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学基础-血液 生理学基础血液第1页复习血液组成血液组成血液功效血液功效生理学基础血液第2页血血液液血血 浆浆血血细细胞胞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 水:水:9090 9292 血浆蛋白血浆蛋白 溶质溶质 8 8 1010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激素激素代谢产物代谢产物有机物有机物无机盐(电解质)无机盐(电解质)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血液组成血液组成生理学基础血液第3页生理学基础血液第4页1.1.血液功效血液功效u运输作用运输作用u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缓冲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缓冲u防御和保护作用防御和保护作用u调整体温调整体温血液功效血液功效生理学
2、基础血液第5页2.2.血浆蛋白功效血浆蛋白功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作用运输作用免疫作用免疫作用营养作用营养作用凝血、抗凝血和纤溶作用凝血、抗凝血和纤溶作用生理学基础血液第6页血液粘滞性血液粘滞性 以水粘滞度为以水粘滞度为1 1全血相对粘度为全血相对粘度为4 45 5 血浆为血浆为1.61.62.4 2.4 影响血流阻力和血压影响血流阻力和血压 由液体分子或颗粒内摩擦形成。由液体分子或颗粒内摩擦形成。全血粘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全血粘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血浆粘滞性: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质含量血浆粘滞性: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质含量生理学基础血液第7页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1
3、.1.渗透现象和渗透压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渗透压渗透压溶液所含有吸引水溶液所含有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能力。分子透过半透膜能力。溶质中颗粒数目溶质中颗粒数目生理学基础血液第8页 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组成组成 主要为主要为NaNa+、ClCl-、糖、糖 主要为白蛋白主要为白蛋白压力压力 大大(300mOsm/L)(300mOsm/L)小小(1.3mOsm/L)(1.3mOsm/L)占占99.6%99.6%占占0.4%3.3kPa0.4%3.3kPa意义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 维持血管内外水分平衡维持血管内外水分平衡 保持血细胞正常形态保持血细胞正常形态
4、保持正常循环血量保持正常循环血量 和功效和功效2.2.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生理学基础血液第9页第三节 血细胞-血细胞起源生理学基础血液第10页一、胚胎期造血器官胚胎期造血器官中胚叶造血期中胚叶造血期肝脏造血期肝脏造血期骨髓造血期骨髓造血期生理学基础血液第11页出生前造血部位出生前造血部位 卵黄囊卵黄囊 骨髓骨髓 肝脏肝脏 脾脾 淋巴淋巴结结 1 2 3 4 5 6 7 8 9 10 月月生理学基础血液第12页出生后造血器官出生后造血器官髓外造血髓外造血骨髓造血改变骨髓造血改变生理学基础血液第13页二二.血细胞分化和成熟血细胞分化和成熟分化定义分化定义血细胞血细胞分化分化细胞增殖细胞增殖分裂分
5、裂细胞形态演变普通细胞形态演变普通规律规律生理学基础血液第14页血细胞分化过程血细胞分化过程全能干细胞全能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阶段多能干细胞阶段 祖细胞阶段祖细胞阶段 阶段阶段 1.BFU-E 髓系髓系 2.CFU-GM全能干细胞全能干细胞 3.CFU-EO 4.CFU-Meg CFU-TL 淋巴系淋巴系 CFU-BL生理学基础血液第15页 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 原红原红 原粒原粒 原单原单 原巨原巨 原淋原淋 早幼红早幼红 早幼粒早幼粒 幼单幼单 幼巨幼巨 幼淋幼淋 中幼红中幼红 中幼粒中幼粒 颗粒巨颗粒巨 晚幼红晚幼红 晚幼粒晚幼粒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6、 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杆状核杆状核 产板巨产板巨 红细胞红细胞 分叶核分叶核 血小板血小板 返回返回生理学基础血液第16页血细胞形态演变普通规律(原始血细胞形态演变普通规律(原始-幼稚幼稚-成熟)成熟)细胞体积细胞体积 大大 小(早幼粒大于原粒,巨小(早幼粒大于原粒,巨 核细胞由小到大)核细胞由小到大)细胞核细胞核 大大 小小核形核形 圆圆 凹陷凹陷 分叶分叶核浆比核浆比 大大 小小核染色质结构核染色质结构 细致、疏松细致、疏松 粗糙、紧密粗糙、紧密核仁核仁 有有 无无胞浆胞浆 少少 多(淋巴除外)多(淋巴除外)胞浆颜色胞浆颜色 蓝蓝 淡蓝、红淡蓝、红胞浆颗粒胞浆颗粒 无无 有有生理学基础血
7、液第17页三、血液有形成份三、血液有形成份(一一)红红细细胞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1.1.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大多数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表面光滑,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周缘较厚,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呈红色。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新生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细胞内尚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在血流中1天后完全成熟,核糖体消失。变形性变形性:当红细胞经过毛细血管时,可改变形状。原因是红细胞膜固定在一个能变形圆盘状网架结构上,称红细胞膜骨架(其主要成份为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遗传性球形红细胞症血
8、影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变形性差,易被脾巨噬细胞吞噬去除,造成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生理学基础血液第18页图图1 1 红细胞模式图及光镜图(油镜)红细胞模式图及光镜图(油镜)生理学基础血液第19页 2.2.红细胞生理特征红细胞生理特征可塑变形性可塑变形性 在外力作用下含有变形能力在外力作用下含有变形能力影响原因:影响原因:a.a.红细胞形状红细胞形状 b.b.红细胞内部粘度红细胞内部粘度 c.c.红细胞膜弹性红细胞膜弹性生理学基础血液第20页悬浮稳定性悬浮稳定性 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特征。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特征。正常值:正常值:男性第男性第1 1小时约小时约0 015mm15mm
9、 女性第女性第1 1小时约小时约0 020mm20mm血沉血沉生理学基础血液第21页红细胞叠连红细胞叠连 在一些疾病影响下(如活动性肺结核、在一些疾病影响下(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红细胞彼此间能较快地以凹面相风湿热),红细胞彼此间能较快地以凹面相贴,称为红细胞叠连。贴,称为红细胞叠连。生理学基础血液第22页3、红细胞寿命红细胞平均寿命约平均寿命约 120 120 天天老化红细胞被脾和肝脏巨噬细胞吞噬老化红细胞被脾和肝脏巨噬细胞吞噬去除去除生理学基础血液第23页4、红细胞功效携带氧和二氧化碳HbHb结结合合与与运运输输O O2 2和和COCO2 2,即即供供给给全全身身细细胞胞所所需需O O
10、2 2,并并带带走走细细胞胞所所产产生生大大部部分分COCO2 2HbHb与与COCO亲和力更高,结合更牢靠亲和力更高,结合更牢靠,可造可造成煤气中毒成煤气中毒生理学基础血液第24页(二)白细胞二)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WBC)是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球形细胞。依据有没有特殊颗粒,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有粒白细胞又依据颗粒对染料亲和性不一样,分为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24小时内以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进入结缔组织或淋巴组织,发挥防御和免疫作用。生理学基础血液第25页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类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50702.
11、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0.53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014.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385.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2030生理学基础血液第26页1.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形态形态:数量最多,呈球形,直径7-15m;核形态多样,呈杆状或分叶(2-3叶多见)。胞质染成粉红色,含许多细小颗粒。嗜天青颗粒呈浅紫色,占20,为溶酶体,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等酸性水解酶类;特殊颗粒呈浅红色,80,为分泌颗粒,含溶菌酶、吞噬素等。功功效效:趋化作用,吞噬细菌和异物。大量吞噬后死亡,变为脓细胞。生理学基础血液第27页图图7 7 中性粒细胞模式图(示杆
12、状核演变至中性粒细胞模式图(示杆状核演变至5 5叶核)叶核)数量最多生理学基础血液第28页2.2.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形态:形态:数量最少,细胞呈球形,直径10-15m,核分叶、S形或不规则;胞质内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匀嗜碱性颗粒,呈橘红色,颗粒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功效功效:参加过敏反应形成。生理学基础血液第29页图图12 12 血涂片示嗜碱性粒细胞(油镜)血涂片示嗜碱性粒细胞(油镜)生理学基础血液第30页3.3.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形态:形态:细胞呈球形,直径8-20m,核多2
13、叶,胞质内充满粗大鲜红色嗜酸性颗粒,内含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及阳离子蛋白。功效功效:组胺酶分解组胺;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从而抑制过敏反应;阳离子蛋白杀灭寄生虫。生理学基础血液第31页4.4.单核细胞单核细胞(monocyte)形形态态:是体积最大白细胞,直径10-20m;胞质弱嗜碱性呈灰蓝色,含许多嗜天青颗粒;核呈肾形、马蹄铁形或不规则,染色质颗粒细而涣散,着色浅;功效功效: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成巨噬细胞。生理学基础血液第32页5.5.淋巴细胞淋巴细胞(lymphocyte)形态:形态:呈球形,直径为5-20m,核大,胞质少,富含游离核糖体,可含溶酶体。依据体积大小分为小、中、大三种类型,小
14、淋巴细胞,5-8m,胞质少,强嗜碱性,核圆有侧凹,染色质块状着色深;中淋巴细胞,9-12m,胞质稍多,含少许嗜天青颗粒,核染色质略稀疏,着色略浅;大淋巴细胞,1320m。血液中以小淋巴细胞为主(90%),有部分中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组织中。组织中,三种淋巴细胞可相互转换。分类分类:依据发生部位、表面特征和免疫功效,分为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T细胞),产生于胸腺,占75;骨髓依赖淋巴细胞(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B细胞),产生于骨髓,占1015,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自然杀伤
15、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细胞),占10。功效功效:参加免疫应答,抵抗疾病。生理学基础血液第33页图图19 19 血涂片示中淋巴细胞(左)和小淋巴细胞(右)血涂片示中淋巴细胞(左)和小淋巴细胞(右)生理学基础血液第34页(三)血小板(三)血小板(blood platelet)1.1.形态结构:形态结构:LM,双凸圆盘状,直径24m;受刺激后伸出突起;在血涂片上常聚集成群;分中央颗粒区(含血小板颗粒)和周围透明区;EM,透明区含有微管和微丝;颗粒区有特殊颗粒(颗粒)、致密颗粒和少许溶酶体;有开放小管系和致密小管系。2.2.功功效效:特殊颗粒含血小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致密颗粒含5羟色胺、钙离子等,参加止血和凝血,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修复血管。3.3.起源起源:是骨髓巨核细胞脱落胞质小块。4.4.寿命寿命:7-14天。生理学基础血液第35页图图21 21 血涂片示聚集血小板和嗜酸性粒细胞血涂片示聚集血小板和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学基础血液第36页图图23 23 血小板超微结构模式图血小板超微结构模式图生理学基础血液第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