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 wi ynyn jinfng sxing l2下列词语中的“疾”与“手疾眼快”中的“疾”意思一致的一项是()A身患重疾B疾恶如仇C疾风暴雨D痛心疾首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_A山衔落日浸寒漪(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波纹)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B稚子金盆脱晓冰(幼小的孩子)青春作伴好还乡(指春天)C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报得三春晖(三个春天的阳光)D五千仞岳上摩天(碰到天)遗民泪尽胡尘里(金统治地区原宋朝百姓)4请在下列句子的品析中,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刻画了景物的动态之
2、美。B“体操运动员像猴子一样在林中穿行”用比喻夸赞了运动员的动作灵巧。C“十秒,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时间长短的感受和人的心理关系很大。D“鸡耷拉着翅膀,狗吐出舌头”通过鸡和狗的对比,刻画了天气的热。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凭借宏伟和瑰丽的想象和深邃辽远的思考,使三体获得了享有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B要做好一件事情,没有捷径,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勤奋,在于坚持不懈,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是如此。C我们不断追逐金钱,不停地改变自己所拥有的生活,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饥饿。D在课堂上看老师课前制作的微视频。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
3、项是()A“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B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C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D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7句子重组,选择正确一项()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湖中心有个小岛。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儿了。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湖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ABCD8句子加工厂。(这
4、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改为陈述句)_(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改为转述句)_(古老的威尼斯又变得十分安静了。(改为拟人句)_9按原文填空。(1)诗中有泪,陆游笔下的“_,_”表达了诗人对北方人民的同情;诗中有趣,范成大“_,_”写出了儿童喜爱劳动的质朴天性;诗中有别离,李白的“_,_”最能体现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有情,孟郊的“_,_”寄托着母亲对游子的深情。(2)为设果,_。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3)人有耻,_。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_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我最喜欢书法家_,他擅长
5、书写_(字体)。(2)本学期,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如_的方志敏、_的刷子李、_的祥子、_的刘伯承等。(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自相矛盾让我懂得了_;田忌赛马让我明白了_;手指让我领悟了_。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称“箸”,上百年后又改为“筷”。“筷子”的“筷”与“快”是同音字。“快”表达了人们的肚子饿了,急于进食的心情,于是便拿起“筷子”美美地吃起来。今天,在全世界,凡吃中餐者,都用筷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给予中国的筷子很高的评价:“中国的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武士
6、。”中国筷子还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愿带回几双中国的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筷子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材料二】【热点背景】江苏省泰州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指出公勺公筷为两人以上同桌共餐时,用以舀(夹)取菜(点)的勺子、筷子,是就餐者不与嘴接触的分餐工具,并从长短、颜色、标识等方面规定了公筷的制作要求。【热点聚焦】不光是泰州,不少省市都发出了使用公勺公筷的倡议。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卫健委发出争做文明健康好市民倡议书,建议市民尽量分餐进食,使用公勺公筷。上海市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上海首批100家餐厅对外承诺
7、,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疫情之下,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成为人们的共识,打喷嚏时遮挡口鼻、排队时保持距离等不少细节都已成为人们的习惯。人们对生命健康高度重视,健康意识被唤醒,在此契机下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无疑会事半功倍。不过,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只有规范标准和餐厅的承诺还不够,还需要每个人切实地参与。在一项有21万人参与的投票调查中,针对“你外出聚餐有用公筷公勺的习惯吗”这一问题,有5 7万人选择“会用,已成习惯”,有6 4万人选择“没有,嫌麻烦”。有网友留言说:“有时候提出用公筷,对方用一副我们不讲义气的样子拒绝,也不好意思再提。”“我想用但怕他们觉得我做作,也就忍了。”【材料三】11、读材料
8、一,“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这句话中“长”的意思是()A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筷子作的评价很长B筷子的传播距离很长C筷子的历史悠久,关于筷子有很多话可说1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使用公筷公勺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重视。B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有利于人们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C使用公筷公勺是小题大做,完全没有必要。13、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筷子”的“筷”与“快”是同音字,表示中国人吃饭很快而且很快乐。( )(2)从调查结果看,有6 4万人觉得使用公勺公筷太麻烦。 ( )(3)材料三的宣传图片中,“吃饭新风尚,健康好习惯”告诉我们只要进
9、餐时使用公筷,就不会得病。( )14、上海市出台了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红红认为在自己家也要使用公筷公勺,而爷爷却认为在自己家不用这么做。你认同谁的想法?为什么?_文言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zhy)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i w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y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nqng)?”15、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16、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诣:_乃:_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B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点,起到
10、了承上启下的作用。C杨氏之子反驳了孔君平的话,表现得很没有礼貌。D文中的“家禽”与现代汉语中的“家禽”意思都是一样的。18、下列句子中停顿恰当的一句是()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D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19、杨氏之子是一个_的孩子。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成长的桥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上学第一天回家的巷口碰上母亲,她说:“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
11、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的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于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仙人掌又火上烧油,落地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
12、;私下以为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甲)、掺杂着心疼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的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
13、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乙)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全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20、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心神非常不安定:_。(2)头顶青天,脚踏大地,形容高大,气概豪迈:_。21、根据表现人物心情的需要,甲、乙两处应填入恰当的词语是什么?甲处( );乙处( )。2
14、2、文章题目是“成长的桥”,读了本文,你认为“成长的桥”指的是什么?_23、文中划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的作用。24、文中“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你认为“我”是真的摔开了窍吗?请谈谈你的看法。_25习作。同学们,生活中处处皆风景,就看你是不是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请你写一写眼中的美,可以是人、物、景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内容具体,400字左右,文中不出现真空的姓名和学校名称。【参考答案】1威严引荐放肆 享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
15、意“威、荐、肆、享”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C解析:C本题考查对多义字的辨析。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灵、机警、敏捷、反应很快。出自水浒传。疾:快速。A项,身患重疾:指生了很严重的病。疾:病。B项,疾恶如仇: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出自汉孔融荐祢衡表。疾:憎恶。C项,疾风暴雨: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疾:又快又猛。D项,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疾:痛。3C解析:C三春晖(春天的阳光)4D解析:D考查句子的理解。D项错误,“鸡耷拉着翅膀,狗吐出舌头”不是对比,是对鸡和狗的描写。5C解析:C【解析】略6B解析: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
16、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掌握,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提示语在前,“说”后面加冒号。提示语在中间,“说”后加逗号。提示语在后,“说”后加句号。B项中,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渔民”“工匠”“流浪汉”并列词语,可以用顿号。7A解析:A【详解】略8 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我帮帮他的忙。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按要求改写句子的能力。(本题考查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反问句
17、改成陈述句:(本题考查引述句(直接引语)和转述句(间接引语)的互换。引述句(直接引语)和转述句(间接引语)的互换方法:本题考查学生改写拟人句的能力。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改写的时候可以把“威尼斯”拟人化,使他赋予人的行为,例如安静可以说成入睡,使威尼斯的形象更加逼真9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果有杨梅 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则能有所不为【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1)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
18、感,全诗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表达了诗人对北方人民的同情。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全诗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是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写出了儿童喜爱劳动的质朴天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思是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
19、,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体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孟郊的游子吟,全诗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意思是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寄托着母亲对游子的深情。(2)出自文言文杨氏之子,全文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
20、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3)“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意思是一个人有了羞耻心,那么就不会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10 甲骨文 王羲之 行书 矜持不苟 技艺高超 朴实健壮 意志刚强 前后的言行要保持一致 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好好分析,运用智慧打破常规,扬长避短,才会想出好办法而获得成功 团结就是力量【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字中最为典型的五种字体有甲骨文,金书,小篆,隶书,楷书。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稍后
21、出现了金文,西周时演变成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统一六国文字,秦末出现隶书,西汉出现草书,东汉出现楷书和行书。著名的书法家有: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所作的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被历代书法名家力公认天下第一行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唐代著名书法家。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字诚悬,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公权以楷体著称,起初学王羲之的书法,后来吸取了颜真卿与欧阳询的长处,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字体以骨力劲健气韵流畅见长,与颜真卿有“颜筋柳骨”之称。并且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2
22、)课文清贫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方志敏被俘后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的情景,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的革命情操。课文刷子李以“刷子李”刷墙的高超技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表达了作者对奇人“刷子李”的肯定和由衷的赞叹,告诉我们手艺人必须有真本事,真本事是精益求精、勤学苦练得来的,只有有了真本事,才能有自己的尊严的道理。课文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通过对人物装束、体态、相貌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健壮、朴实、充满生机的祥子。课文军神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
23、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3)课文自相矛盾通过讲述楚人卖盾和矛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课文田忌赛马讲述的是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赞美了孙膑足智多谋,敢于打破常规,扬长避短的优秀品质。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好好分析,运用智慧打破常规,扬长避短,才会想出好办法,采用恰当的方法就能成功。课文手指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C解析:11、C12、C13、 14、我认同红红的想法。在家里使用公筷公勺也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降低家人生病的风险,还有利
24、于培养好习惯。【解析】11、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文章内容体会这句话中“长”的意思,它指的是中国人使用筷子历史长、内容多,有很多话可说。故答案选C。A.错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筷子作的评价很高。B.错误;筷子的传播距离跟筷子本身没有关系。12、本题考查信息获取能力。A.正确;北京市卫健委发出争做文明健康好市民倡议书建议市民尽量分餐进食,使用公勺公筷。就是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重视。B.正确;上海市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上海首批100家餐厅对外承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这样有利于人们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C.错误;使用公筷公勺是对我们自己的生命健康
25、负责,并不是小题大做。故选C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筷”:筷子,吃饭时夹食物的用具。“快”:速度高;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短(跟“慢”相对)。虽为同音字,但是字义不同,不能放到一起去理解。故此项错误。(2)正确;符合材料二,一项有21万人参与的投票调查中,针对“你外出聚餐有用公筷公勺的习惯吗”这一问题,有5 7万人选择“会用,已成习惯”,有6 4万人选择“没有,嫌麻烦”。(3)正确;材料三图片中宣传的标题就是“吃饭新风尚,健康好习惯”。14、本题考查观点论证。上海市出台了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就是倡导大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使用公筷公勺,所以我们应该认同小红的想法。可以围绕“使用公勺
26、公筷不仅干净卫生,而且能够预防疾病”,“不使用公筷,实际上大大增加了疾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风险”等方面来写,言之有理即可。A解析:15、ywiyngqn16、 拜访 于是(就) 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17、A18、B19、思维敏捷、机敏聪慧【分析】参考译文: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15、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掌握。为:wi做,行,做事:为人;wi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
27、捐躯。应:yng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yng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16、本题主要考查解释字词和翻译句子的能力。“孔君平诣其父”意思: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诣:拜访。“乃呼儿出”意思:于是便叫他出来。乃:于是(就)。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17、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A正确。B错误。“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接着通过一件事具体的表现他的聪惠。因此“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是中心句,在短文中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C错误。联系上下文理解,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以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更妙的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生硬地回答,采用了否定方式,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
28、,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你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的意思,婉转对答,使孔君平无言以对。D有误。文中的“家禽”指的是:家里的鸟。现代的“家禽”指的是:人工驯养的禽类。18、考查了文言文断句,结合句义、句子结构及语感进行断句。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意思: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断句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B断句正确。C“未闻孔雀是夫子 禽”意思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断句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D“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意思: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断句为:孔君平/诣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29、。19、考查了对人物性格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杨氏之子由孔君平的姓想到孔雀,婉转地否定了孔君平“此是君家果”的说法,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表现了他的聪明、机敏和有礼貌。20、 忐忑不安 顶天立地21、 焦急 惊喜22、指父母温厚的爱。23、承上启下24、我认为“我”不是摔开了窍,而是因为经过了这件事“我”懂得了父母对“我”的爱,“我”将这种爱化为了学习的动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解析】20、本题考查了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可在文中找与意思具体共同词素的词语。(1)忐忑不安:心神非常不安定。(2)顶天立地:头顶青天,脚踏大地,形象
30、高大,气慨豪迈。21、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理解。按顺序找到相应的段落,结合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认真读第五自然段,可知“我”因为意外事故受伤,重度昏迷,父母很焦急。认真读第六自然段,可知,“我”以前成绩不好,但刻苦读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父母感到“惊喜”和欣慰。22、考查了理解标题含义和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根据文中叙述的事件,以及文章末尾的“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可知标题“成长的桥”指父母温厚的爱。23、本题考查了句子的作用。思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语言组织:这句话写出了(内容),结构上起到了(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为下文写什么作铺垫、
31、总结上文突出中心等)的作用。画线句子是对上文的一个转折,是一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4、本题了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文意可知“我”不是摔开窍的,由“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呵护,也会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这句话可知,我认为“我”不是摔开了窍,而是因为经过了这件事“我”懂得了父母对“我”的爱,“我”将这种爱化为了学习的动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25范文:美在身边在我们的校园中,有这样一些人热闹的场合没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总是在背后,他们总是在普通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但他们兢兢业业,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他们的工作。看!他是一位园丁。他,已年过半百,脸上布满了皱纹,棕黑的头发中还隐隐约约夹着几根白
32、发。虽然他已上了年纪,可是修理花草时却一点也不含糊,就如一只啄木鸟一样。剪草时,一根杂草也不放过;浇花时,他总是慢条斯理地浇,他要一朵一朵地浇,等确保每一朵花儿都喝足了水才行。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他拿着大剪刀,在剪树上的侧枝,我再走近一看,发现他在剪两根枝条间缝里的一根小侧枝,这根侧枝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由于侧枝长得太里面了,实在难剪,可他却一直在尝试,最后,他剪下来了!我也看到了他身上那精益求精、耐心的品质。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曾经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如果你做不了大道,你就做一条小路;如果你做不了太阳,你就做一颗小星。大小并非成败关键不管做什么,要做就要出类拔萃精益求精!
33、这也是一种美,一种敬业的美。【详解】本题为话题作文,要求以“眼中的美”为话题,写一篇习作。可写景、写人、状物选择你觉得最美的事物或人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抓住题眼“美”去写,如写景或状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写出事物的美丽,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描写出来,这样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写人,要选择典型的事物,表现人物美好的品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注意详略得当,适当的运用修辞方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文章写生动具体。提纲: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开头点题。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