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884718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5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文言文练习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 怀素写字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注释:本文选自书林纪事;怀素是我国唐朝的书法家。【零陵】今湖南零陵。【挥洒】挥毫写字。【名】命名,起名。【庵】住所。(1)下列说法中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 )和( )。 A在读“贫无纸可书”时,可以这样停顿:“贫/无纸何书”。B怀素在芭蕉叶上练字,是为了亲近大自然。C以上文段来自书林纪事这个故事。D从“盘板皆穿”可以看出怀素练字的时间很长。(2)从这个故事

2、中我得到的启示是_。 我还知道古代的其他书法家有_、_。(3)怀素为住所起了个雅号叫“绿天”,真有意思!请你模仿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给你的书房也取一个雅号。 名吾堂曰:“_”,理由是:_。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ho ho)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 窥头于牖 , 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s sh)龙而非龙者也。【注】子高:叶公的字。钩:衣带上的钩。写:摹画。凿:古代饮酒的器具。闻:听说。下之:到叶公住所处。牖(yu):窗户。施(y):延伸。还(xun)走:转身就跑。五色无主:脸色一会儿白,

3、一会儿黄。(1)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好_(ho ho) 似_(s sh)(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天上的真龙知道_,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并不是真的_,他喜欢的只不过是_罢了。(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叶公见到真龙后的样子的语句,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古代的寓言故事有很多,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请你结合着译文,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吧!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附参考译文】 楚国有

4、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玉,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就为汝多知乎?”(1)用“/”画出朗读时的停顿处。 此 不 为 远 者 小 而 近 者 大 乎?(2)两小儿辩日时,一儿从_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_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

5、”。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同。 (3)从上面短文中,你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各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个小儿的话,孔子又会说什么呢?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一石(dn)。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走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a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6、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才美不外见_安求其能千里也_(2)翻译下列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从文中第一段看,千里马如果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4)这篇文章的表现手法是_。千里马遇不到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_的社会现实。 5课内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这篇古文的题目是_,我还可以自己来写

7、题目,从“牧童”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_,从“处士”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_。 (2)选择下划线字的意思。 好书画。( )A认为好。 B喜欢。 C优良。处士笑而然之。( )A认为说得对。 B然而。 C然后。(3)解释下面的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4)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写出了杜处士对斗牛图的珍爱。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抓住了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笑而然之。”这里的笑是杜处士讥笑牧童年幼无知。(5)写出选文说明的道理。 6课内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

8、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 A.所宝以百数(宝贝)B.拊掌大笑(拍手)C.今乃掉尾而斗(翘起尾巴)D.处士笑而然之(认为是错的)(2)翻译下面的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和( )。 A.艺术也是源于生活的,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B.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可以不符合实际C.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

9、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D.知错就改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7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矛与盾韩非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释】鬻(yu):出售。誉之: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坚:坚硬。陷:这里有“刺穿”的意思。利:锋利。或:有人。以:用。子:你。弗:不。应:回答。(1)翻译画线的句子。 (2)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8阅读与欣赏。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

10、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1)下列依次对选文中的“其”字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园;蝉;螳螂;黄雀;它们自己;它们自己B.树;蝉;螳螂;黄雀;它们自己;它们自己C.树;螳螂;黄雀;弹丸;它们自己;它们自己D.园;螳螂;黄雀;弹丸;它们自己;它们自己(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线的句子。 (3)用八字成语给这篇选文拟个题目: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弈秋,通国之_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11、之矣。为是_?曰:非然也。(1)按原文填空。 (2)解释文中加粗的字词。 通国:_ 使:_ 援:_ 然:_(3)请你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两个学弈者的不同表现。 其中一个人:_另一个人:_第二个人的表现可以用_这个成语来形容。(4)两个人学习的结果怎样?在原文中找出来。 (5)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一句话阐述。 10阅读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注释:戏:玩耍,嬉戏。邪:疑问词,在这里相当于“啊”。譬如:好比,就好像。瞳子:眼睛的瞳孔。(1)结合注释,说一说你对下列句子

12、的理解。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2)阅读短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孺子认为月亮特别干净所以明亮。B.徐孺子是举瞳孔的例子来反驳对方。C.从文中能看出徐孺子观察能力很强。D.徐孺子与王戎的特点与年龄都相同。(3)结合短文,说说徐孺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11文言文阅读。 王冕孝亲(节选)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注释)韩性:绍兴人,大学者。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被:披。(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的字。 闻:_遂:_亦:_

13、(2)这篇文言文叙述了王冕的一件什么事呢?请简要概括。_ (3)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做人要勤奋刻苦B.做人要诚实守信C.做人要孝敬长辈D.做人要顾全大局12文言文阅读。 青文胜为民请命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仕为龙阳典史。龙阳濒洞庭,岁罹水患,逋赋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定为额。邑人建祠祀之。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万历十四年诏有司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注释夔(ku)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

14、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典史:县令的属官。洞庭:指洞庭湖。逋赋:拖欠赋税。阙(qu):宫殿外的望楼。此指宫门外。疏:给皇帝的奏章。不报:不答复。诏宽:皇帝下令宽贷。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万历:明神宗年号。有司:官吏。(1)解释词语: 仕_ 濒_ 具_悯_ 邑_ 祀_(2)选择题: “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中的“诣”,解释为:( )A上告;B到;C登上;D责骂。“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 )A回到娘家;B回到故乡;C没有住房;D不能耕种。(3)翻译句子: 岁罹水患_死者相踵_遂自经于鼓下_(4)理解: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请命外,还说明什么? 13课外阅读。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

15、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注释】曾子: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 之:到,去。女:通“汝”,你。 顾:回来。彘:猪。 适:往,到。 特:只不过。待:依赖。子:你。 遂:就。(1)当曾子的妻子阻止曾子杀猪时,曾子是怎么说的?(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这则语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写出你积累的与本文表达的教子观念相同的名人名言。 14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16、 滥竿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选自韩非子。滥:虚妄不实。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滥竽,常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南郭:复姓。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说(yu):同“悦”,高兴。廪(ln)食:这里是供给粮食的意思。(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齐宣王使人吹竽_ 用;派;让请为王吹竽_ 请求;敬辞;邀约好一一听之_ 喜好;常常(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 15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

17、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词语。 辩斗:_以:_日中:_及:_盘盂:_沧沧凉凉:_孰:_汝: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1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寇准雅量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

18、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选自(宋史寇准传)注释1初:当初。入相:当了宰相。僚属:下属的官。及:到了的时候。罢还:免去官来。罢,被免官,停职。严:这里作尊敬解。大为具待:盛情款待。具,备办。待,接待。霍光传:载于班固(汉书3)霍光传中有“然光不学亡术,监子大理”之语福光,西汉大臣,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异母之”,莫谕:不明白。谕,了解,明白。(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谓其僚属曰 谓:_咏适自成都罢还 适:_淮送之郊 之:_咏徐曰 徐: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19、准严供帐,大为具待。(3)本文表现了寇准的什么品质? 17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巍巍乎若太山:_汤汤乎若流水:_(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3)这个故事是个美好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_”这个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18小古文阅读: 伯牙鼓琴_,_。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少选之

20、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锺子死,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把原文补充完整。 (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 (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19文言文阅读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皆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

21、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1)对下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将枉于法 枉:白白地B.则虽嗜鱼 虽:虽然C.我又不能自给鱼 给:供给D.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恃:依靠(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夫唯嗜鱼,故不受也。(3)公仪休“不受鱼”的目的只是“能常自给鱼”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0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选择朗读停顿正确的项是( ) A.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B.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22、足/跌没水中。C.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D.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2)“足跌没水中”中的“没”的读音是( ) A.miB.m(3)“足跌没水中”的意思是( ) A.把脚伸进了水里。B.脚上的鞋子掉进水里不见了。C.站在水里,水没过了脚。D.失足掉进缸中被水淹没了。(4)当小孩子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现是“弃去”,司马光的表现是“_”(用原文填空)。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_的孩子。 21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本文选自( ) A.战国策B.韩非子C

23、.山海经(2)成语_出自这则文言文。 (3)下列成语中的“释”字与例句中的“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因释其耒而守株A.解疑释惑。B.冰释前嫌。C.手不释卷。(4)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5)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以为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就能捡到撞死的兔子。B.光顾着捡兔子而荒废了田地,顾此失彼。C.对于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D.错误地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来看待。22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 一心以为 , 思援

24、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 。(1)把小古文补充完整。 (2)请你分别用一个成语形容学弈的两个人: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文中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意图说明什么道理? (5)为是其智弗若与? 句中“为”的意思是_,“智”的意思是_。“为是其智弗若与?”的意思是_。这句话的断句为:_。(用“/”标出)23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弃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鸽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

25、面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 使弈秋诲二人弈 _思援弓缴而射之 _(2)根据文言文,写出下列各句中“之”字的含义。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一人虽听之 , 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_思援弓缴而射之。_虽与之俱学。_(3)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时应该读出_的语气,“日:非然也”应该读出_的语气。 A疑问B反问C否定D肯定(4)学弈这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

26、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1)下列各句中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而/益精B.其父名/在军书C.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D.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少_市_数_(3)翻译下列句子。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25课外阅读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北人:北方人。 仕:做官。 并:连同。 或:有的人。 夫:语气词,放在句首,

27、表示将发议论。 坐:因为,由于。 强( qing):本文中指“勉强”。(1)用停顿符号“/”给下面这句话断句。 夫 菱 生 于 水 而 曰 土 产,此 坐 强 不 知 以 为 知 也。(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_(3)请用写出画出文中两处可以看出北人真的不识菱的句子。 (4)仔细阅读下列句子,与北人食菱文意不相符的一句是( )。 A.不要“强不知以为知”。B.说话做事应该要实事求是。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6阅读理解。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等。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

28、听之。处士逃。(选自韩非子)【注释】齐宣王:战国时代齐国的国君。竽(y):古代的一种乐器。南郭处士:南郭先生。说:通“悦”,喜欢、高兴。廪(ln)食(s)以数百人等: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廪食,官府供给的粮食,待遇。以数百人,按(那)几百人(的标准)。愍(mn)王:齐国国君,宣王死后继王位。(1)请结合注释解释字的意思。 齐宣王使人吹竽。使_ 好一一听之。好_(2)请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翻译下面句子。 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听之。 (3)现在人们常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来比喻什么? 27文言文阅读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日:“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

29、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下面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雨墙坏。雨:下雨B.其邻人之父亦云。父:父亲C.暮而果大亡其财。亡:丢失D.其家甚智其子。甚:很,十分(2)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 )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丽毁坏了墙B.暮而果大亡其财。 翻译: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C.不筑,必将有盗 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D.

30、其家甚智其子。 翻译:他家的那个孩子十分聪明。(4)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B.富人儿子非常聪明。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D.做人不要多管闲事。28文言文阅读.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以授二子,日:“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置后:选立继承人。二简:两片竹简。(1)下面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

31、一项是( ) A.谨识之 识:记住B.已失之矣 失:丢失C.伯鲁不能举其词 举:拿出D.而果昌赵 果:果然(2)对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B.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C.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D.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3)结合文意,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赵简子要选立继承人,不知立哪个儿子为好,就写了训诫在竹简上考察他们。B.赵简子最终选立了小儿子,因为他时刻谨记父亲的训诫。C.赵简子通过观察小儿子“诵其词甚习固”、“ 出诸袖中而奏之”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D.这个故事表现了赵简子不仅

32、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有爱心的父亲。(4)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29读课文,完成练习。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为两股间。今用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只当问婢.”不可改 也。(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好书画_ 一日曝书画_处士笑而然之_ 古语云_(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_ _。 A、(杜处士)所宝百数 B、(戴嵩)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3)翻译句子。 斗牛力

33、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头,谬矣!(4)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30读书戴嵩画牛,完成练习。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本文的作者是_代的_,我们还读过他的诗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一日曝书画 曝:_拊掌大笑 拊掌:_今乃掉尾而斗 乃:_尾搐入两股间 搐:_(3)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文中的“_”这句话说明了这个道理。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

34、删除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1(1)A;D(2)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王羲之;欧阳修、柳公权等(3)略;略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解析: (1)A;D(2)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王羲之;欧阳修、柳公权等(3)略;略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A;D (2)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才

35、能成功;王羲之;欧阳修、柳公权等。 (3)略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2)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译文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先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2(1)ho;s(2)叶公喜欢龙;喜欢龙;那些像龙的东西(3)叶公见之,弃而还走,五色无主。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

36、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解析: (1)ho;s(2)叶公喜欢龙;喜欢龙;那些像龙的东西(3)叶公见之,弃而还走,五色无主。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口是心非,待人接物要真诚。(5)略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

37、空即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ho、s (2)叶公喜欢龙、喜欢龙、那些像龙的东西 (3)叶公见之,弃而还走,五色无主。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口是心非,待人接物要真诚。 (5)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

38、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3(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2)形状;温度(3)孔子: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两小儿:敢于质疑,敢于辩论。(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知解析: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2)形状;温度(3)孔子: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两小儿:敢于质疑,敢于辩论。(4)“三

39、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D“此 不 为 远 者 小 而 近 者 大 乎?”的意思是:这不是离人远看起来小而近看起来大的道理吗?。正确划分节奏应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评价人物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4)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形状、温度 (3)孔子: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两小儿:敢于质疑,敢于辩论。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