋补,境界得以升华。而这,是从一般人那里难以得到的。交友之道关键是取友。世间尽管有“一

7、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的交友取友之道,但取友毕竟是取优,故不可等闲视之、草率取之。自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居多。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很可能是遇上了“见面熟”。这种“见面熟”式的朋友,当你遇到挫折,甚至将要掉进深渊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当你一帆风顺,甚至洋洋自得骄傲自大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指引你。取友,就是要智可以砥砺,行可以辅弼,有了错误可以指正。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中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六个一”,全在人生的关节点,道出了取友的最佳点。所以,对贫贱

8、之交、生死之交,不仅终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终一契之。交友之道重点是结友。结友要结真友。无疑,在生活中,友有面友、真友之分。面友者,友而不心也。真友者,生无请言,死无托词也。交友就要交真友。真友是需要风浪的考验、时间的检验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年年顺意,事事行时。在遇到人生的逆境时,才能对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如战国中期有一对同习兵法、一师之徒的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由于孙膑的才能略高一点而招致庞涓忌恨在心,以致利用自己先到魏国并深得魏王重用的机会,密招孙膑入魏,口言善,说是要向魏王力荐;身行恶,实则借刀杀人,对孙膑施以膑刑,“断其两足而黥之”,使孙膑成为一个“刑余之人”而不能进入

9、仕途。这就警示人们,饮酒要饮醇,结交要结真。否则,不仅自己会吃尽苦头,而且连残至死都不知啥个原因。交友要交优。只有多看朋友的长处,把朋友的长处吸收为自己的长处,从而让朋友的优点、优势也能体现在自己身上,才能在人生道上肩并肩手挽手,共谱新篇章。(选文略有改动)4.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出入相友”,分别说明了朋友的重要、必要、至要。B. 交友要有选择,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要只取其长,不计其短。C. 在现代生活中,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关键是取友,重点是结友。D. 自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居

10、多,而“见面熟”式的朋友未必可靠。5. 下列对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B. 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C. 第段中引用司马迁的话,证明对贫贱之交、生死之交,不仅终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终一契之。D. 第段中举孙膑与庞涓的事例,证明在遇到人生的逆境时,才能对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警示人们结友要结真友。6.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引用俗语和古籍中的语录,表明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交友之道。B. 第段作者提出怎样交友的问题,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C. 三个自然段从内容上看是并列关系,它们

11、之间的顺序可以前后调整。D. 第段提出了本文中心论点,第段又作了强调,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答案】4. A    5. B    6. C【解析】【4题详解】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A.有误,结合段中“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朋友的重要。诗经小雅言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明朋友的至要。孟子滕文公上载出入相友,说明朋友的必要”的内容可知,“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朋友的重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明朋友的至要;“出入相友”,说明朋友的必要;故选A。【5题详解】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B.有误,结合段中“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

12、朋友的。对朋友,古人们看得很重,认为是五伦之一,是平居可与共道德,缓急可与共患难,并认为,友则两相关切。若酒肉饮博,相与往还,此党也,非友也”的内容可知,本段引用名言,运用了引用论证,并未使用举例论证;故选B。【6题详解】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C.有误,结合段中“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段中“交友之道关键是取友”,段中“交友之道重点是结友。结友要结真友”的内容可知,这三段分别论证交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递进关系,它们之间的顺序不可以前后调整;故选C。三、(共12分,每小题3分)(一)7.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野  望王  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1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格律严整的五言律诗,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B. 首联交待了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心情C. 颔联和颈联写所见景物,颔联写动态近景,颈联写静态远景。D. 尾联抒发感情,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C.有误,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意思是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夕阳的余晖。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意思是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遂愿而归。据此可知,颔联写静态远景,颈联写动态近景;故选

14、C。(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

15、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乙】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

16、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苍头:奴仆。 骖乘:古代乘车时居右边陪乘的人,其任务在于随侍尊者。帝:指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字文叔。湖阳公主是他的姐姐。 小黄门:泛指宦官。强项令:硬脖子县

17、令。强,硬。项,脖子。8. 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使:派遣B. 故不错意也            错:误会C. 大言数主之失          失:过失D. 使宣叩头谢主           谢:道歉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长跪而谢之曰B. 以君为长者  以刀画地C. 休祲

18、降于天  宣于夏门亭候之D. 欲箠杀之  帝令小黄门持之10. 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中唐雎临危受命,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B. 乙文中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宁死不屈,最终赢得了光武帝的赏赐。C. 甲文以对话为主。第段中,秦王以“天子之怒”恐吓唐雎,唐雎则以“布衣之怒”震慑秦王,对话尖锐激烈,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D. 乙文以叙事为主。第段中,皇帝抓住董宣,强迫他给湖阳公主磕头,但董宣拒不低头认错,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答案】8. B    9. D   &n

19、bsp;10. D【解析】【8题详解】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B.有误,“故不错意也”,意思是所以不在意。错:通“措”,放置;故选B。【9题详解】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辨析。A.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B.以:介词,把/介词,用;C.于:介词,从/介词,在;D.之:均为代词,指董宣;故选D。【10题详解】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D.有误,结合“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可知,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强迫他给湖阳公主磕头;故选D。【点睛】参考译文:甲秦王派人对安陵国国君安陵君说:“我打算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

20、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掉韩国、魏国,而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

21、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都要穿上白色的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

22、候。”说完,拔剑出鞘立起。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乙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

23、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道歉,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谁不震惊害怕的。第卷  非选择题(共90分)四、(共10分)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上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2)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

24、人,将何以理天下乎?【答案】(1)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2)陛下用圣明道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奴仆杀好人,将凭什么治理天下呢?【解析】【详解】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句重点词语:(1)虽然,即使这样;守,守护;易,交换;(2)兴,使兴;纵,放纵;何以,凭什么。12. 古诗文填空。(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论语十二章)(2)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不宜异同。

25、(诸葛亮出师表)(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作者借春鸟的特性,描绘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的句子是:“_,_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_,_”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答案】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海内存知己    . 陟罚臧否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解析】【详解】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

26、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折、陟、臧、莺、啄、婵娟”这几个字的写法。五、(共22分)(一)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起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

27、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哭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却是哭得利害。”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

28、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只因这一句话道着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又一个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们金老客。周相公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金有余道:“也只为赤贫之士,又无馆做,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又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因没有人识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金有余道:“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那客人道:“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一番心事。”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这一注银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

29、这几个兄弟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节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儒林外史第三回)13. 以上文段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为长篇小说,这部名著在情节的组织上有什么突

30、出特点?14. 以上文段在刻画主要人物周进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讽刺效果?【答案】13. 这部名著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    14. 运用了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讽刺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周进热衷功名、迂腐可笑的丑态,展现了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使人觉得非常可笑可悲。【解析】【13题详解】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

31、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儒林外史是一部短篇艺术与长篇艺术相结合的作品。虽然它一般被归类为长篇小说,但它的结构却与人们平常所说长篇小说的结构有着很大的不同。小说全书中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的连环套;前面一个故事说完了,引出一些新的人物,这些新的人物便成为后一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的人物上场表现一番以后

32、,就不再出现,有的人物还再次出现,但基本上只是陪衬性的了。据此总结作答即可。【14题详解】考查分析文章写作手法。在夸张变形的描写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结合选文“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可知,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周进进学无望一心寻死的丑态,强烈地讽刺了周进对功名的潜心追求,从而批判了封建文人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结合选文“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

33、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此时周进哭的住了”“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可知,这里传神地描写了周进号哭及听闻众人筹银助他时的细节,运用白描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周进的喜乐变化皆是围绕求取科考功名,作者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揭露了古代读书人在“功名富贵”的诱惑下的不同形貌,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通过对比手法进行讽刺;结合原著内容可知,周进六十多岁还是个童生,依靠在村子私塾里教书糊口。学生顾小舍人都进学成了秀才,他再无资格继续教下去,沦落到薛家集观音庵私塾中来坐馆糊口,饱受秀才梅玖和举人王进的嘲弄和冷遇;等到周

34、进凭着监生的资格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周进中举前后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讽刺了世态炎凉,展开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情画,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示例:在夸张变形的描写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由这些语句可见,文章以夸张手法表现周进寻死的丑态,富有讽刺效果,批判了科举制度对封建文人的毒害之深;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爬到地下,就磕了

35、几个头”“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这两句运用白描手法,表现了周进的喜怒哀乐皆围绕求取功名,也表现了科举制度对封建文人影响之深。(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时间不等人毕啸南意识到爸妈老去,是一个模糊而漫长的过程。第一次有这样具体的感知,是十四年前,我出发去济南念大学的那一天。舅舅开车送我和我爸去火车站,村子里的街坊邻居都来送行。大家左一句叮咛右一声嘱咐,热热闹闹中,青涩的我意识到自己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些茫然,有些期待,也有些恐惧。妈给我准备了六大包的行李,我坚持只带一个皮箱。她像雨前忙着搬家的蚂蚁,左右摇晃着略显圆润的身体,自顾自地来来回回,连拖带抱,

36、硬生生地把大大小小的包裹都塞进了舅舅的车里。她又叮嘱我爸,哪个包里有贵重的物件,去济南的路上一定要小心照看,别被贼偷了。爸站在一旁一直愣愣地点头,像个没开悟的和尚。临行时,妈又要逐一把包裹拆开来检查一遍。她一边拉开一个军绿色大提包的拉链,翻着里面的衣服,一边扭着头跟我说:“你看着,这里面一共有九件毛衣和毛裤,应该够你过冬了。”我敷衍地点了点头。她便麻利地又把拉链拉上,去拆旁边的小包袱。“你看,这里面是换洗的内裤,自己记得换。”来送别的三姨在旁边站着笑,少年的我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冲妈大声嚷嚷:“哎呀,你别翻了,说了不带不带,跟逃荒似的。”说着,我便转身蹿进车里。“哪里像逃荒,满嘴胡诌。”妈见

37、我恼了,笑中有些歉意,旋即又笑哈哈地招呼着亲戚邻里。她天生一张鹅蛋脸,嵌了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笑起来嘴巴像弯月挂在满是晚霞的天空中。记忆中,妈妈平日里特别爱笑,总是隔几米远就能听到她“哈哈哈”的招牌式大笑声,也不知道那些贫乏的日子中,哪里能冒出来那么多让她开心的事。车快发动了,妈突然大喊了一声:“糟了糟了,到底是忘了东西。”我和爸还在恍神中,她不知何时已经跑进了院子,又跑了回来,手里拎着一大袋子煮熟的花生。她一只手托着袋子从车窗递给我说:“差点就忘了。刚刚煮好的,别烫着,带着路上吃。”热腾腾的花生冒着热气,蒸得我眼前发白。妈的脸挤进了车窗里,我望着她,竟感觉有些陌生。十八年来,这似乎是我第一次这

38、样近距离地看她,看她的脸。她的眼角已不知何时爬上了皱纹,曾经光滑的额头已藏不住淡淡的褶子,右耳的鬓边几缕青丝也已成了白发。我望着她,妈也凝望着我,我在她水汪汪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泪眼汪汪的少年。爸说:“走吧,时间不等人。”车终究还是开动了。我坐在车里,整张脸贴在车窗的玻璃上,目光透过车窗看妈离我远去,越来越远。她的身影越来越小,我有些困惑,有些懊恼,妈怎么突然变得这样矮小了呢?直到视线里再也看不见她,我才意识到,远去的人原来是我啊,而她只是停留在了原地。上了火车,爸从威海到济南送我入校。等我安顿好,天已经渐渐暗了,落日刚刚垂入山间,几颗淘气的白星已经急不可待地在湖蓝色的夜幕上眨着眼睛。为了省钱

39、,爸订了当晚回老家的火车票。我送他到校门口的路上,他似乎又想起了些什么,拐弯去了学校的超市,给我在大学刚刚认识的舍友一人买了一袋苹果,挨个放在大家的桌子上。在我念大学以前,我与父亲很少交流。每次放学一回家,我最常跟他说的一句话就是:“爸,我妈呢?”爸性格内敛,常常沉默,我并不知道,也从来没有关心过他在想什么。来济南的路上,我们坐了一夜的绿皮火车,老式的火车晃晃荡荡,一直摇晃了七个小时,我与他也就这样彼此沉默了一整夜。送父亲去校门口的路上,我们依然沉默。那条校园里的小路,我们却走了很久很久。第一次,对父亲,对眼前的这个男人,我心里涌动着一股巨大而微妙的情绪,我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口。我读过

40、朱自清写他父亲的背影,对文中描写的他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场景记忆犹新。我和父亲走在校园的路上,他在前,我在后,我心里默默念想,这场景是多么相似。我也想目送一次父亲远去,看看父亲的背影。路并不长,再放慢步子也有终点。送我爸到了校门口,我仍只是缓缓吐出几个字:“爸,路上注意安全。”爸说:“你先回去吧,我在这儿看着你回去再走。”我的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只能先转身往回走,一转头,泪就“吧嗒”掉下来了。走了几步,我停下往回看,爸依旧在那儿站着,穿着卡其色的夹克,宽宽的黑色裤子,擦得锃亮的黑皮鞋,那是他为了来送我上大学而特意添置的新行头。他一动也不动,我突然有些逃离般地加快脚步往学校里跑,不敢再回头。

41、生怕稍慢一些,自己就要被这离别的悲伤吞噬掉。似乎走了好久好久,我忍不住再次回望他,只见父亲还在那里,只是,他已经变成一个很小很小的人了,我已看不清楚他的模样。这个男人,曾经是我心中的天地,头顶的日月,远望的山海。而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他只是我的父亲,一个正在老去的男人。这一次,是我送父亲,但最后远去的依然是我,停留在原地的,还是父亲。(选自读者2023年第6期,有删改)15. 从修辞手法和描写人物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中划横线的句子。16. 阅读第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揣摩“我”想说的内容,用第一人称写出来。17. 谈谈你对两段中划横线句子的理解。18. 通读全文,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或爸爸)是一个怎

42、样的人?19. 本文的题目时间不等人有什么含义?【答案】15. 运用比喻和动作描写,把妈妈比作勤劳的蚂蚁,用“摇晃”“来来回回”“连拖带抱”“塞”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妈妈为“我”准备行李忙前忙后的样子,表现了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护。    16. 示例:爸爸,虽然我们交流不多,但我知道您的付出,懂得您对我的爱,我想对您说一声:“谢谢您!”    17. 无论是妈妈送“我”,还是“我”送爸爸,随着“我”的成长,“我”会离开他们,但他们对“我”的爱是永远不变的,是“停留在原地的”。    18. 妈妈是一个细心、勤劳、乐观、疼爱孩子

43、的人。爸爸是一个内敛、节俭、细心、疼爱孩子的人。    19. 表面上看,指的是赶火车要抓紧时间;深层含义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会逐渐老去,我们应该趁父母还健在时,多孝顺父母,多感恩父母。【解析】【15题详解】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时,结合句子内容,按照题干要求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修辞手法来看,结合第段“她像雨前忙着搬家的蚂蚁,左右摇晃着略显圆润的身体,自顾自地来来回回,连拖带抱,硬生生地把大大小小的包裹都塞进了舅舅的车里”的内容,由“她像雨前忙着搬家的蚂蚁”可知,把妈妈比作勤劳的蚂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妈妈为即将出远门的“我”准备的物品之多,表现了她对“我”

44、的爱与关心。从描写方法来看,结合第段“她像雨前忙着搬家的蚂蚁,左右摇晃着略显圆润的身体,自顾自地来来回回,连拖带抱,硬生生地把大大小小的包裹都塞进了舅舅的车里”的内容,由“略显圆润的身体”可知,运用了外貌描写;由“摇晃”“拖”“抱”“塞”等动词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临行前,妈妈搬运大大小小的包裹时的艰难,表达了妈妈对“我”的关爱与不舍之情。【16题详解】考查内容理解和人物心理揣摩。结合段中“送父亲去校门口的路上,我们依然沉默。那条并不长的小路,我们却走了很久很久。第一次,对父亲,这个眼前的男人,我心里涌动着一股巨大而微妙的情绪,我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口”可知,送父亲

45、回去时,我放慢步子就是为了能够和父亲多呆一会,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我对父亲的不舍和感激。据此理解进行叙述即可。示例:爸爸,我是一个不孝的孩子,你和妈妈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可我却没有真正理解你们。现在我长大了,今后我将尽最大努力弥补我的过失,好好孝敬你们。【17题详解】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第段“直到视线里再也看不见她,我才意识到,远去的人原来是我啊,而她只是停留在了原地”和第段中“这一次,是我送父亲,但最后远去的人依然是我,停留在原地的,还是父亲”可知,两次都提到了“远去的人是我”,内容上,第一次是我离开母亲,要去外地求学,第二次是我离开父亲,要独自留在学校学习和生活,而父母

46、却“留在原地”,父母年龄已大,培养出来的孩子离开了自己,他们从此就成了家庭的守护者,等候者,盼望着“我”的归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也会渐渐老去,但他们对“我”的爱是永远不变的,是“停留在原地的”。这两句话也点明了文章中心,岁月匆匆,要珍惜爱自己的人,珍惜当下的生活,据此理解概括即可。【18题详解】考查人物形象理解。妈妈:根据段“记忆中,妈妈平日里特别爱笑,总是隔几米远就能听到她哈哈哈的招牌式大笑声,也不知道那些贫乏的日子中,哪里能冒出来那么多让她开心的事”分析,妈妈平日里特别爱笑,不管日子多么平淡,总能听到她的笑声,可知,妈妈乐观,开朗。根据段“妈给我准备了六大包的行李,我坚持只带一个皮

47、箱。她像雨前忙着搬家的蚂蚁,左右摇晃着略显圆润的身体,自顾自地来来回回,连拖带抱,硬生生地把大大小小的包裹都塞进了舅舅的车里”、段“临行时,妈又要逐一把包裹拆开来检查一遍。她一边拉开一个军绿色大提包的拉链,翻着里面的衣服,一边扭着头跟我说”和段“车快发动了,妈突然大喊了一声差点就忘了。刚刚煮好的,别烫着,带着路上吃。”分析,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时刻为“我”着想,可知,妈妈关心、疼爱孩子。爸爸:结合第段中“在我念大学以前,我与父亲很少交流。每次放学一回家,我跟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爸,我妈呢?爸性格内敛,常常沉默,我并不知道,也从来没有关心过他在想什么。来济南的路上,我们坐了一夜的绿皮火车,老

48、式的火车晃晃荡荡,一直摇晃了七个小时,我与他也彼此沉默了一整夜”可知,在来济南的路上,“我”和父亲做了一夜火车,沉默了一整晚。由此可知,父亲沉默寡言,不善表达;结合第段中“下了火车,爸送我入校。等我安顿好,天已渐渐暗了,几颗星在夜幕上眨着眼睛。为了省钱,爸订了当晚回老家的票。我送他到校门口的路上,他似乎又想起了些什么,拐弯去了学校的超市,给我刚刚认识的舍友一人买了一袋苹果,挨个放在大家的桌上”,第段中“走了几步,我停下往回看,爸依旧在那儿站着,穿着卡其色的夹克,宽宽的黑色裤子,擦得锂亮的黑皮鞋,那是他为了来送我上大学而特意添置的新行头”的内容可知,他把“我”安顿好,又特地到学校旁的超市,给“我”刚认识的室友买苹果,希望“我”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我”考上大学,父亲还特地为自己添置了新行头,为“我”送行。由此可知,父亲细心体贴;结合第段中“下了火车,爸送我入校。等我安顿好,天已渐渐暗了,几颗星在夜幕上眨着眼睛。为了省钱,爸订了当晚回老家的票”的内容可知,等把“我”安顿好,父亲为了省钱,当晚就订了回老家的票。由此可知,父亲生活节俭;结合第段中“下了火车,爸送我入校”,第段中“爸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