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厦门双十中学初中部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881061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双十中学初中部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厦门双十中学初中部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双十中学初中部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钟面上(    )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A.3  B.4   C.6 2.李爷爷今年收了360千克大枣,比刘爷爷少收120千克,刘爷爷的大枣是李爷爷的百分之几?正确的算式是( ). A. B. C. D. 3.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和顶角度数的比是,这个三角形又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 4.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冬至到了,奶奶和小丽一起包饺子.奶奶包了106个饺子,如果奶奶再包2个,就是小丽包的饺子数的3倍了.小丽包了多少个饺子? A.106+2=3x B.3x+2=106 C.106﹣3x=2 D.106﹣2x=3 5.下图中与5号相对的面是( )号。 A.2 B.3 C.4 6.在“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女生人数是单位“1” B.女生比男生人数多 C.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D.男生比女生人数少 7.有下列四个说法:①0的倒数是0;②《中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总价与订阅的数量成反比例关系;③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相等;④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倍,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8.小华今年12岁,身高160厘米,标准体重应该是( )千克。 少年儿童(7~16岁)体重(千克)分类标准 标准体重=(身高–100)×0.9 轻度肥脂;超过标准体重 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面以上 A.45 B.54 C.63 D.72 9.观察下面的点阵图形,根据圆点的变化,探究其规律,则第8个图形中圆点的个数为(     ). A.25 B.26 C.27 D.29 二、填空题 10.地球上海洋的总面积约是三亿六千二百万平方千米,这个数写作(________)平方千米,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亿平方千米。 11.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再增加(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最小的质数。 12.自然数a、b,a=5b(b≠0),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13.一个时钟的分针长10cm,经过30分钟,分针针尖走过的路程是(________)cm,分针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cm2。 14.六(1)班有学生45人,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2∶3,女生有(________)人,男生有(________)人。 15.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实验小学少年宫的路程是3厘米,实际路程应该是(________)千米。 16.四个同样大小的圆柱拼成一个高为40厘米的大圆柱时,表面积减少了72平方厘米,原来小圆柱的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 17.小林期中考试考了四门功课,语文78分,科学83分,英语51分,数学得分比四科的平均分多7分,问:数学考试得了(_____)分. 18.李阿姨和王阿姨各抢到一张“满40元减10元”的消费券,相约去超市购物。李阿姨购买原价是40元的水果,只需付(________)元;王阿姨购买原价是50元的冷冻食品,实际付出的钱相当于打(________)折。 19.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D=10cm,EF=6cm,那么三角形EBC与阴影部分面积的比是(______)。 三、解答题 20.直接写得数。 1.2+7.8= 10-0.1= 0.1÷0.1= 1.2×0.6= 2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12.5×16 ×+× 6.8-1.45-0.55+3.2 ×0.76+24%÷ 6.2-5.7+3.8-4.3 7.5×[(9.8+)÷0.5] 22.求未知数x。 (1)2x-9.2=0.8 (2)6∶5=1.8∶x 23.尼罗河全长6670km,长江比尼罗河的还长297km.长江全长多少千米? 24.“双十一”期间,一种工具书降价20%后是每本96元。 (1)这本工具书的原价是多少元?(列方程解答) (2)这种工具书实际是打几折出售的? 25.某小学六年级选出男生的和12名女生参加数学竞赛,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剩下女生人数的2倍,已知这个学校六年学生共有156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6.甲车和乙车平均速度的比是3∶2,已知甲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8km,乙车从A地到B地行驶了2小时45分,你知道A,B两地相距多少km吗? 27.在一个底面半径是40厘米、水深20厘米的圆柱形水桶里,有一段底面半径是20厘米、高为15厘米的圆锥形钢材沉没在水中。当把钢材从水桶里取出时,这时水深多少厘米? 28. 全月收入不满800元 免税 全月收入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 缴超过部分5%的税。 全月收入超过1300元,到2800元的部分 缴超过部分10%的税。 全月收入超过2800元,到5000元的部分 缴超过部分15%的税。 (1)张红父母10月份的收入分别是1250元和2570元。他们两人10月份各需缴税多少元? (2)吴老师上月交个人所得税60元,请算出吴老师上月的总收入是多少元? 29.下边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星期播出各类节目的时间统计。 (1)“校园快讯”每星期播出48分钟,红领巾广播站一星期播出多少分? (2)“音乐欣赏”每星期的播出时间比“童话故事”少多少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略 2.C 解析:C 【详解】 略 3.B 解析:B 【分析】 一个底角和顶角度数的比是1∶2,底角是1份,顶角是2份,三个角相当于是4份,可以求出一份是多少度,再计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进行判断。 【详解】 (度) (度) 所以这个三角形又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选:B。 【点睛】 由于两个底角都是1份,顶角是2份,可以发现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的和等于第三个角,那么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4.A 解析:A 【详解】 解:设小丽包了x个饺子,则106+2=3x 3x=108 3x÷3=108÷3 x=36 答:小丽包了36个饺子. 故选A. 5.A 解析:A 【分析】 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可知,1号和3号相对,6号和4号相对,5号和2号相对,据此选择。 【详解】 由分析可知,与5号相对的面是2号。 故选择:A 【点睛】 此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明确相对面的中间隔一格,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6.B 解析:B 【分析】 找含有分率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如:比、相当于、等于、是、占……;将女生人数看作5,男生人数看作4,全班人数是5+4,差÷男生人数=女生比男生多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全班人数=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差÷女生人数=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 【详解】 A.女生人数是单位“1”,说法正确; B.(5-4)÷4 =1÷4 =,选项说法错误; C.4÷(5+4) =4÷9 =,选项说法正确; D.(5-4)÷5 =1÷5 =,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 关键是掌握找单位“1”的方法,差÷较大数=少几分之几,差÷较小数=多几分之几。 7.A 解析:A 【分析】 根据所给说法,逐句分析,找出正确的。 【详解】 ①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②两个相关联的量,如果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关系;如果商一定,则成正比例关系。《中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总价与订阅的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原题说法错误。 ③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半径相等,半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相等;原题说法正确。 ④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倍,因为它们的底面积不知道,所以体积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原题说法错误。 所以正确的是③。只有1个。 故选择:A 【点睛】 此题考查了知识面比较广泛,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8.B 解析:B 【分析】 根据上表中的标准体重和身高的关系式求出标准体重即可。 【详解】 (160-100)×0.9 =60×0.9 =54(千克)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关系式解答。 9.D 解析:D 【详解】 4×8-3=29(个) 则第8个图形中圆点的个数为29个. 故选D. 二、填空题 10.4 【分析】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写。①几在什么数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几;②哪个数位没有数字,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说明要保留到亿位,则看千万位,根据四舍五入法,千万位上是6,大于5,向前一位进一,最后再加上亿字。 【详解】 这个数写作362000000平方千米,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4亿平方千米。 【点睛】 掌握含亿级数的读写和改写方法,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1. 【分析】 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是2,2里面含有16个,用2里面含有的分数单位个数减去里面含有的分数单位个数即可。 【详解】 的分数单位是; 16-5=11(个) 【点睛】 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以及质数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b a 【分析】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判断: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那个数字;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自然数a、b,a=5b(b≠0),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判断方法的掌握,方法有很多种,学生需要根据具体题型条件进行选择。 13.C 解析:4 157 【分析】 经过30分钟,分针针尖走过的路程是圆周长的一半,其中半径就是分针的长度,走过的面积是半圆的面积,根据圆的周长C=πr,圆的面积S=πr2,解答即可。 【详解】 3.14×10=31.4(厘米),分针针尖走过的路程是31.4厘米; 3.14×102÷2 =314÷2 =157(平方厘米),分针扫过的面积是157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圆周长和面积的综合应用,需牢记其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14.27 【分析】 由题意可知,女生占总人数的,男生占总人数的,根据比的应用即可求得男女生的人数。 【详解】 女生:45×=18(人) 男生:45×=27(人) 【点睛】 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 解析:27 【分析】 由题意可知,女生占总人数的,男生占总人数的,根据比的应用即可求得男女生的人数。 【详解】 女生:45×=18(人) 男生:45×=27(人) 【点睛】 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5.15 【分析】 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得到实际距离即可。 【详解】 3÷=1500000(厘米),1500000厘米=15千米,所以实际路程应该是15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 解析:15 【分析】 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得到实际距离即可。 【详解】 3÷=1500000(厘米),1500000厘米=15千米,所以实际路程应该是15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16.12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得,原来小圆柱的高是:40÷4=10厘米,拼成大圆柱后,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6个圆柱的底面的面积,由此可得圆柱的底面积是:72÷6=12平方厘米,再利用圆柱的体积 解析:12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得,原来小圆柱的高是:40÷4=10厘米,拼成大圆柱后,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6个圆柱的底面的面积,由此可得圆柱的底面积是:72÷6=12平方厘米,再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即可解答. 解:原来小圆柱的高是:40÷4=10(厘米), 圆柱的底面积是:72÷6=12(平方厘米), 小圆柱的体积是:12×10=12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120. 点评:抓住四个相同的小圆柱拼组大圆柱的方法,得出小圆柱的高和底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80 【分析】 设数学得x分,根据“总数÷科目数量=平均数”用未知数表示出四门功课的平均数,进而根据“数学分数﹣四门功课的平均分=7”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数学得x分,由题意可得方程 解析:80 【分析】 设数学得x分,根据“总数÷科目数量=平均数”用未知数表示出四门功课的平均数,进而根据“数学分数﹣四门功课的平均分=7”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数学得x分,由题意可得方程: x﹣(78+83+51+x)÷4=7 x﹣(212+X)÷4=7 [x﹣(212+x)÷4]×4=7×4 4x﹣212﹣x=28 3x﹣212=28 x=80 答:数学得80分. 故答案为80. 18.八 【分析】 根据满40元减10元可知,李阿姨付的钱是(40-10)元;王阿姨付的钱是50-10=40元,然后用40÷50即可解答。 【详解】 (1)40-10=30(元) (2)(50-1 解析:八 【分析】 根据满40元减10元可知,李阿姨付的钱是(40-10)元;王阿姨付的钱是50-10=40元,然后用40÷50即可解答。 【详解】 (1)40-10=30(元) (2)(50-10)÷50 =40÷50 =0.8 =八折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中满减问题的理解与应用。 19.3∶2 【分析】 读图可知:三角形EBC与三角形ABC等底,则三角形EBC面积∶三角形ABC面积=EF∶AD=6∶10,因为三角形ABC面积=三角形EBC面积+阴影部分面积,将第一个式子中三角形AB 解析:3∶2 【分析】 读图可知:三角形EBC与三角形ABC等底,则三角形EBC面积∶三角形ABC面积=EF∶AD=6∶10,因为三角形ABC面积=三角形EBC面积+阴影部分面积,将第一个式子中三角形ABC面积用三角形EBC面积+阴影部分面积代替,化简后即可得三角形EBC与阴影部分面积的比。 【详解】 三角形EBC面积∶三角形ABC面积=EF∶AD=6∶10=3∶5 因为三角形ABC面积=三角形EBC面积+阴影部分面积 所以三角形EBC面积∶(三角形EBC面积+阴影部分面积)=3∶5 5×三角形EBC面积=3×(三角形EBC面积+阴影部分面积) 2×三角形EBC面积=3×阴影部分面积 三角形EBC面积∶阴影部分面积=3∶2 【点睛】 本题考查比的意义,抓住三角形EBC与三角形ABC等底,它们的面积比即为两个三角形高的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0.9;9.9;1;0.72; ;;; 【详解】 略 解析:9;9.9;1;0.72; ;;; 【详解】 略 21.(1)50;(2);(3)8; (4);(5)0;(6)150 【详解】 【分析】(1)先把16分成4×4,再根据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2)根据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3)根据加减法的性质、加法交 解析:(1)50;(2);(3)8; (4);(5)0;(6)150 【详解】 【分析】(1)先把16分成4×4,再根据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2)根据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3)根据加减法的性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4)根据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5)根据运算律进行计算。 (6)根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详解】 =(0.25×4)×(12.5×4) =1×50 =50 =(+)× =1× = =(6.8+3.2)-(1.45+0.55) =10-2 =8 =×(0.76+0.24) =×1 = =(6.2+3.8)-(5.7+4.3) =10-10 =0 =7.5×[10÷0.5] =7.5×20 =150 22.x=5;x=1.5;x=42 【分析】 (1)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9.2,然后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 (2)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6即可。 (3)首先 解析:x=5;x=1.5;x=42 【分析】 (1)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9.2,然后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 (2)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6即可。 (3)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即可。 【详解】 (1)2x-9.2=0.8 解:2x-9.2+9.2=0.8+9.2 2x=10 2x÷2=10÷2 x=5 (2)6∶5=1.8∶x 解:6x=5×1.8 6x=9 6x÷6=9÷6 x=1.5 (3)∶=x∶21 解:x=21× x=18 x×=18× x=42 23.长江全长6300千米. 【分析】 根据题意,把尼罗河的全长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尼罗河全长的,再加上297千米就是长江的长度. 【详解】 6670×+297, =6003+29 解析:长江全长6300千米. 【分析】 根据题意,把尼罗河的全长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尼罗河全长的,再加上297千米就是长江的长度. 【详解】 6670×+297, =6003+297, =6300(千米); 答:长江全长6300千米. 24.(1)120元 (2)八折 【解析】 【详解】 (1)解:设这本工具书的原价是x元。 x—20%x=96 x=120 (2)1—20%=80%=八折 解析:(1)120元 (2)八折 【解析】 【详解】 (1)解:设这本工具书的原价是x元。 x—20%x=96 x=120 (2)1—20%=80%=八折 25.男生99人,女生57人. 【解析】 【详解】 某小学六年级选出男生的参加竞赛,则剩余男生为1-.女生减少12人后,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剩下女生人数的2倍,剩下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原有人数的(1-)÷2=, 解析:男生99人,女生57人. 【解析】 【详解】 某小学六年级选出男生的参加竞赛,则剩余男生为1-.女生减少12人后,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剩下女生人数的2倍,剩下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原有人数的(1-)÷2=,那么男生人数为(156-12)÷(1+)=99(人).女生人数为156-99=57(人). 26.143千米 【分析】 甲车和乙车平均速度的比是3∶2,把两车的速度分别看成3份和2份,用78除以3,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2就是乙车的速度,然后再乘乙车行驶的时间,就是A,B两地之间的距离。 【详解】 解析:143千米 【分析】 甲车和乙车平均速度的比是3∶2,把两车的速度分别看成3份和2份,用78除以3,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2就是乙车的速度,然后再乘乙车行驶的时间,就是A,B两地之间的距离。 【详解】 2小时45分=2.75小时 78÷3×2 =26×2 =52(千米/小时) 52×2.75=143(千米) 答:A、B两地相距143千米。 【点睛】 解决本题先根据两车的速度比得出乙车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解。 27.75厘米 【分析】 根据圆锥体积公式:求出圆锥形钢材的体积,根据圆柱底面公式:求出底面面积,然后用圆锥体积除以底面面积,即可求出水面下降高度,然后用原水深减去下降水深即可求出现在的水深。 【详解】 解析:75厘米 【分析】 根据圆锥体积公式:求出圆锥形钢材的体积,根据圆柱底面公式:求出底面面积,然后用圆锥体积除以底面面积,即可求出水面下降高度,然后用原水深减去下降水深即可求出现在的水深。 【详解】 圆锥体积: 20×3.14×15× =1256×15× =6280(立方厘米) 20-6280÷(3.14×40) =20-6280÷5024 =20-1.25 =18.75(厘米) 答:当把钢材从水桶里取出时,这时水深18.75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对浸入物体的理解,浸入物体体积=容器底面积×水面上升或下降高度。 28.(1)22.5元;152元 (2)1650元 【分析】 (1)1250元属于全月收入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计算出超出800元的部分,再乘5%;分别求出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和超 解析:(1)22.5元;152元 (2)1650元 【分析】 (1)1250元属于全月收入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计算出超出800元的部分,再乘5%;分别求出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和超过1300元,到2570元的部分,的缴税金额,再求和即可。 (2)收入在1300元时缴税金额为25元,由(1)可知吴老师上月收入在1300到2570之间,即吴老师的缴税金额分为5%税率部分和10%税率部分,进而求出超过1300元部分,在加上1300,就是吴老师上月的收入。 【详解】 (1)(1250-800)×5% =450×5% =22.5(元) (1300-800)×5%+(2570-1300)×10% =500×5%+1270×10% =25+127 =152(元) 答:他们两人10月份各需缴税22.5元、152元。 (2)60-(1300-800)×5% =60-500×5% =35(元) 35÷10%=350(元) 1300+350=1650(元) 答:吴老师上月的总收入是1650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税率问题,解题时要注意税率随着缴税金额的变化而变化。 29.(1)120分;(2)12分 【分析】 (1)把广播站每星期播出的总时间看做单位“1”,“校园快讯”每星期播出的48分钟对应的分率是40%,用具体的数量除以分率即得单位“1”; (2)先求出“音乐欣 解析:(1)120分;(2)12分 【分析】 (1)把广播站每星期播出的总时间看做单位“1”,“校园快讯”每星期播出的48分钟对应的分率是40%,用具体的数量除以分率即得单位“1”; (2)先求出“音乐欣赏”每星期的播出时间比“童话故事”少的分率,进而用单位“1”的量乘上分率即可。 【详解】 (1)48÷40%=120(分); 答:红领巾广播站一星期播出120分。 (2)120×(25%﹣15%), =120×10%, =12(分); 答:“音乐欣赏”每星期的播出时间比“童话故事”少12分。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如何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计算解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